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

2015-06-26 03:19黄转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素质

□文/黄转红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唐山)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

□文/黄转红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唐山)

[提要]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应的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容和途径进行阐述。

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信息

收录日期:2015年5月6日

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面向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由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向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主的主动服务。高校图书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承担者和实现者其能力和素养也要提升,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一)社会信息环境发展的迫切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了不被社会淘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也在向着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工作当中,人机结合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方式,高校图书馆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也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面,提高自己的素养,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

(二)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向读者提供信息资源越发达,提供的服务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是更多的满足读者的信息咨询和获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员将由文献的传递者转变为信息的导航者。为适应这一变化的工作环境,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员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素养。

(三)高校图书馆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可见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各种资源中最主要的。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在高校中是不重要的,进入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在文化综合素质方面是相对弱势的,整个高校图书馆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以数字化、网络化、电子信息化为主的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员个人素养的提升,培养一批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图书馆员队伍,提升整个高校图书馆的素质。

二、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容

(一)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思维创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思维。当今这个时代,社会浮躁,需要图书馆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热爱图书馆工作,爱岗敬业,在工作中要主动热情,真诚的和读者沟通,做好信息的导航服务。高校图书馆员要创新思维,转变传统观念,变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式服务为积极推送主动发展读者的主动式服务,更新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服务方式,运用创造性思维探索有利于图书馆发展和完善读者服务的新机制,成为具有开创精神的新一代图书馆人才。

(二)提升专业信息素质,拓展相关学科知识及能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相结合的复合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要求越来越专业了,高校图书馆员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图书情报学、文献学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基本工作方法,能够对文献进行深加工服务,变传统的借还式服务为信息导航式的服务。复合图书馆的发展同样需要复合型的图书馆员,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源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调整丰富知识结构,拓展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三)良好的心理调节素质及沟通能力。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属于教辅部门,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是不受重视的,这样高校图书馆员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得不到认同,容易形成心理上的落差,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及时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加强自身修养,要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教学、为师生服务。高校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需要在工作中和师生及时沟通,及时了解师生的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员的沟通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要在图书馆员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理解、和谐的关系,提高图书馆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赢得师生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单凭一个人在学校的一次学习经历已经很难适应工作发展的需求了,这就促使人们在工作之后继续深造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向着的电子化、虚拟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馆员对网络形式下的图书馆专业理论和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图书馆员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信息交流的平台,所服务的对象和内容都是高层次的,这就要求提高图书馆员的个人素质,督促馆员进行在职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历。高校图书馆还要定期选派馆员参加本行业的学习培训工作,了解当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时刻更新本馆的服务。

(二)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列宁曾经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做好图书馆工作,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就需要充分调动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运用现代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打破以往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式做法,将图书馆员的学习能力、业务素质进行量化考核,并将其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结合起来,向业务骨干和工作成效显著的人员适当倾斜,营造公平的工作氛围。

(三)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而言,现代网络信息下的复合图书馆越来越专业化和学术化了,当今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为师生提供的将是更深层次和高水平的信息知识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紧跟当前图书馆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成果。高校图书馆员要定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与图书馆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及时了解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趋势,在开展学术交流时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探讨,既可以参加现场学术会议和讲座,也可以利用网络会议系统参加远程图书馆知识专家的会议,利用网络论坛、博客和QQ群等形式探讨图书馆的学术研究。高校图书馆要鼓励馆员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撰写关于图书馆专业的论文,对于搞学术研究,撰写论文的馆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论文给予报销版面,鼓励馆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实践工作来深化图书馆工作的学术研究。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用户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由传统的文献传递服务为信息的深层次加工服务,高校图书馆员要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继晓.强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升馆员综合素质培养[A].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2010.

[2]邱庆蓉,张桂芳,侯旭红.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培养[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1.4.

[3]罗端生.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4.

[4]原素英,陈曙光.信息时代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5]赵利萍.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及其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

[6]李沂秋.数字时代图书馆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教育信息化,2006.18.

G251.6

A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