枇杷树的整形与修剪

2015-06-22 11:29朱荣旺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整形修剪枇杷树

朱荣旺

摘 要:枇杷是歙县主产水果之一,“三潭枇杷”闻名全国。枇杷树的整形与修剪工作,对枇杷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该文根据歙县枇杷种植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枇杷树的整形与修剪技术作一简述,为种植枇杷果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枇杷树;整形;修剪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53-02

1 树形与整形

枇杷为常绿性果树,干性甚强健,即使粗放栽培,树势也很旺盛。“三潭”地区过去一直延用放让管理模式,任其自然生长,易成高大树姿。如不进行整形修剪,天长日久,树冠往往过高,内膛过密,管理极不方便,结果部位外移,花果易遭冻害和日灼,产量低。新辟果园则必须通过整形修剪,降低树冠,矮化枇杷树形,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发生,培育强壮结果枝条,从而提高产量。枇杷生产上宜用主干分层树(疏散分层形),开心形、主干形及目前生产上大力推广的低冠矮化栽培技术,所采用的双层圆头形。

1.1 双层圆头形 为2层结果,层间相距约50~80cm。主干高40~60cm,第1年,于苗木定植定干后,留4~5个主枝,向四面伸展,并拉成与主枝成40~50°角。第2年,于适当位置,于主枝上选留副主枝若干,将主干截顶,使枇杷树不再增高,形成中空的双层圆头形。3~4a后形成树冠。成年封行后,树冠控制在2.5~3.0m之间,便于管理。此种树形,由于树冠较矮,操作方便,通风透光好,果实质量较高。但由于枇杷生长势旺,每年枇杷树冠中上部会萌发大量枝条,为了维持树形。为促进结果,所以,每年需及时进行拉枝和回缩。

1.2 疏散分层形 该树形一般有3~4层,各层主枝数自下而上分别是:3—2—1或3—2—2—1,共有主枝6~7个。也有4—3或4—3—1个,主枝为7~8个。于主干高度30~60cm处,选留第一层。第一层与第二层层间距宜大,为1.0~1.2m,其后各层间距控制于0.8~1.0m,主枝上副主枝宜配置3~4个,错开排列。上层主枝副主枝数比下层副主枝数逐渐减少。各主枝上副主枝间距逐渐缩短。各层主枝也应相互错开,以免重叠挡荫。最上一层主枝选定后,将主干顶部直立枝去除,使树冠不再长高。

1.3 主干形 与疏散分层形的主要差别,在于没有明显层次。不在一个地方长出几个主枝,所有主枝视枇杷树生长情况逐年配置在不同的高度上,于主干40~60cm留1个主枝,其余新梢摘心,拉平,培养成辅养枝,方位分别于第一、第二主枝之间。这4个主枝正好形成投影“十”字形。往上视情况按30~40cm处留第五、第六主枝,其方位应与下列4主枝错开。各主枝配备副主枝,并培养为枝组。7~8a后,视树势强弱去掉顶上中央主干。10a后,分年去掉上部1~2个主枝,最后留4~5个主枝。该种树形适合于比较直立的白砂品种。

1.4 双层杯状形 此形为二层结构。定植后,于离地40~60cm处定干。留分布均匀的主枝3个。作为第一层。往上80~100cm处再选留3个与第一层主枝错开的主枝。主枝上配备副主枝。层间枝条不宜过早去掉,以免影响树势。此种树形,树冠矮,操作简便,通风透光好,果实质量较高,主枝相对少,结果枝多。

1.5 开心形 苗木定植后,于主干发出的第一轮枝中,于地面30~40cm处选4~5个枝作为未来主枝及候补主枝,去掉中心枝。各主枝间距应尽量拉开,不要集中一点。若第一轮发枝梢,造不出3个主枝,则应暂时保留中心枝,待以后第1轮发枝中选留。主枝上配备副主枝主枝间平衡依靠调整枝条角度解决。对过分强旺主枝,应将角度放大,对于衰弱主枝,应将角度缩小。以后只选择其中3~4个作为主枝。此树形适宜于干性较弱,树姿开张的品种,如大红袍等。这种树形主枝少,结果枝多,产量高,通风透光好,品质佳,且树冠较低,便于管理。

2 修剪

2.1 枇杷修剪特点(1)修剪时期不同于其他果树:枇杷为常绿果树,且冬花夏长,因此,不可按其他果树一样,实施冬季修剪。枇杷大量修剪最适宜时间,为果实采收后,(夏季)立即进行。不可过迟,否则,夏梢抽生迟,不易形成花芽,因为,夏梢是枇杷一年中最主要的1次梢。秋季修剪为辅。即于秋季花蕾开放前进行1次补充修剪(疏剪花穗)。(2)枇杷有1a多次抽梢之习性,黄山地区一般1a可抽3次梢,即3~5月春梢,生长缓慢,粗壮而短充实,顶芽易形成花芽(混合芽);5~8月于果实采收后,抽发,数量多,是枇杷主要结果枝;9~10月抽发新梢,数量少。于栽培上,春梢和秋梢为枇杷结果和生长的关键枝梢,应适量发生和生长,但以秋梢多为无用枝。(3)枇杷顶芽及附近芽抽生新梢能力强,但枝条中下部芽往往处于隐芽潜伏状态,只有于重短截,才可促发隐芽萌发。因此,幼树易于中央主干上着生轮生枝;进入结果期后,侧枝抽生往往是枝梢顶芽及附近1~2个芽延伸,4~5a后在侧枝上很易形成顶芽枝向上,侧芽枝向外的弯曲枝。

2.2 枇杷枝修剪 枇杷树修剪方法:短截、疏剪、回缩、抹芽、摘心、拉枝及整穗。修剪原则:结合树龄、枝条性状,因树修剪。幼龄树修剪。总原则是平衡树势,抑强扶弱,促发健壮枝梢。应于每次新梢停止生长后,下次新梢抽生之前修剪。具体时间是: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梢抽生前);5月上旬至6月中旬(夏梢抽生前);9月下旬至9月中旬(秋梢抽生前)。主侧枝从属关系不明,树形紊乱,应尽量压强旺侧枝,扶持主枝。为了促进幼树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必须注意夏季短截,缓和树势,加速短果枝形成。

2.3 成年树修剪

2.3.1 成年树修剪时间 第一次于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上旬,黄山地区早春倒春寒基本结束之时,也是枇杷幼果膨大期进行。第二次于夏季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果后10~15d进行。第三次于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初见花蕾时进行。

2.3.2 修剪方法 成年树修剪主要是进行主侧枝修剪、过密枝梢修剪、结果枝修剪、结果母枝修剪、徒长枝修剪、疏花蕾和幼果。

(1)主侧枝修剪:枇杷第一层主、侧枝比第二层主、侧枝健壮和长大,长势由下而上应依次递减,形成宝塔形,确保光照充足,立体结果。因此,树冠内膛的主、侧枝数量不宜过多。树冠出现偏向上生长时,主侧枝剪口芽应留于空隙较大一方;树体出现强弱不匀,主从不明时,对强主枝宜适当重短截,或选方位合适的侧枝、背面枝取代。若树体趋于强化,延长枝即加重短截,或缩剪换头,促进壮枝、延长结果期。

(2)过密枝梢修剪:枇杷分枝力强,除顶生枝梢外,常有1~4个侧枝梢,如幼龄枇杷树、肥料条件好、结果少的树,任其自然生长,则以后枝条必然过密,若形成骨干枝则形成轮生枝。此类枝梢应根据空间大小,适当保留1~2个,其余应自新梢长至3cm左右时及时抹除。也可于培养骨干枝延长枝时,对其留下的1~2个进行摘心。当抽生过长时,即可剪梢,使其形成结果基枝。

(3)结果枝修剪:实际形成枇杷产量的果实数只占总花数的5%~10%,多余花则消耗大量养分。因此,在花蕾形成至开花前,进行结果枝修剪,利于养分集中,培养大穗。一般主枝抽生花穗(主穗)大,开花早、果实较大,但我县枇杷产区易遭受冻害;副梢抽生花穗(副穗)小,开花迟,果实较少,冻害轻。因此,应选留不同开花期的花穗,避免因碰到冻害而大幅减产。疏剪数量上,在有冻害黄山地区,原则上先疏去1/3,等冻害过后再疏去迟花。但分枝能力强、采果后梢易发育成结果母枝的可除去1/2,保留1/2;分枝能力较差,或采果后梢难发育成结果母枝的可疏去1/3,保留2/3。具体操作时,可保持“五去五留”的原则。即一去上留下;二去外留内;三去副留主;四去小留大;五去弱留强。

(4)结果母枝修剪:枇杷采果后,就对结果母枝进行修剪。原则上:主梢、副梢按1∶1修剪,即1个短结果母枝(顶芽长成的主梢)附近,只保留1个长结果母枝(腋芽长成的副梢),最多不超过2个。树龄小、树势旺的最多保留2个。树龄大、分枝级数多、树势差、侧枝弱的可全部剪除,或只保留1个主梢。具体操作是:在采果后或采果时,将生长过弱的结果母枝全部剪去,强的母枝留3~4片叶进行短截。5~6月份以后,留1~2个健壮枝梢培养为良好夏梢,形成当年结果枝,当年结果,其余萌发时抹除。对于生长夏梢应适时摘心,促其早日停梢,形成花蕾。

(5)徒长枝的修剪:幼年树或高接换种的树,或降低树冠进行改造的树,往往易出现徒长枝扰乱树冠。对于一般性徒长枝,宜将其自基部疏除。若所在部位有空间,可留1/2或1/3后短截,使其抽生结果枝。若附近缺少骨干枝的,可以将其适当拉成平斜,以缓和生长势,待达到长到30㎝时再摘心。促进分枝形成大型结果枝组。

2.4 剪口伤口保护 枇杷枝条修剪后,伤口愈合能力与其他果树相比,剪口细胞产生愈伤组织能力差。因此,对枇杷剪后的枝条伤口要进行保护。直径1.5cm以上大伤口很难愈合,极易影响树势,甚至整个受伤骨干枝死亡。枇杷果树整形修剪伤口保护,先要把伤口削得平整光滑,再用0.1%L汞水消毒,最后涂上保护剂。保护剂配制:生石灰8份、动物油1份、食盐1份、清水40份。用这种自配的保护剂涂于伤口,即可促进愈合。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整形修剪枇杷树
枇杷树
枇杷树
校园里的枇杷树
芙蓉李整形修剪技术重点分析
小学语文作业“微”整形
超细无机矿物纤维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