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陶刻的发展与历史

2015-06-30 06:18许双军
佛山陶瓷 2015年2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书法艺术

许双军

(宜兴 214221)

1 前言

中国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起来的装饰,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就在千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从石刻到金石镌刻,历久弥新。紫砂的陶刻装饰方法,就是从最原始的制陶即模制法,以绳印、模印刻纹饰。紫砂的陶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陶刻的发展轨迹也有迹可循。

2 紫砂陶刻的发展与历史

紫砂陶刻以刀代笔,把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艺术融于一体,在紫砂陶的表面彰显儒雅的笔墨丹青,兼具文学的深度和技艺的巧妙。紫砂装饰都要“因壶而制”,要根据紫砂的材质特色和壶的造型特点进行设计创作。再好的书画、金石作品,都无法凭借简单的复制就在紫砂器上散发出应有的韵味。

“在陶刻中彰显书法的魅力,在书法中衬托陶刻的韵味”很好地概括了书法与陶刻的关系。陶刻艺人常常以书法来表现紫砂陶艺作品的个性和气质。将书法作为紫砂陶艺的主体,来表现该作品的思想、感情、风格以及丰富的内涵。作品或古朴端庄、或高贵典雅、或霸气十足,很多方面都是通过书法艺术来展示的。在紫砂陶艺中变现书法艺术,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书法的线条与紫砂作品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有着内在的一致与融合。因为每一件陶艺作品其实都是包含着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一种境界的,不管是刀法、刻法还是表现内容都需要与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感情、思想一致,那么作品中所融入的书法艺术也应该与陶艺作品的正题造型、感情相吻合。

陶刻的基础是书法、绘画的基础。笔者认为,线条的力度是书法的生命,力度就是力量在线条中的体现。判断书法线条的力度要全面,要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线条表面无非是干笔、湿笔、浓笔、淡笔、粗笔、细笔等等,这些都是笔画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判断线条力度标准。线条力度来源于积累,在积累中形成,在积累中爆发。积累是需要时间,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变化,这是自然规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线条的内部结构来说,线条的力度来源于起笔。起笔要有爆发力,爆发力的强弱,决定着线条质量的好坏,表现了功夫的深浅。

笔者长期从事书法篆刻与紫砂陶刻,书法线条力求浑厚又不乏飘逸,端庄稳重,宽博灵动,把书法理念融进陶刻,运用各种刀法充分表现书法的韵味,努力追求书画与紫砂的有机结合,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

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铭“且吃茶、淸隐”五字草书。紫砂壶陶刻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在壶底刻画,这只是紫砂壶陶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陶刻装饰工艺。随着文人的参与合作,为满足自赏,继而将陶刻的部位移至壶腹,镌刻简练的铭文与诗句,以后更发展到书画同时铭刻。

在紫砂陶刻中,书法装饰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件好的作品,书法的题刻和主体之间在内涵上是息息相关的。紫砂陶刻在文字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通常采用吉语和颂祈之词,如“长乐安康”、“延年益寿”、“宜子孙,大吉祥”、“饮之甘泉,长乐无极”、“饮者寿”等等,表示一种追求和祝福。

3 结语

作为糊口日用品和民间工艺品,由于文人的钟情和积极介入,尤其是清代才子陈曼生的泛起,在壶上题诗作画篆刻铭文,使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成为艺术品。陶刻装饰赋予了紫砂壶灵气,由此文通气贯,风骚韵畅,多彩多姿,万种风情。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书法艺术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