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研究

2015-06-22 11:54范桂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结果分析板栗

范桂华

摘 要:对低产板栗林采用插皮舌接法进行换冠高接,当年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实行树体矮化,有效提高板栗单株产量,与未换冠前单株最高产量相比提高了200%。表明板栗大砧高接是低产板栗林一项有效的改造技术。

关键词:板栗;大砧高接;试验调查;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85-02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是我国著名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其果实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糖、淀粉、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达98%。以10粒计算,热量为853.9J,脂肪含量则少于1g,是有壳类果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且易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1-3]。板栗多产于山坡地,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板栗在福建省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以前处于粗放管理,90年代以后提高经营水平。1992年漳平开始引种实生板栗,但因实生板栗树势强旺,枝梢直立,多数出现结果少或无结果,使群众对营造板栗林信心不足。本文旨在探讨板栗大砧高接换种试验,为山区板栗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漳平市新桥镇新桥村,海拔210~830m,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5.7℃,日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6 900℃,无霜期310d,年日照时数1 878.9h,年平均降水量1 656mm,林地草植被为芒箕骨、五节芒等。是板栗生长的最适应地区。面积6.67hm2。1992年劈草炼山,间隔4m开1.5m平台,带内挖明穴回表土,下基肥,穴规格80cm×60cm×60cm,株行距4m×4m。2002年调查时,平均胸径达11cm,树高8m,单株产量为0~2kg。为低产板栗林分。

1.2 嫁接、接穗选择 2001年3月进行板栗大砧高接换种试验,先将原树锯为高度1~1.2m砧木。截断面直径10~12cm,2002年在萌生枝中选留3个粗度在1.5~2.5cm的枝条作嫁接砧木,其余萌生条全部除去,处理砧木时要离皮接口平滑无毛茬,然后采用插皮舌接法对接浙江毛板红优良品种穗条[4、5、6],由于板栗属异花授粉,接穗时选用2~3个不同无性系的穗条,穗条均从健壮的母树树冠外围选取1a生发育充实、芽饱满健壮枝条。嫁接时做到接穗削面长平,削去两侧及背面皮层,操作要迅速,包扎要严,一个砧木接3个穗条,当接穗新梢长到25cm左右时,采要绑竹竿加以保护,待2月后砧穗愈合良好后才松绑。当新梢长到40~45cm时进行抹芽摘心,掐去尖端的嫩梢,促进二次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级次的目的。本试验在7月份摘2~3次,实现迅速扩大树冠的目的。当年树冠达原树冠的70%,同时接后砧木上常萌发大量的萌蘖,为了保证接芽迅速萌发生长,减少养分消耗,在每次抚育时均及时除去。根据板栗具有强枝结果习性,在次年每年根据生长势和结果枝在8~9月和11~12月进行2次修剪。

1.3 调查及统计方法 2002年10月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地为试验样地,按上、中、下随机抽取5个平台(长200m)设立标准地对嫁接林进行调查,其中上、下各抽2个平台.当年进行嫁接成活率调查,2003年进行补接,2006年进行树冠、开花、产量情况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嫁接成活率调查 2002年通过调查表明嫁接成活率均在85%以上(详见表1)。2003年补嫁,确保嫁接成活率达到100%

2.2 树冠状况调查 板栗喜光,培养树冠开张,能迅速形成结果母枝,根据嫁接成活枝条,通过抹芽摘心修剪等处理逐步将主干培养成3个主干枝条,平均每株有主干枝条骨干枝节14个,最少有6个,平均树冠3.5m×3.2m,当年萌发枝达3~4个,而且冠幅大且开展,营养枝多,投影面积大,能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为早期结果打下基础(见表2)。

2.3 开花结果枝情况 样地每株平均有雌花8~10个,雄花已是雌花的几十倍以上,雌花最多的样地有156个/株,雄花的数量多,可有效防止空苞率,也表明树体养分供应充足,坐果率高(见表3)。

2.4 嫁接后丰产技术措施 各种试验应用表明:采用劣种树进行嫁接优良板栗新品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最好措施[4、5]。2005年至2008年每年采用强化摘心并配合科学修剪和施肥等技术,实现板栗产量逐年提高。平均单株产量从2.03kg提升到5.96kg。与未换冠前单株最高产相比提高了200%。同时随着树冠扩大后,较密的地段产量有下降的趋势,观察后主要是树冠出现重叠,影响产量的提升。

3 小结与讨论

(1)砧高接是板栗低产林改造,劣种换新种值得推广的技术,且成活率高可达85%~90%。

(2)高接(嫁接砧木高度大约1~1.2m左右)降低了主干(一般主干6~7m)嫁接2a平均高2~3m。使树体矮化,为于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提供方便,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主砧木粗大,贮存营养丰富,枝条粗壮,顶芽饱满,发枝量大,树冠形成早,挂果早,嫁接后2~3a挂果,比一般的实生苗种植提早5a结果。

(4)大砧高接,由于砧木贮存大量的养份,根系发达,提供的养份和水分让幼树足够生长,因而施肥少,耕作管理的工时少,投资省。

(5)通过2006-2008年调查,单株产量逐年增加,2008年单株产量达6kg,比未嫁接前增加了3倍,与未换冠前单株最高产相比提高200%。

(6)高接后要加强林地的管理,尤其在摘心、修剪、整形修枝是调整冠形主要矮化技术,能有效培养开张形树冠形。

参考文献

[1]中南林学院.经济林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3]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7:369-371.

[4]高地玲.板栗插皮舌接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4,11:8-9.

[5]陈正芬,张引婷.栗树高接换种高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1:9.

[6]李永明,吕圣富,李昆仑.野生板栗截干换冠试验初报[J].林业实用技术,2010,4:17-18.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结果分析板栗
又闻板栗香
打板栗
捡板栗
板栗开花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个板栗不容易
民勤县玉米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探析
浅论创新教育视阀下“三固”教学模式引入当前大学课堂的意义
秦山核电厂稳压器接管600合金焊缝应力腐蚀及检查
连南瑶族自治县工商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