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梦枕貘的《阴阳师》风潮及其中的女性形象

2015-06-27 05:53朱丽丽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阴阳师博雅阴阳

朱丽丽 徐 凤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浅析梦枕貘的《阴阳师》风潮及其中的女性形象

朱丽丽 徐 凤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日本20世纪末最受欢迎的阴阳文化题材小说莫过于梦枕貘的《阴阳师》。该作品的出版在日本社会上引起了一股“阴阳师”浪潮。小说以幽暗遥远的平安时代为背景,虚构了一个人鬼共处的神秘世界。其中独特的女性角色们更是令人婉婉叹息。高贵典雅的蜜虫、心生恶鬼的神秘公主……作者对他们的细致描写,凸显了她们的形象,也时时牵动着读者的心弦。

《阴阳师》;梦枕貘;女性形象

日本平安时代,是一个人与鬼怪共存的年代。原本活在阴间的鬼怪与怨灵,躲藏在人间的恐慌之中静静地喘息着。被抛弃的女子,饿死的鬼魂、鬼怪们时常露出其原形,露出其牙,使得见到他的人们胆战心惊。为了平衡天地人鬼间的矛盾,存在着一类被称作“阴阳师”的人。那么,“阴阳师”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简单来说,就像中国古代的道士。他们不仅懂得观星宿、通晓人相学,还会占卜、实行幻术、画符念咒。即使到了现代,阴阳师这一“古代职业”依然世人皆知。但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毫无疑问就是著名的奇幻小说作家梦枕貘。

一、梦枕貘——《阴阳师》风潮

在安倍晴明①安倍晴明(延喜21年1月11日-寛弘2年9月26日),安倍氏(土御门家)之祖,平安时代的阴阳师。创立土御门神道之前,其前身——阴阳道是“日本平安时代最兴盛的民间信仰”,是在“中国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2]156-157而“首先将安倍晴明这位本来埋没于古典书籍中的阴阳师挖掘出来的作家,是1987年获得“日本SF大奖”的荒俣宏,他在得奖作品《帝都物语》中便让安倍晴明大显身手。”[3]自此,日本推出了一系列以“阴阳师”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文学方面以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为代表;影视方面则是以野村万斋出演的《阴阳师》为代表;动漫方面则以结成光流的《少年阴阳师》为代表。涉及到文学、影视、动漫等文化领域的这些“阴阳师”系列作品一问世便受到了热烈欢迎。其中尤以梦枕貘的《阴阳师》系列小说最为火爆。日本奇幻文学大师梦枕貘(本名米山峰夫),1951年生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1977年于《奇想天外》杂志上发表了《青蛙之死》而初登文坛,日本SF作家俱乐部会员,日本文艺家协会会员。1986年,梦枕貘在杂志《oar读物》上发表了一篇以安倍晴明为主角的短篇小说《阴阳师》,该小说取材自《今昔物语集》,是以日本民间传说为基础的神怪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与晴明同时代的另一位历史名人——源博雅②源博雅(延喜18年-天元3年),平安時代中期的公卿、雅乐家,醍醐天皇之孙。,从罗生门③罗生门:本来在日文汉字写成“罗城门”,最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即城的外郭)”的门,即“京城门”之意。的鬼手中取回琵琶名器“玄象”的奇幻旅程。源博雅在历史上被称为“博雅三位”,这位醍醐天皇的孙子在笛子、琵琶、古筝方面都有着非凡造诣,为后人留下了包括《长庆子》在内的诸多雅乐。《续教训抄》中曾这样记载:“博雅三位者,管弦之仙也”。虽说史卷上并没有任何记录表明他生前和晴明是好友,但小说家刻画的互相搭档的二人组合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4]。

小说《阴阳师》中,梦枕貘以神秘古典又不失闲适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奇特的平安幻夜景象。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更是令世人痴迷。优雅、恬淡又爱戏谑人间的阴阳师安倍晴明与耿直敦厚的武士源博雅,犹如名侦探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二人一柔一刚,一阴一阳,一搭一唱,使得整个退治妖鬼的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此外,梦枕貘虽写的是鬼神灵异之事,却是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思索人与鬼神,以及阴阳咒术的哲学问题,并深入到人性面,寓意深远,不流于一般迷信,对男女情欲之事亦有独到观察。他的作品不仅让读者“感动”,更让读者“冲动”,充满“幽默”的语调、“惊险”的故事情节和“恐怖”的气氛,所以,他笔下的阴阳师并不是鬼气森森的灵异之物,而是充满普通人的理解力的超然之态,因此成为动漫、影视改编不可或缺的生鲜素材。1993年,漫画家冈野玲子在白泉社《melody》杂志上开始连载《阴阳师》的漫画版,又一次在日本掀起一股“阴阳师”热潮。2001年冈野玲子凭借漫画《阴阳师》获得了第五届“手冢治虫文华奖”之漫画大奖[5]。从“阴阳师”这一题材的风靡,不仅可以看出阴阳道这一宗教文化对于日本人产生的无限魅力,还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鬼神的喜爱及对鬼神浓厚的探索兴趣。而且,“阴阳师”系列的风靡也展现了日本人在发掘自己的传统文化时所具有的无限魅力和巨大市场。这对于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借鉴。作为推广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我国的作家也可以将艺术价值高的文学作品影视化、动漫化,《西游记》等经典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阴阳师》——女性形象分析

梦枕貘对于文章写作有自己的理论,其中掌握文章的节奏很重要,特别是开头第一句话,他都会选择简洁的语言,让读者轻松地进入。他喜欢念文章,也格外重视念文章时所感受到的视觉效果。而他的这一理念就明显地运用到了女性形象描写上。

(一)女性的美丽

梦枕貘这样描述在《琵琶之宝玄象为鬼所窃》中登场的紫藤花式神——蜜虫。“黑暗中,一位女人静谧无声地迎面走来。身上紧密穿着华丽唐装……是位全身包裹着十二单衣的绝世佳人,女人立在晴明面前,低垂着娇小白皙的眼睑”。在动作方面“女人伸出白净小手,接过晴明的火把,随即点亮。”“蜜虫转过紫藤色唐装身子,娴静地步向烟霏雾集的蒙蒙细雨中”。从这些具体的描写中不难看出梦枕貘在描写女性形象时的细致用心,其简洁的语言也证实了他的写作理念。他还在《鬼小町》中描写小野小町起舞时的场景:“展背——伸腰——樱花片片飞舞,静静地倾洒在她的垒身”。描写小野小町美貌时,作诗一首:“含露细胡枝,秋花更几时。红颜犹不及,转瞬畸零姿。”

小说中虽然女性主角不多,而且大多起的都是陪衬作用,但却是小说整体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小说总是以描绘安倍晴明庭院的景象为开头,春天的栀子花、夏天的紫藤花、秋天的龙胆花、冬天迟开的桔梗花……,这些花在晴明的帮助下变成美丽的女性式神侍奉在他左右。她们在整篇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但是为了表现四季的变换,更是代表了未经过修整的大自然的纯真和美丽。这些女性表面看来是作品人物,其实对男性主人公睛明来说,更是自然精灵的内心依托,是阴阳精神的结合体,是灵魂的寄托和所现,可以温暖心灵、寄托精神,可以化天地之阴阳于具体景物之中,可以使阴阳灵魂与人体和自然共生共存。

(二)悲惨的结局

梦枕貘笔下的女性主角往往都是被丈夫或情人抛弃,或遭受移情别恋之苦而心生怨恨,死后也永远不会放过情敌的女恶鬼。其典型代表作便是1999年开始在《朝日新闻夕刊》上连载的《阴阳师•生成姬》。作为《阴阳师》系列的第一个长篇故事,是由《付丧神卷》中的短篇《铁圈》扩写而来。“生成”在这里指的是能乐剧中演员佩戴的一种假面面具,头上有角,用来代表变成般若之前的女怨灵。该故事讲述了被藤原济时抛弃的德子小姐因为拥有强烈的愿望,即要变成鬼怪并杀死抛弃她的藤原,最终她本人变成了“生成姬”的故事。十二年前的爱情不会随着时光而消逝,反而愈演愈烈,她对藤原的爱情变成了怨憎之情,内心遭受的磨难,充满的不甘与怨恨,最终将自己逼上了由人生成鬼的悲惨结局。再如《凤凰卷•骑在青鬼背上的男人》中,妻子蔌因丈夫另结新欢而被丈夫抛弃,本人幽怨而死。因为死前有想杀死自己的丈夫的强烈愿望,因此死后尸骨不化,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时却变成鬼灵,等她的鬼灵吃掉丈夫之后,其尸体才得已腐烂升天[6]。梦枕貘所写的女性形象不仅表达了当时女性所处的卑微的社会地位,更加突出了女性们的不屈与不甘。表1是笔者挑选的几名典型女性,总结其女性特色。

表1 人物总结

三、结 语

《阴阳师》是梦枕貘创作的多卷本奇幻巨制,以幽暗遥远的平安时代为背景,虚构了一个神秘典雅的人鬼共处世界。该作品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其文笔有多华丽,而在于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潇洒飘逸、不拘世俗的安倍晴明和憨厚忠直的源博雅搭档,将一桩桩妖鬼奇案轻松化解。特别是安倍晴明与源博雅关于“咒”、“宇宙”以及“人性”的讨论更是发人深省。

其中,女性角色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中对女性角色的外貌、穿着、动作举止都进行了细致描写,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给整篇文章增添亮色,更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本身魅力的称赞。其次,文中对女性角色的悲情描写,表达的是对当时那个年代女性所处的弱势地位以及女性心中的压抑和渴望忠贞爱情的情怀。

如今,“阴阳道”虽然已经衰落,但日本作家却能够将平安时代的阴阳道文化发掘出来,并以独特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阴阳师》讲述的都是些鬼怪之谈,但其中所展现的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和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却能让读者脱离现实的藩篱,感受一个奇特玄幻的世界。

阴阳赋

蓬蒿万里拂醉颜,白月照夜曼吟题。

清风徐步转纤腰,玉扇赏樱舞翩跹。

阴阳虚空藏妙道,凝慧汗真为修心。

五芒驰骛拯生灵,天心正处妖孽忘。[1]

[1]王新禧.除妖奇谈[J].飞·奇幻世界,2006(5):88-93.

[2]王伟先.日本垂加神道哲学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56-157.

[3]茂吕美耶.日本阴阳师发展源流粗考[M].梦枕貘·阴阳师.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4]豆狸.千年奇谭——阴阳师[J].少年人生,2004(12):18-29.

[6]向阳.浅析小说《阴阳师》中阴阳道文化的宗教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2):122-124.

(责任编辑:张新玲)

An Analysis of the Wave and Female Images of Masculine and Feminine Elements Teacher by Baku Yumeimakura

ZHU Lili XU Feng
(Japanese Departmen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276826)

The most popular fic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in Japan is Baku Yumeimakura’s Masculine and Feminine Elements Teacher. It brought about a wave of “Yin-Yang Teacher” in Japanese society. The novel was set in a dark and distant peaceful period, and invented a mysterious man-ghost coexistent world. The unique female characters caused a stir in people’s hearts. The elegant and graceful honeys, the evil-hearted mysterious princesse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made prominent and thus touched the reader’s heart.

Masculine and Feminine Elements Teacher; Baku Yumeimakura; female images

B911

A

1009-8135(2015)02-0103-03

2015-01-01

朱丽丽(1989-),女,山东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日本文化。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日阴阳文化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阴阳师博雅阴阳
王博雅访谈录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五不翻”音译思想的现代应用
服药先分阴阳
民间信仰:汉族村落阴阳师角色解读
法于阴阳
《阴阳师》:世上最短的咒,就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