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2015-07-02 02:25柯群芳武汉长信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武汉430000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王 涛,柯群芳(武汉长信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王 涛,柯群芳
(武汉长信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

摘 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区别在于:再生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水灰比基础上增加再生骨科的附加含水量,本文将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新方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等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附加含水量;配合比设计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混凝土的需求,然而随着工业大规模生产,导致混凝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供应商不得不大力开采砂石骨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为了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人们发现废弃的混凝土可以被拿来重复利用,这种能够被循环利用的混凝土迅速引起了各国的重视,这便是——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能够满足要求,重点在于其配合比的设定,本文将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

1 再生混凝土概述

我国在工业领域的发展日趋强劲,众所周知工程建设主要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并且是建设材料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因此它在我国建设行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量开采砂石骨料,让环境受到很大污染及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难预测混凝土利用度一定愈加提高,人与大自然间矛盾会日益增加,因此,人们不得不在环境方面引起注意,他们开始意识到利用废弃的混凝土不仅可以避免资源严重开采,还能将废弃资源有效利用,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因此,再生混凝土便应运而生了,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将废弃混凝土进行清洗加工等过程后,按照一定比例形成再生骨科。

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新方法

(1)附加用水量的新概念。 由于再生骨科在表面上附着部分水泥砂浆,导致孔隙较大,因此为了保持流动性与工作性,需要在普通混凝土设计用水量的基础上增加吸附水,吸附水的作用是让再生混凝土在设计中保持强度不变。(2)再生混凝土用水量的计算原理与公式。本文提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水量的计算原理是:再生混凝土用水量=普通混凝土用水量+再生混凝土骨科的附加用水量。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由于再生骨科在外形与性能上都有别于天然碎石和卵石,因此不能按照文献的规定来选用。

3 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与再生骨科性能密切相关,对再生骨科进行表面处理以及在再生混凝土体系中加入减水剂可有效再生混凝土性能的改进,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4 再生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强度问题:随着再生骨科的掺量增大,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再生骨科中的天然骨科与老砂浆间产生了薄弱的界面过渡期。(2)收缩率问题:由于再生骨科中包含了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孔隙大,加上再生骨科的颗粒棱角多,表面粗糙,因此与天然骨科比较,再生骨科的吸水率大得多,导致其失水后混凝土的收缩增大,使再生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与抗冻融性能降低。

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我国混凝土配合比的思路基本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取决于水灰比,用水量和砂率三个参数,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1m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以及水灰比表达。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1)加强混凝土结构方面的设计;2)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3)对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满足;4)符合经济原则,能够有效节约水泥成本,降低成本。(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的计算,基准配合比的提出,试验室配合比的确定,工地配合比的换算,这四个阶段: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按照我国现行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co:mGo2)基准配合比的提出:根据初步配合比,提出满足工作性要求“基准配合比”也就是: mca:mwa:msa:mGa。3)试验室配合比的确定:在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的情况下,对于水灰比要及时增加或减少,不仅要符合工作性要求,还要符合试验室配合比,即:mcb:mwb:msb:mGb。4)工地配合比的换算:现以工地现场材料实际含水率为依据,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为工地配合比,即:mc:mw:ms:mG。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参数的确定.混凝土实质上就是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水泥,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这4项组成材料之间的三个参数。确定这三个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来确定水灰比的数值。确定水灰比时,具体要从耐久性角度看,如果水灰比小些,那么水泥的用量相对就更多一些,从而耐久性更优,混凝土的密度也相对更高,确定砂率主要还应该从满足工作性和节约水泥两方面去考虑,在其工作性满足的情况下,砂率的数值尽可能取小,从而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在对于生产配合比调整时,还应该要准确地测量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然而大部分质检员没有按规矩办事,而是采用目测发去估计其实际含水量,这种做法对于生产配比的设置是不准确的,如果我们在砂石中发现含泥量超标的情况,应该在进行浇筑前立即去冲洗,并且应按照规范要求取样用于测量,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

6 结语

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下,我国在各领域都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建筑等领域,但是我们一方面在注重资源利用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的问题,只有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我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寿昌,罗冠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2011,31(03):9-18.

[2]曹永占,李盛.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中外公路,2010,30(05):273-277.

作者简介:王涛(1977-),男,湖北襄阳人,本科,中级职称,从事的工作:公路、铁路试验检测,研究方向:公路、铁路试验检测和公路铁路施工。

猜你喜欢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隆潘卡尔电站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泵送施工
论配合比设计在公路建设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垃圾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含泥土杂质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