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的思考

2015-06-26 03:19陈文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城城镇化航空

□文/陈文静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的思考

□文/陈文静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提要]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以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了解政府提出的“双核驱动、六城支撑”都市区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并积极探索在此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进一步加快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步伐相关策略。

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策略分析

收录日期:2015年5月26日

金融是当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集聚是金融中心产生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郑州金融产业的发展壮大,强有力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有助于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的快速发展。2013年郑州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确立了“双核驱动、六城支撑”都市区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推进中心城区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塑造具有中原特色的郑州大都市。“双核”即主城区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六城”即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主体的航空城,以高新区为主体的科技城、以经开区为主体的汽车城、以郑东新区为主体的金融城、以中牟县绿博组团为主体的文化城和以二七商圈、华南城为标志的中心城区商贸城。

一、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战略意义

(一)加快金融城建设是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全国主要城市都在大力推进金融中心建设,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金融中心,中西部地区的武汉、成都、重庆已初具区域性金融中心雏形,同为中西部城市的长沙、合肥、西安也都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要把郑州市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就必然优先发展金融产业,持续推进金融城建设。金融城建设将进一步强化郑东新区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创新金融发展机制,发挥资本市场的核心作用,完善金融市场,集聚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环境,加快形成金融市场中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金融人才聚集中心,成为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平台和载体。

(二)加快金融城建设是郑东新区升级发展的战略选择。郑东新区在开发之初就提出了“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的奋斗目标。继而提出了“建设三化两型新区”(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战略任务和“两心两区”(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本区、中原经济区最佳生态宜居区)的战略定位。面对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新形势,2013年郑州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扩大)会议作出“建设以郑东新区为主体的金融城”的战略决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当前,河南省和郑州市都进入了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郑东新区也进入了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新阶段,加快以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为主体的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是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双核驱动、六城支撑”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是坚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实践,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托郑东新区现实基础和优势条件,高起点规划和建设金融城,促进金融资源集中布局,发挥金融集群发展优势,增强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推动金融产业深层次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三)加快金融城建设是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本的现实需要。李克强同志对郑东新区的发展寄予厚望,曾多次对郑东新区作出重要指示:“要以推动郑州市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强力开发郑州的新区建设为重点,拓展城市框架,加快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必须协调一致,实现双轮驱动”,“河南在协调推进‘三化'过程中,扎实建设郑东新区,一张蓝图正步步变为现实,使百姓受益,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增强,令人欣慰。请继续打造好郑东新区这个上亿人口大省推进城镇化的样本,为探索走出符合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创造经验。”当前,河南省进入城镇化加速期,郑东新区的建设、开发,对于郑州市的发展,对于河南的转型,乃至于在全国的城镇化建设当中,都具有重要价值。郑东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和方向选择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互动发展,以打造金融城为目标,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对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人员就业、产业构建问题,实现从“建城”向“兴城”的嬗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承载和推动作用,也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郑东新区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城镇化进程先行区、试验区和样板区的作用。

二、“双核驱动、六城支撑”战略背景下加快郑东新区金融城建设步伐策略分析

(一)积极对接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主体的航空城。航空城依托航空货运网络,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航空经济产业体系。郑东新区金融城与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之间是相互协同、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关系,金融城建设过程中所集聚的金融人才、机构、产品和服务等金融资源将对航空城的贸易便利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助推航空城产业的集聚和升级;航空城的大发展将会给金融城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郑东新区金融城应当积极对接航空城,在为航空城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实现共赢发展。积极推进金融城与航空城的良性互动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产业粘合剂”作用,推动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与航空城等的“一网两链三港一体”(“一网”是以郑州机场为核心构建轮辐式航空运输网;“两链”是航空生产供应链和销售供应链;“三港一体”就是综合发挥“铁公机”复合优势,将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口岸优势连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实现关联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向航空城整体转移,为航空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加快航空城枢纽建设、产业集聚和功能完善。

(二)主动对接以高新区为主体的科技城。电子信息等高科技新兴产业是高新区科技城的主导产业。郑东新区金融城与科技城应不断深化合作,鼓励金融城内商业银行先行先试,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科技部门与银行之间的科技金融合作模式创新试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金融城与科技城互动发展。

(三)主动对接以经开区为主体的汽车城。汽车城正在实施汽车支撑产业发展计划,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大中型客车、乘用车整车生产为主体,零部件制造配套完备的综合性汽车产业体系。郑东新区金融城应主动融入汽车产业链,支持金融城金融机构开展汽车金融服务,协助汽车城企业进行资金融通、金融租赁、抵押贴现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并不断进行业务产品创新,积极拓宽合作领域,为汽车城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融合发展。

(四)主动对接以绿博产业园为主体的文化城。中牟绿博文化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以文化创意、时尚旅游、高端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城市组团。郑东新区金融城与文化城两者之间在功能上具有高度差异性,金融城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鼓励驻区内金融机构创新文化产业信贷产品,探索联保联贷等新型产品;鼓励驻区保险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鼓励驻区民营资本等成立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公司,直接投资文化项目;鼓励建立文化项目信托产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以版权、著作权等在产权交易所进行知识产权交易;加快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私募债、中期票据等方式协助文化城企业筹集资金。郑东新区金融城应大力支持金融机构产品服务创新,为绿博文化产业园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实现差异化发展、互动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五)主动对接以二七商圈、华南城为标志的中心城区商贸城。商贸城致力于打造千亿级商圈、千亿级商品交易市场、千亿级赢商网电子商务产业链。郑东新区金融城应积极对接中心城区商贸城建设,融入商贸产业链。金融城驻区内金融机构应制定差别化的授信条件,开展企业联保贷款、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及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资金融通问题。金融城可鼓励驻区内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为商贸城市场建设发行信托计划、定向募集私募基金,为商场运营、管理提供资金保障。金融城还可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总部入驻,发挥其中介、服务外包集中的优势,为商贸城提供相关中介咨询和外包服务。金融城与商贸城在功能上互补,在业务上互惠,二者应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1]苏玉峰.郑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4.

[2]周淼.金融业集聚理论研究及其对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建设的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院学报学报,2013.8.

[3]张学仁、宋绪钦.加快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策略探索[J].决策观察,2012.3.

[4]庞贞燕,张明辉.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路径研究[J].改革探索,2012.11.

F83

A

猜你喜欢
金融城城镇化航空
杭州欧美金融城的照明设计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解禁!金融城450米+鱼珠黄埔港488米高楼规划曝光!
陆家嘴金融城的那些“全国第一”
金融服务:伦敦金融城能挺过英国“脱欧”吗? 精读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