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村镇经济作物土壤改良措施探讨

2015-06-22 11:33鲁亚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经济作物

鲁亚平

摘 要:该文结合广德县邱村镇区域经济作物生产实际,探讨了修复改良土壤的技术、政策措施,以期推广土壤改良经验,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实现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种植产业提质增收。

关键词:经济作物;土壤修复改良;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60-02

邱村镇位于安徽省广德县北部,广溧230省道横贯南北,距县城约12km,总面积328km2,人口7.6万人,下辖1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镇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农田6 667hm2,山场17 333hm2。有较好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是广德县主要的粮产区和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之一。

2013年,“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试点在广德县在邱村镇开展,政府按照流转规模给予奖励扶持流转主体,从事粮、油、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村经营主体得到了壮大发展,得益于广德县农委和邱村镇相关部门的规范指导和政策帮扶,土地流转工作得到大力推进,群众的流转意识不断增强,为现代农业和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已发展规模经营的新型农民主体87家,主要从事粮油生产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的经济作物有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圣女果、西兰花、火龙果等各色果蔬。邱村镇的经济作物除供应本地市场外,已经利用便利的交通走出去,打开了相关市场,从长远来看,要想赢得良好口碑扩大销量,必需在保证果蔬丰产高产和品相的前提下,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气、肥、热并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土壤成分被植物吸收并最终影响作物品质和质量安全,所以我们首先要下力气改良种植土壤环境,以防止人为不合理的耕作行为让土壤环境恶化,尽量减少农业生产环节中的重金属、毒性有机物质、有害菌群的污染、残留、超标,让产出的农产品经得起市场检验、得到百姓认可,从而保证最终有产量也有市场。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农民盲目使用肥料现象还是比较常见,必须改变这种做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针对不同作物生产给出建议,指导配方施肥,让农户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又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减少过量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既保证产量,又利于品质,还可减少成本,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农产品安全,也不影响后续的耕作。

1.2 多使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可以培肥土壤,其含有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N、P、K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其肥效比化学肥料更长,还能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使土壤结构更利于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和抗病能力,使用生物有机肥料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有机肥类的猪粪、鸡鸭粪,腐熟后生成大量腐殖酸,其阳离子代换量高,可很好的络合吸附重金属,减少转移,防止被植物大量吸收造成危害。邱村镇境内畜禽养殖业规模较大,每年有大量的生物有机肥原料产出,收集后经过无害化处理、可变废为宝。邱村镇农村沼气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已经连续开展多年,有大量沼肥产出,沼肥是微生物发酵后的残留物,富含有机质和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也不失为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可用沼气水肥作追肥、渣肥作基肥。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可适量添加化肥起到互补作用。

1.3 科学选药用药 要防止农药造成的有机物污染。有些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期很长,造成土壤有害物超标,挥发有害气体、污染地下水,甚至影响下茬作物的生产,对人体具有致疾、致癌、致突变的作用,因此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加强用药技术指导,既有效防治病虫害,又把农药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当地农技部门在这一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长期实行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用药类型、剂量,时间,方法都有详细的指导,防止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同时,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经常性对葡萄、西瓜、草莓、蔬菜等经济作物用药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极大增强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1.4 减少重金属的危害 低土壤重金属可被吸收性,一般可以施用稻草、家畜粪肥和含大量腐殖酸的有机肥。有些化学物质可与重金属反应生成结晶,改变重金属形态,不容易被降解吸收,如石灰、磷酸盐、硅酸镁钙等。控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转移,络合固化之后,也就减少了被植物吸收几率。值得注意的是,来源不明的污泥、废水,粪肥中可能含有过量重金属,应该有选择性的施用,以免增施有机物肥的时候适得其反。

1.5 适时杀菌消毒 壤中的病原体超标,可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生病害,还能引发人类健康问题,最环保有效的方法是在作物生产前,适时实行深层耕作、日光曝晒,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杀灭土壤中的病菌。有害残留有机物在高温下得到挥发,土壤得到了净化,自然作物病害发生率降低,相关的农药使用的减少也降低了农药残留,减少了对土壤的二次污染。条件允许可以采用人工、机械高温处理的方法进行消毒。如果土壤污染非常严重,且土地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对土壤实行翻压,将被污染土壤进行深埋、或者更换无污染的土壤,操作简单彻底,一般只适用于面积不大的地块。

1.6 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 农作物秸秆还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土壤因过度施化肥造成的板结,增加孔隙、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和生物活性,并生成有益的腐殖酸。推广中还可以加入秸秆腐熟剂,加快还田速度。腐熟剂本身还能抑制部分有害菌,可减少作物病害。2015年5月下旬,结合午季作物收割后秸秆禁烧工作,邱村区域站已经免费发放秸秆腐熟剂83t,覆盖面积2 800hm2。广德县种植业管理局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在邱村镇已连续实施了4a,增强了农户土壤保护和秸秆还田的自觉性,改良培肥了土壤、提高了地力,更减少了后续肥料投入,让种植户得到了长远的实惠。

2 政策措施的调控

(1)农技推广工作中,要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加大相关知识培训力度。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区域不同土壤条件,搞好示范,引导科学种植、依法生产。结合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广泛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讲解科学施肥、施药、防止掠夺性种植、合理改善土壤的重要性,推广具体方法,增强种植户积极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土壤的能力和自觉性。

(2)在执法监督上,要积极履行责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政策。加大检查监管力度,鼓励农户依法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对农资农药的专项检查,规范好农资经营行为,杜绝污染毒害性强的农资产品的销售,净化市场,从源头上做好管控。

(3)在检验检测方面,监管人员必需严格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做好农产品采样检测工作,发现问题,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错误,给出补救措施、传授科学的技术方法,形成种植户自觉、科学种植的良好氛围,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果蔬,让土壤改良技术的成果转化,为种植产业提质增收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经济作物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护地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浅谈经济作物对农村经济收入的影响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面向社会生活的非农业院校《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探索与实践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
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