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实践初探

2015-06-23 16:22何淑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服务型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何淑娟

(丽水学院 工程与设计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创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实践初探

何淑娟

(丽水学院 工程与设计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当前,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建设处在发展的初期,存在学生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党员选拔体系不完善等较多问题。通过阐述创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意义,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服务意识、严格执行选拔标准等六方面提出创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

服务意识;学生党组织;实践探讨

为顺应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的建设。而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作用,就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建设高校学生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关系到高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也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实,服务型政党能否真正得以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在高校学生党组织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推进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完善与发展。

一、创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受整个社会环境和学术氛围的影响,服务意识更加浓厚。因此,对于高校的学生党组织而言,要实现内部的有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就必须不断提高高校内部学生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它在整个高校党组织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推进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培养年轻的有较高政治觉悟和坚定政治信仰的党员,为党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方利益矛盾不断涌现,也使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当前的时代背景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和重视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同时,学生党员是高校优秀学生的代表,他们的一言一行均起到榜样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建设,是推进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提高

学生党员在我国党员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更加需要与时俱进。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的内在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锻炼了学生党员实践动手与工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帮助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和生活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在提升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同时,也确保我党光辉事业后继有人,党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三)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能够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高校学生党组织秉承“服务”这一宗旨,能更好的将学生党员组织与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理想一起努力与奋斗。服务型的目标,让党组织的学习与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与动力,支部以此开展理论学习通过党员崇高的理论素养,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支部实践活动锻炼党员全方位的能力,支部凝聚力与向心力定会不断增强。[1]

二、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有的学院注重党建工作,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创新,注重对党员的思想动态的关注和考察,并要求预备党员定期做思想汇报工作。而有的学院的党建工作只是搞形式主义,活动组织次数少,对党员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不够。特别是入党后忽视了对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的关注,导致部分党员学生从思想上并未引起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党员选拔体系不完善

在选拔学生党员的标准上,各大高校缺乏科学统一的模式,党员的选拔分布不均。甚至有的高校在党员选拔上,直接从班干部入手,忽视了对普通学生的重视考查。部分高校把发展党员与学习成绩划等号,“唯成绩论”思想普遍,学生党员选拔标准仅为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成绩等,忽视了对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动态及全方位素质的考察,导致发展的部分党员综合素质较差,动手能力不强,服务意识缺失。在学生党员的确定上,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的质量。[1]

(三)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淡薄

大学生党员在校入党很多并非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而是出于就业和其他功利因素的考虑,导致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也不关心集体和其他同学,缺乏党员应有的责任意识,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四)高校党组织活动缺乏实效性

学校党支部的活动单一,只是定期地召开例会,其余活动的开展力度不够,导致党组织内部成员沟通不积极,只是由领导进行思想的灌输,没有针对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和指正。很多优秀的传统在他们身上渐渐消失。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党员存在利己主义思想,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使得高校党组织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五)党组织内部缺乏严格的考核与监督机制

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对党员的选拔订立科学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高校党支部应该确立一套完整公正的考核机制,对确定的培养对象进行公示和考核。对于正式的学生党员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监督。但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并未落实考核机制,奖惩制度不合理,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导致高校部分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存在一些问题。[2]

三、创建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

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强弱直接根源是思想的退步与否,因此,加强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端正其入党动机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党员服务意识的重要前提。思想上入党,首先必须对党有全面的认识与评价,坚持拥护、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与政策,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坚决与背离党性原则及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做斗争。端正入党动机是指学生在入党前,应明确为什么入党?入党对他们的意义何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意味着要比普通同学多承担责任,拥有多挑重担、多奉献,不计较得失的精神。只有具备这样的“忘我”境界,才能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3]

(二)严格执行高校学生党员的选拔标准

学生党员的质量是高校开展党工作的生命,要从根本上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必须要严格执行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坚决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各项制度,改变过去单一的注重学习成绩和辅导员推荐的模式,学生党员的选拔标准确保标准化与多元化并行原装。首先,学生的学习成绩、综测排名等应制定一个标准,在此标准以上的学生才有发展的资格;其次,综合考虑学生的荣誉情况、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社会服务情况等等;再次,召开党内党外班级等民主座谈会,与班主任交换意见初步确定发展对象并公示;待公示无异议后再最终确定发展对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有较高思想觉悟,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学生选出来,保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顺利进行。[4]

(三)开展多样化的党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党组织活动,可以为学生党员提供受教育、得锻炼的机会。活动可分为理论学习类与实践活动类,理论学习类应紧密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如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成才主题,理想信念教育、责任使命教育等等,在此基础上支部所有成员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与自我批评。

实践活动类可以有效借助高校周边环境、社区等平台,开展贴合学生及高校本身的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增加活动的效果。如与社区结合做一些公益性的服务活动,如家电维修、慰问孤寡老人、义务支教、卫生维护等等。通过日常的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把服务人民的意识落到实处,也利于学生党员间交流感情与互帮互助[5]。

(四)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

建设服务型学生党组织不仅需要学生党员不断完善自己,更应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参与进来。一方面,学校层面应做好对全校师生的思想动员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服务型党组织的意义,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只有高度重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高校党组织工作的质量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提高;其次,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热情,为学生党组织建设献计献策。同时,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应积极接受党内党外的全面监督,全校师生的参与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让党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更加公平公正,群力群策的协助有利于党组织建设更加顺利开展。[6]

(五)建立完善的考评和监督机制

做好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工作,需要不断完善考评和监督机制。高校应针对学生党员建立专门的考评机制,设置内部互评小组和民主评议小组。一方面,党组织内部的学生党员要互相监督,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刻认知自我,对于思想和工作上的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高校应组织专门考核小组和普通学生对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与评议,考核的标准应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重点考查党员的党组织工作业绩与师生的满意度上,如党组织年度理论学习次数、社会服务次数、公益劳动时间量等。同时,积极完善高校的奖惩机制,制定严格的考核计划,对于表现优秀的党组织和党员给予嘉奖,对于考核不达标的支部与党员进行教育,并要求其整改并做定期的思想汇报工作等。通过此类方式,更好地督促党支部与学生党员的工作,确保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工作开展真正落到实处[7]。

(六)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权利保障,高校学生党组织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必须保障每一位党员自身的权利和利益,保障他们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监督权,广泛的参与组织管理活动,加强组织内部的交流与沟通,使组织内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更好地切合民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制度保障,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必须有制度的约束力加以规范,才能够真正保障高校党组织的工作顺利开展,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三是时间保障。党组织内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策划和筹备,党组织应充分规划、合理利用时间对师生工作提高服务;四是经费保障。[8]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日常活动的举办,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作支撑,可通过学校拨款、社会赞助、学生捐款、义卖等方式筹集资金,使得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的日常工作能够得到长久的开展。

[1]刘文伟,黄国彪.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药学教育,2011(6):1-4.

[2]彭宇婷.在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如何发挥党员主体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6):12-15.

[3]田雯.985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11(5):153-157.

[4]周飞亚,袁毅.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以东南大学生医学院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0(6):10-11.

[5]刘图其,吴建军.论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以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94-96.

[6]李 江,柯晓华.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J].理论思考,2015(3):18-20.

[7]甘桂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透视与对策创新[J].改革与开发,2010(9):30-31.

[8]孙骥,胡守强,张拥军.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创新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4-25.

He Shujuan

( Lishui College, Lishui 323000 Zhejiang)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rvice-oriented student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the improved selection system of the party members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of establishing the serviceoriented student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put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rvice-oriented student party organiz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such as strengthening service consciousness,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selection criteria and so on.

Service consciousness; Student party organization; Practice; Discussion

G711

A

1672-1047(2015)04-0030-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5.04.07

[责任编辑:何玲霞]

2015-07-05

何淑娟,女,安徽宣城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服务型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