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林带下套种潺槁试验

2015-06-22 12:01吴惠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木麻黄套种

吴惠忠

摘 要:惠安县木麻黄基干林带营造年代久远,老化衰退较为严重,惠安赤湖林场在木麻黄基干林带中开展了套种乡土树种潺槁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郁闭度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表现有差异,在郁闭度为0.5以下的林带中套种的潺槁其保存率和生长量高于郁闭度大于0.5的林带下的潺槁,而且叶绿素含量也表现为低郁闭的林带下潺槁更高。因此,对于郁闭度较大的林带,实行林下种植潺槁套种更新,需要对林带进行渐伐调整株数,以保证下层木的生长。

关键词:木麻黄;基干林带;套种;潺槁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96-02

惠安县地处福建南部沿海,风沙危害较为严重,近几十年来,在惠安县广大群众的努力下,沿海一线营造了连绵不断的木麻黄防护林带,对台风、流沙等自然灾害起到了很好的抵御作用,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了当地工农业的稳定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但由于惠安县的木麻黄海岸防护林大多于20世纪70~80年代造林,基本处于防护成熟和生长停滞状态,需要及时进行更新,以保证防护功能的延续性和持续作用。而对于前沿稀疏的老林带,由于处于强风位置,这部分林带的更新常采取林下直接种植或渐伐调整的方法进行,旨在防止出现防护缺口及保证更新成功。2007年,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在大山头工区海岸前沿木麻黄老林带中开展了套种潺槁试验,通过不同郁闭度林带下潺槁生长情况的调查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探索潺槁在木麻黄林带生长的适宜环境,为沿海乡土树种潺槁在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试验点设在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经118°55′,北纬24°35′)。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7℃,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3.6℃,年均降水量1 029mm,年蒸发量2 056.7mm,干湿季明显,干旱频度大,夏季多台风,年平均5.1次,秋冬盛行东北风,平均风速7.1m/s,年8级以上大风100d。土壤以沙土为主,沙土层厚度80~100cm,肥力低下,天然植被稀少,林下常见有木豆(Cajanus cajan)、鼠刺(Spinifex littoreus)和牡荆(Verbena negando)等。

2 研究方法

2007年3月,在大山头工区海岸前沿25a生木麻黄老基干林带下开展潺槁套种试验。将老林带郁闭度划分为0.30以下、0.31~0.50和0.50以上3种,在林带下进行整地、挖大穴,在穴内施放伴过磷肥的红土。5月份用潺槁容器苗雨天造林,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400m2(20m×20m),造林株行距2m×2m。造林后每年观测不同郁闭度林带下潺槁的生长情况,2014年10月,采集各郁闭度下潺槁朝南面相同位置当年新发的叶子,带回室内进行预处理后测定叶绿素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郁闭度木麻黄林带下潺槁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从不同郁闭度基干林带下潺槁生长情况看出(表1),在郁闭度低于0.50时,随上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大,潺槁生长量和保存率均有所提高;郁闭度在0.31~0.50时,潺槁的保存率、树高和胸径与郁闭度在0.30以下的潺槁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2.2%、7.6%和17.4%;当郁闭度超过0.50时,潺槁长势降低且不如郁闭度0.30以下时的生长情况,其中保存率降低了13.1%,树高和胸径分别降低了12.3%和25.9%。说明潺槁在木麻黄基干林带下套种受上层林冠郁闭程度的影响,在低郁闭度情况下,随郁闭度增大,潺槁生长趋于良好,当郁闭度达到0.5以上后,郁闭度过大,潺槁生长降低。这应该与潺槁的自身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潺槁为耐阴树种,在自然状态下常与其它速生树种混生且处于下层,但正如其它树木生长均需要阳光一样,潺槁也需要一定的光照以保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郁闭度过大的林带,林下光照不足,影响了潺槁生长。经过方差分析,不同郁闭度木麻黄林下潺槁保存率和生长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3.2 不同郁闭度木麻黄林带下潺槁叶绿素含量变化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其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从不同郁闭度林带下潺槁叶绿素含量测定的结果看出(表2),在上层林冠郁闭度在0.30以下和0.31~0.50时,潺槁叶绿素含量基本一致,差别很小。其中,在郁闭度<0.30的林带下,潺槁叶绿素a、b和a+b含量分别为1.14mg/g、0.50mg/g和1.64mg/g,在郁闭度0.31~0.50的林带下,潺槁叶绿素a、b和a+b含量分别为1.14mg/g、0.51mg/g和1.66mg/g。而当林带的郁闭度>0.50时,潺槁叶绿素a、b和a+b含量分别为1.01mg/g、0.48mg/g和1.49mg/g,与郁闭度低于0.5的林带下种植的潺槁相比均有所降低。这是由于高郁闭度下林内光照弱,合成叶绿素的条件受限,光合能力也低,植物制造生命物质量少,植物生长缓慢,这也解释了高郁闭度下潺槁生长较差的原因。

4 结论与讨论

惠安县沿海基干林带在发挥削弱海潮、风暴潮、东北大风和固定飞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自然衰老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基干林带老化、稀疏较为普遍,有的还出现了断带,局部形成小风口。为保证林带功能的持续发挥和后侧正常的活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更新。在风沙危害较为明显的基干林带,利用林中空地进行套种更新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法,可以避免出现更新失败产生风口的危险。潺槁作为沿海地区的乡土树种,对于沿海的生态条件已相当适应,应用其进行林下更新所形成的复合异龄林带稳定性有保证。本次研究发现,在林带郁闭度为0.31~0.50时,潺槁生长较好,为此,在进行基干林带更新时,如果林带局部郁闭度过大,需要进行渐伐调整,以保证林下潺槁有较大的生长量。当然,在惠安县基干林带的更新改造中,还可以根据林带的高度、宽度采取洽当的更新方式和树种,确保海岸带功能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木麻黄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木麻黄记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沿海山地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造林试验
木麻黄凋落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春天的木麻黄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木麻黄病虫害综合防治探讨
早春大棚甜瓜复套种模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