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艺术中的陶刻装饰

2015-06-30 06:18丁丽洁
佛山陶瓷 2015年2期
关键词:光器刀法紫砂陶

丁丽洁

(宜兴 214221)

浅谈紫砂艺术中的陶刻装饰

丁丽洁

(宜兴 214221)

陶刻艺术的特征是用各种刀法来表现线条的粗细和力度的刚柔及墨的韵味。在紫砂坯体上巧妙运用指、腕、肘各部分的力量自如地刻画,章法结构、方圆曲直、刀路的交叉自由变化,以表达出作品的整体意念及思想感情。

紫砂;陶刻;刀功;魅力

1 前言

宜兴紫砂由于它独特的成型工艺,使它集陶的造型艺术、书画、雕塑的装饰艺术以及紫砂陶土自然天成的肌理美于一身,成为器型精美、文化内涵深厚的艺术陶瓷。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陶刻作为陶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技法,在紫砂陶艺术中的运用历史久远,开创了紫砂艺术史上 “文人壶”的辉煌篇章,“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佳话流传数百年。

2 紫砂艺术中的陶刻装饰

紫砂壶艺术根据其造型艺术分为光器、花器、筋纹器三类,针对不同的造型形式,紫砂陶刻装饰艺术的运用也略有不同。书法陶刻,一般装饰于紫砂光器与筋纹器,而绘画陶刻除了紫砂光器造型外,还有紫砂花器。紫砂光器一般整体构图画面干净,与国画书法的“高古之风”相宜,而绘画艺术就不存在这样的艺术适宜性的狭隘。只要造型适宜采用陶刻装饰,无论光器、花器,都能给整体造型艺术增添艺术内容,这就是紫砂陶刻与造型的完美结合。陶刻艺术家在艺术上的进步有认识和实践两大因素,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密切结合,才会更有效果。“得心应手,施之于手。”刻刀用手操作,手又必须靠大脑来指挥,心手相结合,这就要求紫砂陶刻艺术家必须具备为艺术的至高境界而不悔付出的精神。

陶刻艺术的特征是用各种刀法来表现线条的粗细和力度的刚柔及墨的韵味。在紫砂坯体上巧妙运用指、腕、肘各部分的力量自如地刻画,章法结构、方圆曲直、刀路的交叉自由变化,以表达出作品的整体意念及思想感情。

一个陶刻家先要具备相当高超的技艺修养、书画水平,又要熟悉紫砂泥性,加上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法的掌握难度,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锻炼是很难深入和把握其内涵的。可以说有些书画家、篆刻家和爱好者偶尔涉足,其虽有相当书画造诣,而在紫砂上的创作,往往不如意,只能却步,原因就是缺乏了解紫砂陶刻的语言。

紫砂陶艺中的书法艺术,最主要的一方面是通过书法的线条与紫砂壶作品的造型、色彩、材料等一致。每一件陶艺作品其实都是包含着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不管是刀法、刻法还是表现内容都需要与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感情、思想一致,那么作品中所融入的书法艺术也应该与陶艺作品的正题造型、感情相吻合。

今日繁荣的紫砂艺术市场,关于紫砂陶刻的艺术作品良莠不齐,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与创作者自身的工艺与功力不足密不可分,所谓紫砂陶刻艺术的工艺与功力,包含的内容很多,就是艺人自身所具备的良好人文艺术综合素质。流畅自如的刀功,行云流水、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都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苦练才能达到。

好的空刻作品,制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并且需要有双刀正入法的熟练基础,有扎实的运刀技巧。要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就必须胸有成竹,意在刀先,未落刀时,构思布局已成,下刀准确而洗练,全神贯注、一气呵成,既要放得开,又要收的住,干净利落,胆大心细。作品方能从刀中见风采,这种刻法,刀痕明显,锋芒毕露,气势磅礴,奔放雄浑,画中之写意,刚劲挺秀,回味无穷。

作为陶刻工作者,要想创作出一件能陶冶人们思想感情的高品位的陶刻艺术作品,除了长期刻苦钻研和实践总结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书画艺术功底和较深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结语

在陶刻中彰显书法的魅力,在书法中衬托陶刻的韵味,很好地概括了书法与陶刻的关系。将书法作为紫砂陶艺的主体,来表现该作品的思想、感情、风格以及丰富的内涵。作品或古朴端庄、或高贵典雅、或霸气十足,很多方面都是通过书法艺术来展示的。

猜你喜欢
光器刀法紫砂陶
紫砂光器的素朴智慧
——浅谈《春华壶》的创作感悟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浅谈紫砂《方山组》壶的创作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