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霍桑《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2015-07-02 23:36雷唯蔚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红字霍桑

雷唯蔚

摘 要 在幼年及成年之后早期的生活中,霍桑受到了两个成功女人的影响。他生活的时代处于教会势力的压力下,但他并没有加入任何教会。同时,他对清教会产生了质疑,对女性产生了同情,对女权主义关注、了解较多。他有着自己的女权主义思想,并在《红字》一书中通过塑造海斯特这个没有信条的反抗女性,去表现自己的女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 女权主义思想 霍桑 《红字》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81

Analysis of Feminist Thought i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LEI Weiwei

(Lesh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After the childhood and early adult life, Hawthorne by two successful women of influence. Under the pressure of his life in the era of influence of the church, but he did not join any church. At the same time, he had a question for the church clean, had sympathy for women, for feminists is very concerned to learn more. He has his own feminist thought, and in "The Scarlet Letter," a book by shaping the heist that no creed against women, to express their feminist thought.

Key words feminist thought;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重男轻女是我国古代的传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重男轻女思想已逐步被弱化。过去,男性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女性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古代女性必须要“三从四德”。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我国,也在西方国家出现过的。男性对女性的行为进行约束,甚至限制自由,自然就会有女性对此情况不满意而进行反抗。有许多女性提出过反抗,但是,她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在进行反抗,而在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红字》中却塑造了一个敢爱敢当的女性,她摒弃了只用文字进行反抗的形式,她凭借自己的真本领绣出别样的红字“A”来表示她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愤恨,她就是纳撒尼尔·霍桑笔下的女主人公——海斯特。

1 霍桑

1.1 霍桑的身世与生活背景

纳撒尼尔·霍桑,1804年7月4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小镇。他的父亲是一名船长,但不幸的是,在霍桑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他的母亲也才二十八岁,丈夫离去后,留下三个孩子,最大的六岁,最小的是一个仅仅几个月大的婴孩。在当时女权被忽略的年代,一个丧偶的女人,带着三个幼小的孩童所面对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一八二一年至一八二四年,霍桑在亲戚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顺利毕业,并在这时候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在他创作的初期,很多作品付诸流水,而他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作的《红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霍桑自幼由母亲带大,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他高度赞扬了母爱的伟大。在与母亲同甘共苦的日子里,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开始思考父系社会中,男人地位至高无上的情况下,妇女的生活地位。他发现妇女根本就是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因此,在他的作品《红字》中,他大量描绘了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的生活。

在早期的生活中,他居住在乡下,因此,他对大自然有一种热爱和亲切感。而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创作,也有了大把的时间去亲近自然,例如钓鱼、狩猎、散步等活动,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人物身上的特点得以体现。正是因为亲近大自然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影响,使他的作品《红字》如此成功。

在一八四二年,霍桑与他的妻子索菲娅·阿·皮博迪结婚。他的妻子是个非常独立的女人。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立的女人的支持下,霍桑才能够顺利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如果没有妻子的支持,霍桑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作家,也没有他后来辉煌的成就。在霍桑经济受困时,她通过她的针线活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索菲娅认为家是女人永远的港湾,在她看来,在家里她想要的幸福和自由才能够得到满足。正是他妻子的聪明才智使他对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给女性气质一个重新的定义。“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也给他的创作之路奠定了基础。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两个成功的女人,似乎在霍桑的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证实。

1.2 霍桑的女权主义思想意识的形成

家庭背景对他的创作生涯和女权主义思想意识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生活时代的革命背景和宗教背景对他的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更不容忽视。美国的独立革命结束后不久,妇女们就联合发起了强劲而有力的捍卫女权的运动,即妇女解放运动。参加这次解放运动的大多数都是中产阶级的妇女,这是妇女们第一次想像男人一样拥有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她们创立了一个名为“妇女的权利联盟”的团体。当然最积极的是中产阶级的妇女,她们通过这个团体积极地表现她们的要求。作为生活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霍桑,他清楚的了解女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的要求。这都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对他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他的作品《红字》他不止一次的提到一个人物就是安·哈金森;“安·哈金森”或许也是对他的女权主义形成有着非常大影响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霍桑生存的时代正是宗教统治时期的十九世纪。他是一个一生都充满独矛盾和对立的男人,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依然没有属于任何一个宗教流派,不是任何一个宗教团体的成员。在他看来,宗教是愚昧无知的,他向来拒绝背诵圣经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在《红字》中,他把海斯特描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信条的女性,以去展现他的女权主义思想。也就是说,他不相信宗教的思想正是在他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上体现出来,在主人公海斯特的形象中,不难发现他对清教社会的质疑。

他所接受和理解的女权主义思想是当时社会思潮中理性的一部分。在他的部分专著中,还有他提倡的直觉和个体精神,都体现了他的女权主义思想。在他的生活中,受女权主义思想者的影响颇深,他十分了解她们的思想主张,并且他是完全接受并支持她们的思想主张。前文已经提及过,霍桑是对清教社会有质疑的。但是,当时的清教社会又对女性有着很多的偏见,这使自幼就受女性影响的霍桑对女性产生了同情和怜悯。《红字》中,霍桑通过对海斯特的独立个性的描写诠释他的女权主义思想。

虽然,在女权主义思想面前霍桑是完完全全地接受和支持的,并且他也创造了自己的女权主义思想理论,但是他并不属于女权主义思想者的一员。

2 通过《红字》理解霍桑的女权主义思想

霍桑虽然并不属于女权主义思想者,但是他却创立一套女权主义思想的理论。他的女权主义思想理论,通过他在《红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完完全全的表现了出来。

2.1 《红字》的主旨

《红字》中主要描绘了一个具有反叛性的女性海斯特·白兰。海斯特嫁给了一个医生,但是她和医生之间并没有感情。作为一个具有反叛性的女性代表,她并没有像许多女性一样任命运去宰割,她追求幸福和自由,敢爱敢当。在与牧师通奸后生下了一个叫“珠儿”的小孩。她的挣扎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她并没有像过去的许多女性一般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表自己对当时父系社会的不满,而是运用了她擅长的手工艺作品。她通过自己的双手对“A”进行了修改,以此来否定当时的社会。这是更引人注目的永久性的象征。

在走上断头台时,她清楚地知道,“通奸罪”在当时的社会中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因为她是生长在清教社会中的女人。但是她倔强的性格并没有让她就此而屈服。在断头台上,她极力地保护着“珠儿”——那个和牧师的私生子,那个加重她的罪孽并让她可能丧失性命的孩子。当人们一次又一次的逼迫她说出那个私生子的父亲时,她也没有屈服。而用她自己娴熟技艺绣出了被她美化过的、变形的“A”,去极力地维护着牧师——那个她深爱的人,她的私生子的父亲。生动地表现出了这个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独立的、具有反叛性的女性形象。

在这部小说中,描绘了海斯特这个反叛的女性与牧师的通奸的故事,因此有人把这部小说称为“通奸小说”。但这并不合理。因为作为当时社会中的一员,作为一个矛盾与对立的男人,霍桑虽然不是任何一个教会团体的成员,甚至也不是女权主义思想者,但是在他的生命中,他毕竟是完完全全认同并且支持女权主义思想者的,也创造出了自己的女权主义思想的理论。他的女权主义思想也在《红字》这部小说中得以体现。那么,也就是说,《红字》这部小说的写作目的根本就是想要表现霍桑的女权主义思想。所以说,我们片面地把《红字》的主旨去归结到“通奸”二字上是万万不可的。

2.2 海斯特的反抗精神

在当时的父系社会中,女性想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就必须要对当时至高无上的男性的权利和地位进行挑战和反抗,所以霍桑表现了女性在争取自己权利的时候的一种反抗的精神。他的女权主义意识也是通过海斯特的反抗思想和反抗行为体现出来的。而海斯特的反抗精神也正是通过海斯特的一种个性体现出来: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孩子表现出最伟大的母爱,她对独立的渴望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她的反抗精神首先体现在她面对生活的态度。由于世俗的原因,她阴差阳错地嫁给了一个医生。当面对完全没有爱情的婚姻,具有反抗精神的她没有丝毫安于现状的想法。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她犯了当时父系社会的大忌:选择了一个牧师,开始他们的爱情生活,被称作了“通奸”。后来,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又生下来了他们的私生子“珠儿”。

其次,她的反抗精神还体现在了她对当时父系社会的反抗。不过,她选择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反抗,再也不是像从前的人那样无病呻吟似地写文章喊冤。她选择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她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了精致的红字“A”。这是对当时社会的公然反抗。

在海斯特的反抗中,她还反抗当时最有力的教会组织。她完全不顾自己受到多么严重的惩罚,在断头台上,她用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孩子,加重了自己的“罪孽”。这不仅是她反抗精神的体现,也是伟大母爱的体现。面对教会的拷问,作为一个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女性,她没有把处于中心地位的牧师供出来,捍卫了自己一生追求的爱情。她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保护着自己深爱的人还有自己亲手绣出来的红字“A”。

霍桑把《红字》的主旨定在了女权意识上。在他的作品中,他用大量的篇幅去描写海斯特这个没有信条的反抗意识极强的女性,把他的女权意识体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 霍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彭石玉.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在《红字》中的体现[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

[3] 黄盛.霍桑的女性主义思想在《红字》中的体现[J].电影文学,2008.

[4] 徐新明,高查清.试析霍桑在《红字》中对十九世纪女权主义理想的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

猜你喜欢
红字霍桑
玫瑰有刺
玫瑰有刺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生态女性主义在霍桑《红字》中的研究
霍桑与权力技术的现代转型:红A字和催眠术的启示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浅析电影红字和小说红字的区别
霍桑《红字》中的象征意义探析
《红字》的叙事批评与语义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