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诊阑尾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06-23 08:01
西部中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脓肿阑尾阑尾炎

杨 莉

榆林市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陕西 榆林 719000

急性阑尾炎居外科常见急腹症首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根据其严重程度及化脓情况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现今诊断水平已能较快诊断出急性阑尾炎,且采用手术切除即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如何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以及降低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成为改进传统护理模式的难点[1]。本研究根据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及中医在胃肠调理中的理论经验,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预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榆林市第二医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51例中男29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5±10.1)岁;平均发病时间(4.8±1.6)小时;病理类型:单纯性阑尾炎26例,化脓性阑尾炎22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对照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7.8±11.2)岁;平均发病时间(5.0±1.8)小时;病理类型:单纯性阑尾炎28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发病时间及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入院表现为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有不同程度发热、恶心呕吐,考虑急性阑尾炎并经手术及术中病理证实者;2)无合并心肝肾系统严重功能障碍,无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者;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可配合完成治疗及护理者。

1.3 方法 2组患者确诊后均行急诊阑尾切除术。麻醉方法为腰硬膜外麻醉,术后常规采用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护、术后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等。

1.3.1 中医情志护理 由于患者入院时经历阑尾发作的剧烈疼痛及手术创伤,容易在术后早期意识恢复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情志不畅。此时应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方式辅助患者调畅情志。待患者意识恢复后,主动向其介绍手术情况,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早期征象,指导其提高自我监护能力;对于伤口疼痛程度较轻可耐受者指导其采用呼吸减压法,以节律性缓慢呼吸,同时依次放松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减轻对切口疼痛的过度关注,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检查切口有无感染并联系主治医师酌情给予镇痛药物。

1.3.2 中医胃肠护理 茴香500 g炒热后以无菌纱布包裹敷于脐周附近,温度以不引起患者灼痛为度,每次15~20分钟,3次/d;同时采用耳穴压籽法,取一侧阑尾、大肠、神门、交感四穴,用中等力度按压每个穴位5分钟,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3次/d;两侧穴位隔日交替按压,对术后已恢复进食者,给予阑尾清解汤。药物组成:金银花60 g,大黄25 g,冬瓜仁30 g,蒲公英30 g,牡丹皮15 g,川楝子10 g,生甘草10 g,木香6 g。

1.3.3 西医胃肠康复护理 患者恢复意识后给予少量温开水润湿口腔。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可给予开塞露肛塞促进肠蠕动。术后4小时开始给予假进食:进行无糖口香糖咀嚼,每次1片,嘱其咀嚼15分钟左右,每隔1小时给予一次假进食,同时听诊腹部肠鸣音。当闻及肠鸣音即可开始少量进食。患者卧床期间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定时翻身,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3.4 西医并发症监护 除生命体征监护外,需密切监视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对切口感染的监护,需定时检查切口部位有无炎症反应,患者有无体温异常升高。对切口附近出现红肿压痛者,换药时可采用庆大霉素清洗伤口;对术后5~6天出现异常体温升高或下降又上升的患者,应考虑腹腔脓肿或盲肠脓肿的可能,检查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或腹部包块,并采用半卧位,联系主治医师处理。

1.4 观察指标

1.4.1 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情况 2组患者术后24小时以内、24~36小时、36~48小时及超过 48小时恢复肛门排气的例数。

1.4.2 术后指标 统计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24h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疼痛评估工具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3 术后并发症 统计2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盲肠脓肿及粪瘘例数,计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应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 联合组中患者以24~36小时内恢复排气功能比重最高,占52.94%;对照组中以36~48小时恢复排气功能比重最高,占40.00%;2组患者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患者术后排气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术后指标 联合组患者术后平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且联合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恢复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联合组患者中仅2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中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2例,盲肠脓肿1例,粪瘘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00%。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表2 2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表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祖国医学“肠痈”范畴[2]。《金匮要略》指出:“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描述急性阑尾炎发作时腹痛特点、发热症状及可能化脓的转归,在治疗上强调采用活血化瘀解毒之法。尽管与西医手术治疗比较,中医起效较缓慢且疗效有限,但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患者调理方面中医仍具有一定优势。因此结合中西医护理各自的优点,对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护理,以实现加快患者康复的效果。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除常规监护外,共有两大重点护理目标: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患者意识恢复后,由于经受阑尾炎发作的疼痛及切口疼痛,因此术后易出现情志不畅,表现为烦躁不安,同时对切口疼痛过度关注,导致敏感性增高,对疼痛耐受性减低。因此对术后早期患者首先积极调畅患者情志,采用呼吸减压法及转移注意力等,减少患者对疾病及伤口疼痛过度关注,有助于减少镇痛药的使用[3]。茴香味辛,性温,《三因方》及《袖珍方》均提到茴香具有理气散寒、有助阳道的功效,可主治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等。现代药理研究[4]发现茴香中具有茴香油成分,不仅具有抗菌作用,同时可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肠道蠕动以及有一定的镇痛功效。因此术后采用茴香炒热后热敷于脐周附近,可促进茴香油渗透至腹壁起效;同时采用耳穴压籽法按压患者阑尾、大肠、神门、交感4穴。阑尾穴主治肠痈腹暴痛,大肠穴主治腹痛、便秘,按摩神门则可缓解胸胁痛、镇定安神、改善便秘,而交感穴为根据现代中医结合西医理论取穴,现代研究[5]认为此穴具有类似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作用。按摩此穴可缓解内脏疼痛,促进肠道蠕动。因此可见此4穴主要起缓解疼痛、促进肠道蠕动的功效。而对术后已恢复进食者,给予阑尾清解汤。该汤药具有清热解毒、攻下散结及行气活血的功效,有助于患者清除肠内淤血及瘀毒。

西医护理研究发现[6],对于腹腔手术术后患者早期给予“假饲”护理,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其机制可能通过咀嚼吞咽引起神经系统反射,引起胃胰肝胆活动及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道蠕动。给予开塞露肛塞,可刺激直肠内感受器,引起肛门内括约肌舒张,产生便意及排便反射。阑尾切除术后另一护理重点为对术后并发症的监护。要求护理人员对并发症的早期征象具有足够的认识。术后除监护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外,同时需密切关注患者有无自诉切口部位感觉异常,并定时检查切口有无炎性渗出,定时采用抗生素清洗切口及换药,有助于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对术后患者出现异常体温变化,可能会出现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可能性,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尽快处理。

本研究显示,在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联合组患者术后排气功能恢复早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患者术后平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且联合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原因在于联合组患者术后中西医护理内容中具有不同程度减轻疼痛及促进肠道蠕动有关。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联合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18.00%。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腹腔脓肿及盲肠脓肿,优秀的护理可起到早期发现的作用。术后良好护理可确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切口感染发生率。

[1] 姚路英,胡蓓,方智萍.急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1018-1019.

[2] 张志杰,白恩忠.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50.

[3] 王建华.中医辨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协同增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5):98-100.

[4] 付敏东,李成欢.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工艺及抗菌、抗氧化性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29-31.

[5] 王文.中医穴位按压法对阑尾炎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5):105.

[6] 郭柒莲,傅宗光.假进食对阑尾炎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7):156-157.

猜你喜欢
脓肿阑尾阑尾炎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