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装饰的美与拙

2015-06-30 06:18徐亮
佛山陶瓷 2015年2期
关键词:特质艺术品紫砂壶

徐亮

(宜兴 214221)

浅谈紫砂装饰的美与拙

徐亮

(宜兴 214221)

装饰是艺术中较为常见和广泛的形式,而各种艺术品的表现形式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就紫砂装饰而言,它的装饰有着独特的个性,这个独特的个性,成就了紫砂的装饰之美。

紫砂装饰;美;拙

1 前言

装饰是艺术中较为常见和广泛的形式,而各种艺术品的表现形式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就紫砂装饰而言,它的装饰有着独特的个性,这个独特的个性,成就了紫砂的装饰之美。当然,也有不宜之饰,这是拙。

2 紫砂装饰的美与拙

紫砂的装饰主要有:贴、捏、塑、泥绘、镌刻、镶嵌、绞泥等多种方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紫砂装饰的美与拙。

(1)紫砂装饰的雕塑之美

紫砂第一壶供春壶,可以说是利用雕塑装饰技艺的第一壶,其通过雕与塑的技艺,把树皮、枝杆表现得惟妙惟肖。清初陈鸣远的南瓜壶,是师法自然造化的装饰典范,瓜型为壶体,形态逼真,盖与壶身则浑然一体,瓜柄为盖钮,壶嘴以瓜叶卷曲为型,把手则以藤蔓形式作成,栩栩如生。艺术来源于生活,以造化造物。现代朱可心、蒋蓉大师亦是花货高手,其代表作彩蝶、荷叶蛙声等壶。把我们带到了大自然美好的境地,令人心旷神怡。

(2)紫砂装饰的书画之美

紫砂装饰的书画之美,在国内其它类陶瓷中是出类的。因而紫砂壶正是通过书画而进入社会上层的。清代文人陈曼生的书画介入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曼生十八式,一款一式,造型从造化中抽象出来,艺术理念更进了一步,曼生壶每一款都在壶体上镌刻切壶切意的壶铭。如却月壶,配以“日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又如葫芦壶“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等等。这种切壶切意的镌刻装饰成为壶艺装饰的典范。建国初期任淦庭可为一代宗师,其书画装饰意境、线条到位,后有苏、浙、沪一批国家级书画家刘海粟、程十发、唐云等纷纷入画紫砂,韩美林所入紫砂字画刚劲、简练,当代谭泉海之清秀、鲍志强之书卷气,毛国强、沈汉生之古朴,各有美感。

(3)紫砂装饰的不宜之拙

紫砂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素体素身,其装饰也应体现素面本色,如:书画装饰,以重在形式,线条表现,既不失砂器的本来面目,也能很好地表现书画金石艺术,达到艺术相通之和谐。而在明清时期炉钧釉紫砂壶,以及民国时期的包锡包铜紫砂壶,最后终被淘汰,皆因不符合紫砂壶艺材质。紫砂壶艺特质是温润如玉的质感及亚光的视觉效果,泡茶不易馊的透气性,可以摩摸肌肤般的手感,这些则为紫砂壶的特质所在。炉钧釉彩等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是其损害了紫砂壶艺的特殊本质,遭遇淘汰就不足为怪了。如近年来出现的电脑雕刻运用在紫砂上,降低了紫砂的艺术品位,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作为紫砂壶艺相辅的装饰艺术,应该做到恰到好处。不作有损紫砂特质美感的装饰,装饰内容要切壶切意,不作牵强符会的装饰,抢夺造型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取的,要删繁就简。装饰内容要以紫砂壶艺造型相联系,这样才能产生美。

3 结语

紫砂壶艺造型是主体,装饰内容脱离主体不可取,不然则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好的装饰必增强紫砂艺术创意的呈现,与壶的造型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我们欣赏紫砂装饰之美,也要认识紫砂装饰不宜之拙,从而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

猜你喜欢
特质艺术品紫砂壶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