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几点设想

2015-06-23 03:14延慧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偏误副词语法

延慧

语法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语法,是为了使学习者正确地使用汉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要以语言的实际应用为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学者应该对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进行准确判断,科学安排语法点的教授顺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丰富练习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对学习者容易产生的偏误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中能有的放矢

偏误分析是以学习者的偏误为研究对象,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了解学习者的习得过程以及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教学者对偏误分析的研究有助于具体语法知识点的教学,能有针对性地排除来自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干扰,提高教学效果。

鲁健骥(1999)把外国人习得汉语语法的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四大类。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比”字句时,常常会产生几个方面的偏误,例如比较的内容即比较的出发点出现偏误;比较项出现偏误;否定式偏误;结论项出现偏误等。笔者以学习者学习“比”字句经常出现的两类偏误来看偏误分析重要性。

(一)误加“很、非常、十分”等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

1.她比妹妹很漂亮。

2.北京的冬天比上海的冬天非常冷。

3.昨天比今天有很多热。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这种偏误在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比”字句的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王力曾在《中国现代语法》(1985)中指出:“凡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绝对的程度副词;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的程度副词。”周小兵(1995)认为绝对程度副词只是一般地、独立地表明程度,相对程度副词则是通过比较来显示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提示学习者“很、非常、十分、最、太”等这类表示绝对程度的副词是不能用在“比”字句中的,相对程度副词“更”等可以用于“比”字句中。

(二)误用否定式。在学习“比”字句的时候,学习者有时会把“不”放在“比……”之后。例如:

4.上海的冬天比北京不冷。

5.我的数学比李娜的不好。

“比”字句基本结构“A比B+adj.”的否定形式是“没有”,不是“不比”(有些语法著作和教科书认为“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是A不比B……)。《初级汉语课本》首次提出“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是“A没有B+形容词/谓词性短语”。“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A不比B……”,当然,用“不比”否定时,并不表示对“比”的字句意义的否定,要注意“不比”的语用意义。教学者在“比”字句的否定式教学中应注意区分“没有”和“不比”的用法并强调在一般情况下,“比”字句的结论项不能带“不”、“没有”等否定词,否则会犯句式杂糅的偏误。

语法教学中进行偏误分析能加深教学者对理论化规律的认识,有效地引导学习者克服干扰,预测学习者可能会产生的偏误类型,找出解决对策。

二、科学安排,合理调整语法点的教学顺序,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法项目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语法点安排不够合理的情况。大量的语法点集中出现在初级阶段,使得语法知识点的分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语法教学不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

以“比”字句的语法教学为例。在对外汉语教材中,“比”字句多出现在初级阶段,有的教材把“比”字句的教学内容安排得过于集中。例如《基础汉语40课》将“比”字句的教学安排在第十七课《给姐姐的一封信》一课中完成,在这一课中集中介绍了“比”字句的多种用法。既有“比”字句的基本句型A比B+adj.,也有A比B+adj.+一点儿/得多/多了,还有A比B+还/更+adj.。此外,《基础》的课后句型中还列出了“比”字句的否定式A没有比B+adj.。教学者如果将这么多格式的“比”字句在一课之中教给学习者,效果恐怕很差。因此,教学者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把“比”字句的教学贯穿于学习者学习的初、中、高级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不同课中,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比”字句较复杂的格式,如“A比B+早(晚)/多(少)/难(易)+动+数量”或“A比B+助动词+动词+多了/一些”等这些格式的“比”字句可以放在中级阶段开展。每课的新语法点的量要有所控制,要突出重点,避免语法点过于集中,要先易后难,逐步深入。

三、丰富练习的形式,提高语法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展示和解释语法点后要进行语法点的练习,练习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该语法点的印象,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法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练习方法大体上分为三类,即机械练习、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练习。对于不同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教学者应选择不同的练习形式。

对于“比”字句来说,“应该采取少量的机械练习和大量有意义的练习与交际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王璇,2012)。初级阶段机械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巩固和熟悉“比”字句的各种格式,包括模仿、重复、替换和扩展练习等方法,但单纯的机械练习对于这种对语义和语用都有一定要求的句式来说还远远不够。因此,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练习是练习的重点。“比”字句的常见练习是将句子改写成“比”字句。《基础》第十七课中关于“比”字句的练习是模仿例子改写句子和模仿例子看图造句。练习中适当地提升了难度,改写句子既要写出“比”字句的基本句式又要写出否定式。在看图练习中,给出了四幅对比差异明显的图片让学习者用“比”字句写出图片中的内容。相比之下,《博雅》第三十二课“比”字句的练习题量略少,仿写句子共五句,每例要求将基本式改成“A比B+adj.+多了”。如:给出了例句“他1.90m,我1.70m”改写成“他比我高”和“他比我高多了”两句话。在第三十四课语法点“A没有B(那么)+adj.”之后的改写练习中,只有四句话的改写练习。在学生掌握“比”字句的基本句法后,可以进行修改病句的练习。杨寄洲在《编写新一代基础汉语教材的构想》中提出可以把练习项目分为三个层面来进行设计安排:①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练习。例如熟读词组和句型、替换练习、词语搭配练习、以词组句、以词组成语段、综合填空等练习。②语言技能的练习,例如复述、快速阅读、回答问题、分角色复述故事、造句、完成句子等。③语用练习。例如用规定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某种功能,说出某个句子或词语的使用语境。从练习的题型设计来看《基础》和《博雅》题型设计略显单调。“比”字句的练习在《发展汉语·初级汉语(下)》中较为丰富。其练习包括改写(把课本中比较句的肯定式变成否定式和疑问式;否定式变成肯定式和疑问式);模仿例句完成对话;看图按要求写比较句;按正确语序将词语组合成比较句;改写语病;猜谜语(谜面是由“比”字句组成的句子);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练习的题型丰富多样,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一个语法点的掌握除了教师详细的讲解之外,还离不开学生充分的练习,教学者可以设计合适的练习来巩固学习者所学的语法知识。“比”字句中,基本句式固定,对于比较项要采取扩展性练习和替换练习,加深学习者对比较项语义要求的理解,为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练习奠定基础。在学习者掌握了各“比”字句的句式结构后,可以加入有意义的练习,如连词成句的练习。学习者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句式的知识,还需要注意语义方面的要求。最后,在进行交际练习时,要注意贴合学习者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学以致用,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学习语言。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者不能单纯地为教语法而教语法,应使语法教学交际化,把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周小兵.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J].中国语文,1995,(2).

[4]王璇.“比”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

[5]陈绥宁主编.基础汉语40课(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晓琪主编.博雅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增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延  慧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714000)

猜你喜欢
偏误副词语法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副词和副词词组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