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策略

2015-06-23 13:55张振林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普及化入学率生源

张振林

(湖北工程学院 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地方高校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策略

张振林

(湖北工程学院 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根据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0年全国和各省市区规划毛入学率、2014年3市2省毛入学率这三组数据,可以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将会出现高入学率与生源危机并存,学生来源多样化,学习提供方式多样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等显著特征。地方高校在制定本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时,要注意研究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策略,如:明确定位提升质量,实施一主两翼多层次办学模式改革、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十三五;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改革

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十三五”课题分别赴浙江、贵州“一东一西”两个省份进行考察调研,他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1]这也为我国高等学校制定本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将处于大众化后期,或是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时期,部分省市已经或将实现普及化。高等教育普及化,是高校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

一、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将由大众化逐步过渡到普及化

1970年代初,美国学者马丁· 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他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小于15%为精英化发展阶段,在15%-50%之间为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于50%为普及化发展阶段。1998年5月,马丁· 特罗在日本作了题为《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的演讲,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问题。马丁· 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为学术界所公认,是研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依据。

1.公开资料显示,到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阶段。自2002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2014 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 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559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7.5%。[2]借助互联网,笔者梳理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公报及工作报告,绘制了2013年(部分省市为2014年)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表(表1),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情况。

2.根据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即将步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处于大众化后期、普及化(50%)前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国家要求,在各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或相关实施意见中,也提出了各自的十三五末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期目标,见表2。

表1 2013年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表

注:上述数据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公布数据统计,部分省份数据暂缺,部分省份数据统计时间为2014年底。

表2 2020年各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规划指标统计表

注:上述数据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规划纲要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规划,14个省市(含上海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50%,除西藏、海南和青海外,其他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或超过40%,可以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即将步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李继怀、钱士奎认为,预计到2020 年底,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50 %之间,规模达到3500-4500万人,如果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发展有利,毛入学率有望突破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3]

3.当前,我国5省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已经步入普及化发展阶段。2002年,上海市宣布该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1%,全市各类在校生达56.53万人,每万名市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提升至413 名,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3 年,毛入学率5年后将达到60%以上。[4]2003年,北京市也宣布,该市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9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2%。[5]天津市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城市,该市公告,截至2005年天津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普通高校在校生超过32万人,每十万人口在校生达到4000人。[6]据《2013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该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7%。[7]2015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提问时通报,江苏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该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在全国名列前茅。[8]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

依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三阶段论”,潘懋元先生从高等教育观、功能、课程、教学形式与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经历、学校类型与规模、领导与决策、学术标准、入学与选拔、学校行政领导及学校内部管理等10个维度,做了系统分析[9],全面揭示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特征,对我们研究和应对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在编制 “十三五”规划时,公立高校,特别是二本公立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研究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抓住普及化对此类高校提出的挑战,谋划应对之策,以促进学校发展。当前,美国、欧洲及东南亚、韩国、日本、台湾地区、香港等早已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认为,二本公立高校应该注意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四个主要特征。

1.高入学率与生源危机并存。根据美国NCES《教育统计摘要》公布的数据,经计算,1970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52%,1980年为55.69%,1990年为70.77%,2000年达到76.84%,2005年达到84.41%,注册大学生达到1748 .7万人。其实,在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上升的同时,生源危机一直存在。1970年代开始,美国生育率在下降,适龄青年大量减少;数据显示,1980——1994 年的14 年间,美国18-21 岁人口的数量约减少了327 万人;高校生源不足,加上经济滞胀等影响,1969——1975 年美国132 所高校被迫关闭。[10]日本的情况也与美国类似,随着“少子化”和适龄人口的减少,2007 年,大学招生人数与日本高中毕业生相当,生源危机导致高校生存危机。日本文部省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短期大学的数量10年间减少了近200所,在校学生总数减少近30万,陷入了严重的生源危机。

2.学生来源多样化。马丁·特罗阐释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内涵:“今后的普及高等教育不在于注册人数,而是在于参与和分享,即是与社会大部分人,几乎包括在家里或在工作单位的全体成年人密切相连的‘继续教育’。……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学位和学分,而是为了保持或改善其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或者为了自娱自乐。其结局有点类似于‘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 )。”[11]以美国为例,为了应对生源危机,美国高校积极拓展“非传统”生源,发展“新型”学生,即大量招收成年大学生,学生呈高龄化趋势。学生来源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积极进行高等教育产业化,放宽留学签证,加大海外学生招收规模,以缓解生源危机和财政危机。以英国为例,英国招收国际学生比例的平均值近十年维持在19%,且没有上限。2013-2014年,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达43.7万人。[12]

3.学习提供方式多样化。伴随着学生来源多样化,学生学习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为此,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国家的高等学校提供多样化学习模式,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协会”对15000 名成年学习者进行调查发现:成年大学生返回学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学习能够引起事实上或期望的结果[13]。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美国四年制高校开始改变原有的学术性的文理专业,发展职业性培训、预科性培训项目;美国社区学院变革办学模式,降低入学门槛,放宽年龄和学历限制,收取低廉的学费,提供各种成人教育、职业培训项目。日本的情况也类似,日本的私立大学为应对生源危机,满足不同阶层、学历、年龄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灵活设置和安排课程,开设了远程教学、卫星大学、夜间授课、周末授课等异时异地授课方式。

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马丁·特罗很早就注意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他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曾经只是教育者梦想的东西成为可能,那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在各个学科、不受时空限制而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11]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看,最早是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视听技术、软件制作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授课及远程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函授通讯教育蓬勃发展。其后是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口传身授”、“近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大学和教师从“手工业生产”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高等教育更加深入地延伸到边远乡村和各种人群。而现在,作为开放教育和网络学习不断发展、演化的产物——慕课,自2012年诞生以来,已经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高等学校的共鸣,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在慕课开发、使用、研究等方面走在前列,欧洲、亚洲、非洲地区重要的国家也在积极参与。“对学习者来说,慕课的好处主要在于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材料,以及一些课程中新型的协作学习体验”,而且,“有明显迹象表明……学分会变得很重要”。[14]慕课正在走向成熟。

三、地方高校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策略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后,其发展毫无例外都会遇到规模、速度、效益、办学结构与层次、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化甚至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讲,要考虑建立多层次、多类型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体系,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一体化体系,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优化,三级学位层次结构,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等。从单个高校,特别是公立二本高校角度来讲,在谋划“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战略时,要着重思考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办学定位,提升学校实力和声誉。高入学率与生源危机并存的现象在我国部分省市已经显现。据媒体报道,2012年有的省份出现了无考生报考外省市二本高校的情况;2013年,湖北、北京、广西、安徽、吉林等省二本出现再次征集志愿的情况,涉及众多二本院校;2015年,北京137所二本院校降20分征未被录取考生,涉及招生计划1696人。[15]据此,专家认为,生源危机在全面辐射高职高专院校的同时,逐渐向本科高校蔓延。[16]伴随着学龄人口的下降,高校持续扩招,“弃考族”不断增多,出国出境留学学生增长,高校生源危机愈演愈烈。在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是核心和关键。对二本高校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明确办学定位,坚持办学战略,培育和凸显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以较高的社会声誉吸引学生报考。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育模式上创建特色,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利用和发挥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学科,培育学校的学科特色;着力增强深度融入地方的意识,实施“科研机构实体化、科研成果产业化、科研管理学术化、科研经费社会化”改革,推动、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进步。

2.实施“一主两翼”多层次办学模式改革,吸纳各层面学生。根据已经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高等学校在做好主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要适应“学习社会”发展趋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吸纳多样化的生源,以应对生源危机。如,一是坚持“一主两翼”多层次办学模式改革。对本科高校而言,培养全日制本科生是主业,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在办好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让两翼齐飞,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不同学历、不同教育目的的多样化需要。二是拓展国际合作项目。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不能仅限于满足本国需要,还要满足国外的需要。为此,本科高校应积极与国外大学或机构结成战略联盟,实施国际合作办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和培训。三是拓宽学生留学渠道,如加大招收自费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吸收区域外资企业的员工学习汉语;利用学科和专业优势,招收外国留学生进行学历教育;在外国高校设立汉语教学站或者设立分校,招收留学生。

3.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从社会需求上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学术性人才,也需要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从职业发展角度讲,随着旧的分工不断整合扬弃,不少职业渐次消亡,新技术应用和需求不断增加,大量新职业应运而生;从学生角度讲,生源日趋多样化,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 学习动机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高等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服务面向和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需要、职业分化、学生需求和国家要求,这四个方面,客观上要求高校要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生力军的地方高校,一是不同学科专业要基于自身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办学特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二是即使是同一专业,也要针对不同能力、不同动机、不同期望的受教育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4.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满足 “学习社会”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学习者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异时异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接受终身教育不再是“神话”。难怪马丁·特罗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在所有发达社会中都要持续经历的第三种主要发展形式”,“‘普及高等教育’的内涵也演变为‘人人都能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参与在线终身学习’”[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才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要求,高校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己任,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作为二本高校来讲,一是要积极利用国家学科信息门户和学科网,如国家精品课程共享平台、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二是要适应慕课发展的需要,加入“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积极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共同建设、共同享用优质网络课程;三是要建立“学分银行”,实施网络学习与终身学习学分互认,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 新华网.习近平: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 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EB/OL].(2015-05-28)[2015-06-27].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8/c_1115442717.htm.

[2] 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2).

[3] 李继怀,钱士奎.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宏观规模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 (11):44-46.

[4] 沈祖芸.上海将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N].中国教育报,2003-02-17(3).

[5] 北京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J].中国高教研究,2004(2):61.

[6] 槐克刚,黄战胜,张璐.天津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5%[EB/OL].(2006-04-13)[2015-06-28].http://www.tj.xinhuanet.com/2006-04/13/content_6732664.htm.

[7]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24)[2014-07-11].http://baike.baidu.com.

[8] 张斌,王永吉.江苏教育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 全国名列前茅[EB/OL].(2015-03-13)[2015-06-28].http:// www.chinanews.com/gn/2015/03-13/7127074.shtml.

[9] 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7(3):1-8.

[10] 张济洲,毕宪顺.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生源危机——以美国和日本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3(3):65-68.

[11] 马丁·特罗.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J].濮岚澜,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5-16.

[12] 邓茗文.英国高等教育日不落[J].留学,2014(11):31-33.

[13] Epstein H V.The Older College Student:A Changing American Trad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986(1):31-33.

[14] 斯蒂芬·哈格德.慕课正在成熟[J].王保华,译.教育研究,2014(5):92-99.

[15] 刘海峰.高校生源面临危机,评论称应控制高等教育规模[EB/OL].(2013-07-31)[2014-07-11].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7-31/5106017.shtml.

[16] 武文娟.北京137所二本院校降20分征未被录取考生[EB/OL].(2015-07-26)[2015-08-29].http://news.sina.com.cn/c/2015-07-26/133732148603.shtml.

(责任编辑:张晓军)

2015-08-2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5Q207);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开放课题(HGFGZX2014K09)

张振林(1979- ),男,湖北黄冈人,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G511

A

2095-4824(2015)05-0085-05

猜你喜欢
普及化入学率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我国在校生2.89亿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从小学入学率和师生比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历程
推动家庭影院4K普及化,4K HDR摄影机全面涌现
图表
全世界都在扩招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