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

2015-07-02 02:25梁景峰阳江市凯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广东阳江529500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探究应用

梁景峰(阳江市凯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阳江 529500)

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

梁景峰
(阳江市凯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阳江 529500)

摘 要:配电网的原理是将电能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利用配电设施进行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所需要的用户的电力网,属于电力系统之一。尤其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的自动化配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用电力系统应用现代化、科学化、战略化的设计理念。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帮助我国的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并且逐渐建立起我国的一体化、自动化的电力服务系统。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应用;探究

在电能发变配送当中,配电作为最后的一个环节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对于用电的需要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整体用电布局有了优化调整,并且在配网的自动化应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更大功率以及高质量的配电网络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因此需要对于配网的自动化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探究。

1 配网自动化的简要概述

由于我国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配网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电力系统一直是注重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投入和建设,但是却没有意识到配网综合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技术投入、设备使用、生产环境建设等方面不能适用我国的电力使用的实际情况,使之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但是随着我国对于配网自动化的探究应用,对国外先进的DMS发展历程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学习,针对其智能化的特性结合我国配网自动化的情况就如何更好地自动就地控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这大大实现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突破研究。

1.1 智能化的控制装置(IED)

智能电网的IED控制装置主要的作用是用于配网的保护和控制,在整个的配电网络当中,它与提供人机接口(HMI)、台站计算机等几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另外,智能电网的IED会将不同的用户和就地网络加以连接,使得可以为进一步的实现远程功能奠定基础,并且可以将先进的电力系统管理一直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进行监测。除此之外,智能电网的IED有效地实现了对一次设备的远程控制,同时为通信模拟系统、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进而为配网的计算机网络结构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条件。

1.2 自动重组方式

开关采用电动操作式负荷系统是实现配网自动重组方式的主要表现。相对于传统的继电保护方式而言,计算机故障识别、实时监控的保护方式更能体现对配网系统中的故障隔离,在这段时间内能迅速保证恢复供电保持电网的始终畅通,最终实现了配网的自动优化与处理。为了更好地保证配网的实时调度管理、持续运行、科学控制、畅通通信,还要做好计算机的就地监控功能与远程通信功能的分离,这就可以帮助地理信息系统创造良好的实时网络管理环境。

2 配网自动化前期准备工作

2.1 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

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设计,应该是围绕整体展开的,放眼全局实施战略化的目标决策才可以获得较为系统的科学规划。可以通过改造工程建设初期的变电所进行自动化应用,逐渐建立城区光纤通讯网以便更好地实现城区间的10kV线路的环网供电连接。同时还要在节能减排的应用理念的指导下,尽量做到多电源的互为备用,从而使公变遥调和配电信息的实时监测成为可能。

2.2 立足联系实际

在配网的自动化研究应用当中,很多时候一定要具体联系实际进行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用电需求。要想做好这些就要提前做好资料的搜集和调研工作,并且要反复合理的论证推敲,最终实现统一实施方案及标准。自动化的配网要求一定要利用成熟的研发技术,在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证配网自动化的效率大为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加快自动化的运营建设,并且要考虑到后续工程的改造及升级工作。同时要实现配网自动化的整体功能体现,应该加快建立多电源环网供电及自动隔离故障的系统建设,保证实现远程及通讯终端能最快的适应配电网户外分散、多点和数据传输量的特点要求。也就是说,对自动化的配网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应该是要结合少停电、停电面积小、易控制的技术要求和特点,全面做到配网系统实时监控、数据获取与信息交换、实时共享、数据输送传达等功能,推动我国的配网自动化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2.3 施工设备要选择合理

国外的配网自动化研究工作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在我们进行配网的自动化实施方案时可以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合理的选择建设的施工设备。并且应该立足于创新、高科技的出发点来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逐步引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在设备的环节上配网系统建设的可靠性、持久性、耐用性及科学化。

2.4 科学的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

要想实现对于配网自动化的整体布局和构思,一定要对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有大致的思路,可以尝试通过分层、分布、分路由的设计思想作为指导。分层就是将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和层次,在主站与FTU之间形成不同的层次结构。然而实际电力系统的线路走向及功能需求也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地方,要做好柱上开关电气连接及环网光纤连接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整个建设需要巨额投资成本以及建设周期比较长,使得配网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于配网的自动化进行探究应用,并且应该践行好科学、创新、求实的原则以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建设中选择最优的输电路线和方案。同时要引进先进的配网施工设备和理念,相互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使得配网的效率更为高效、全面,最终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唐怡雯.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1(03):133.

[2]杨闵,许志华.新兴区域配网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1(22):129-130+151.

[3]郑乐平.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113+118.

[4]卢啟文.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的研究和应用[J].电子测试,2013(23):240-241.

作者简介:梁景峰(1986-),男,广东阳江人,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配网自动化探究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