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艺术中的传统设计思想

2015-06-30 06:18羊小琴
佛山陶瓷 2015年2期
关键词:紫砂陶宜兴紫砂

羊小琴

(宜兴 214221)

1 引言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它不仅是因为设计师的整体意识浸透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心理特征,更因为设计文化所对应的产品形态联系着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在紫砂陶的发展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文化或艺术的角度、或者是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或者是名人名作与大众商品的角度,我们都应联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即传统设计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2 紫砂艺术中的传统设计思想

2.1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维系和宣扬中国式稳定有序的生活方式有关

中华民族得以稳定延续5000年,滋长绵延,生生不息。它具有与整体社会结构完全相同的一切模式。传统的伦理道德,通过各种教育得以继承,还通过一定的生活方式给每一个家庭成员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重要部分,便是为这种生活方式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依托。宜兴的紫砂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杰出代表,它的制作和设计观念,尤其是一整套文化传承的师徒体系,和中国式的稳定有序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宜兴紫砂陶的历史上,从始创到现代,其手工成型的独特手法,当然涵盖到整个生产体系。一直采用师徒传承的方式,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手工艺发展方式,也是中国式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

2.2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思想观念是宣传圆满富足的生活理想

中国传统设计十分尊重产品的文化属性,中国传统设计不像现代西方设计那样讲究产品在细节上的适用和舒适。中国传统设计将重点放在努力开拓它可能寄寓的象征意义。设计中讲究完整圆满,图案格局需匀称丰满,器物要成双,多件器物在一起则成套。

在紫砂艺术中,同样彰显着圆满富足。如:程寿珍的掇球壶,壶钮、壶盖、壶身是三个球形,大、中、小三个球重叠,重叠之间的连接,也是圆弧线,整个造型稳重优美,精致丰满。此壶在芝加哥博览会上曾得优胜奖,也是宜兴紫砂壶中光素器的经典之作。

2.3 中国传统设计体现人与自然交流贯通的生态观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认为,人工产品应该成为人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中介,而不是用产品造成一个人的封闭环境,将人与自然分割开来,用这样的思想体现于艺术设计,便是充分显示自然材质的自身特征,让自然之性注入人的生活中去。在紫砂艺术中,制作工艺上的材质美。必须充分考虑紫砂原矿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由于紫砂矿的特殊性,才使得其产品“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骄、黑而不墨。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一停。远而望之,黝黑钟鼎,近而察之,灿若琬琰精英。”真可是把紫砂茶壶的材质所具备的质感及其烘托造型的气度,描写的淋漓尽致。

2.4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追求温文敦厚,和谐协调的美学趣味

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是“凡事适可而止”亦即中庸之道。这对于促进人们审美素质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宜兴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温文敦厚,和谐统一的中庸之道。紫砂壶为力求使用及创作制造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对称的形体,这种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的重心下垂的重心垂线,必然落在壶底的中心点,所以,壶体的大小就在外形上影响着整体的效果。

3 结语

紫砂文化中传统设计思想的形成,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制与文化观念有关的,其中许多元素虽因社会的进步而淡化、削弱了现实意义,但也包含和保留了很多有益成份。目前,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思想,作为当代紫砂陶艺发展的借鉴,这将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紫砂陶宜兴紫砂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