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关注城市消防高风险之

2015-06-26 12:39钟韵瑶编辑新华社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5年10期
关键词:轨交轨道交通火灾

钟韵瑶/编辑 新华社/图

轨道交通关注城市消防高风险之

钟韵瑶/编辑 新华社/图

7月28日6时左右,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在行驶途中发生触网失电故障。由于事发于早高峰时段,多个站点大客流积聚,乘客出行受到影响。市交通主管部门、公安以及沿线地方各相关部门,启动地面公交配套预案,110辆公交车实施公交应急驰援,分流运输乘客。

一周后,轨道交通再次发生故障。8月5日8时左右,轨交4号线发生列车故障,运营受到影响约30分钟。

现如今,轨道交通成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于是乎,出于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城市形象等考虑,各城市都加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潮。

2014年年末,《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轨交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然而,在这一轮的“轨交建设热”中,亦暗藏着巨大的风险。主管轨交建设施工的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曾在2011年年底提交了一份督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在建轨交项目,在勘察设计、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以及监理和第三方监测等全部环节,皆有安全隐患。轨道交通似乎面临着“速度与激情”带来的为难格局。

观点——

韩 新: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主任

杨继瑞: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陈 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徐汇支队支队长

周敏莉: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轨道支队支队长

王达非: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宝山支队副政委

陆 怡: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副中队长

优势•出行首选交通工具

主持人:21世纪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导致车辆增多,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世界上不少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乘车难”和“行路难”的问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是当前世界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韩新:能耗低运输能量大

轨交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一是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二是速度快。轨交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时速可超过100公里;三是无污染。轨交以电力作为动力,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国外资料表明,轨交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私人轿车的10%、公共电汽车的25%左右。日本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轨交的单位能耗仅是公共汽车的45%、小汽车的17%。因此,它是最值得推荐的一种交通方式。

杨继瑞:轨交网络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一个商圈,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聚”和“通”,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轨道交通正好符合了我们建商圈的这样一个最本质的地产经济和地产商业的原则。

轨道交通网络是一个财富的动车,能够把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形成一种基层,而且能够快速地涌动,为我们城市财富功能的升级提供一个快速的载体。轨交聚合的效益,使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流和信息流快速地到达一个位置,然后集中性地释放。

此外,轨交还有一个不同商业文化的显示功能。坐轨交的人是多元化的,轨交可以使我们城市里一些传统的商圈得到提升,一些新的商圈得到进一步的上升,使我们在不同的商圈里面,进行多元化的商业模式运作。

不足•受运营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大

主持人: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轨交是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定的运营环境和大量的人流量等因素决定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在各城市大跨步建设轨道交通的当下,强化规划和安全,成为“大干快上”的背景下不断被强调的第一要义。

陈斌:历史上发生过多起灾难性事故

虽然轨道交通被称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但在其1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发生了多起灾难性事故。1951年,东京地下铁道隧道内,一列满载乘客的列车发生火灾,造成107人死亡,81人受伤。1987年,英国国王十字地铁站突然发生火灾,30人死亡,180人被严重烧伤。1995年,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煤气管道爆炸事故,造成103人死亡,180人受伤。1995年,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乌尔杜斯地铁站发生火灾造成558人死亡。2011年,上海轨交轨道10号线发生追尾事件,导致260多人受伤。

整个轨交运营系统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大联动机,任何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或受到外界因素影响,都可能导致运营中断或事故的发生。

韩新:地铁火灾易危害大

地铁建筑既是地下工程,又是公众聚集场所,受到客流量大、运营环境特殊等因素的制约,在遇到客流高峰或者列车故障时期,会聚集大量人流,造成疏散时的拥挤。而且发生火灾时,烟气和人流的运动方向均是向上,如果排烟设施设计不当或故障,很容易产生烟气与人流同时涌向出口的情况,造成危险。国外发生的一系列地铁火灾及泄毒等恶性突发事故对地铁的安全运营构成了极大危害。

周敏莉:大客流带来新问题

轨交大客流带来了新问题。一是大客流增加了车站内人员疏散的难度。一旦轨交发生突发紧急情况,乘客疏散逃生将成为主要难题。二是大客流造成轨交部分设施、设备持续超负荷运转(特别是供电、通号等方面),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极易发生故障,引发火灾。三是大客流增加了车站内动态火灾隐患。例如站内吸烟、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轨交、违章动火等问题,还有手机、充电宝等个人随身携带的电器发生自燃的情况也明显增多。这些问题都是难以预见和控制的,给安全工作带来极大考验。

措施•如何应对轨交事故

主持人:轨道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安全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如何安全正确应对,成为躲避风险的关键。

陆怡:做好火场内的通风和排烟

隧道区间内地铁列车、设备,特别是隧道内铺设的大量电缆,贯穿于运营线路全线,一旦电缆包裹层燃烧将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氯气等有毒成分的气体,对人员生命安全危害极大。迅速地排出通道内的烟雾对于整个灭火行动起着关键作用。地铁通道内出口少,通风管道狭窄,利用自然对流原理排烟的效果差,烟气排放较慢。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应向事故点迎着疏散人群送风,向疏散反方向排烟,以利于人员疏散行动,提高救援效率;车站发生火灾,应当启用站内风机排烟,两侧隧道内的风机向事故站送风,防止烟雾向隧道和站内流动,影响灭火战斗行动的展开。

陈斌:及时疏散乘客至关重要

据资料分析,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步行速度一般不超过0.3米/秒,若以平均站距1.2千米计算,区间隧道步行疏散时间需40分钟左右,再加上内部障碍物多,又难以控制,故给人员的疏散带来很大的困难。轨交站台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应立即派战斗员及地铁工作人员进入地铁控制指挥中心,通知相应车辆,防止列车进入着火车站,更不允许列车停靠站台释放乘客。轨交控制中心应调度车辆停靠在着火车站的前方车站,并及时疏散乘客。在扑救火灾、控制车辆的同时,应组织人员打通疏散通道。将车站的检票口和安全出口全部开放,并将扶梯改为上行;安排消防员赶到楼梯、道路拐弯处组织引导,乘客快速撤离。

王达非:发展轨道交通区域志愿者

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身故障因素,既可能由企业管理失误引发,也可能由自然灾害影响引发,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地下车站由于出入口少,通风、照明条件差。一旦发生灾害事故,人员疏散困难,而且因环境限制,应急救援难度很大。针对轨交事故特点,轨交事故应急处置体现“反应快速、技术专精、协同配合”的特征,而轨交员工工作在一线,往往是事故发生的第一接触人,对轨交内部通道、设备设施工况熟悉,如果具备突发事故的先期处置能力,在第一时间开展有效处置,将对减少地铁事故损失、降低危害起到起积极作用。

主持人:预计到2015年底,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累计将达到97条,运营总里程将达到3087公里,运营车站将达到2023座,居世界第一位。轨道交通建设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专家认为,一些城市在不具备发展轨道交通的情况下,仍热衷于轨交建设,由此带来了经济、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轨道交通是一项便民工程,莫让它成为“民怨工程”。

多功能三角形——多德雷赫特消防站

多德雷赫特市是荷兰西部城市和港口,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三角洲的汇合处。2012年,多德雷赫特市基础设施和环境部划出一块建筑用地,用于建设第二消防站。这个“多功能站”位于多德雷赫特学习园教育区的边缘,场地呈三角形,前端边界线为锯齿状。城市规划要求消防站的高度至少要达到12米,充当其依靠的校园和对面3号公路之间的噪音屏障。

该消防站主要包括消防车车库,两个工作间,一个24小时社会活动区域和办公区,共占用5560平方米。站点为24名员工建造了一个占地400平方米的小车库,并设有特殊的救护服务和配套功能。在消防站的一个小角落里,有一个190平方米的区域培训中心,这里设置了课室和实践检验室。临街的三个空间从左至右,依次分别用于消防队和特殊救护服务设施、工作间、停车区域。建筑的入口位于西立面,从那可以通向位于较高楼层的24小时社会活动区域。

为了能更充分地利用这块三角形地皮,设计师通过细节运用强化了空间的叠加理念,以此来用最少的材料完成最完美的设计效果。底层使用了聚碳酸酯和深色夹心板——半透明的聚碳酸酯给车库增添了均匀的光感;员工车辆停放区的周围树立了金属隔板:一层设立了铝丝网板,能在允许阳光穿透的同时,保障员工的隐私;二层立面使用了绿色玻璃,营造了明亮、开敞的工作环境。

猜你喜欢
轨交轨道交通火灾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轨交19号线后滩站深基坑支护及开挖工程监理控制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张晓明:“任意门”开创轨交居住时代,大湾区从万顷沙出发!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轨交应急牵引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