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教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5-07-02 16:47王雪梅韩红亮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王雪梅 韩红亮

摘 要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技术人员的巨大需求和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分析了职业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从国家教学体制、学校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认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将“启发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新方法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职业教学水平,快速适应当前职教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12

Some Thoughts on the Reform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Xuemei, HAN Hongliang

(Branch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analyzed in in view of the huge demand of Chinese higher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he reform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nroll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The proposals were putted forward from the national teaching system and school education mode reform by combing with own teaching practice.Combing "heuristic teaching" and "project teaching" with the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quickly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futur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 teaching method

0 引言

面对日益开放的招生形势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一场前所未有的职业教育改革正在进行,职业教育体系必将注入新的血液迎来新的发展。但是,改革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要采取什么样措施来实施改革,改革后的教学体系又将如何发展……都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 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与陈旧的教育体系相矛盾

按照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将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比例(以下简称“单招”),将占全部生源的50%,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统招生占主流的生源局面,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从往届的单招生来看,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低,整体素质偏低,没参加高考就可上大学,不够珍惜大学生活。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再加上中学阶段有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划分,使得这些学生的自卑心理日益严重。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套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然而对于老教师来说,由于多年教书的惯性和相对保守的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年轻教师比较容易接受先进的教学方式但是知识水平相对贫乏,也会阻碍教改进程。这就会可能出现老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的严重问题。

2 怎样尽快适应职教变革

2.1 划分职业教学体制

鉴于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应对现行的教育体制从国家的层面进行改革,划分出明显、独立的职业教学体制。

2.1.1 独立的职业高中

学生入高中时就根据学生志愿将高中分为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按照现行的教学模式发展,而职业高中在开设普通高中的部分课程的同时,应有机地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在此阶段,学生可以学到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基础知识,为深层次的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1.2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研究生阶段,专业硕士作为职业教育的最高学位。自我国专业硕士制度实行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教育理念不深刻、价值取向不理性、学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①距离世界先进国家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的职业教育,如日本,已将专业硕士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分支,在其以 “培养高度专门职业所需的高度能力”的目标下,日本的专业硕士为国内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韩国的研究生培养实行“三院制”,即把研究生院分为普通研究生院、专门研究生院和特殊研究生院等,三院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②在职业教育方面,我国可以借鉴以上两个国家的经验,将专业硕士与研究型硕士实现分流,迅速将专业硕士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硕士。

本科阶段,建立独立的应用性本科。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③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定位服务性、课程导向性、培养职业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④

2.2 提高职业技术教师业务水平

要适应招生形势的变化,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生如何应用,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注重理论。要求老师既是某一方面的技术人员,又具有高超的教学手段。

2.2.1 做实校企合作

近几年,高职类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缓减学生就业压力,推出了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兼职教师聘请、职工培训等新的方法。但是由于学生基数大企业容纳量有限,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亲临现场实践的需求,应该采取有效的办法弥补它的不足。以笔者从事的水利行业为例,教师需要熟练掌握水工建筑物、施工技术、监理概论、合同管理、安全技术与法规、测量放线技术、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单纯地依靠教材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而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具体操作方面可称为专家。基于此种状况,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给学生开展专题报告;另一方面可以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编制与高职教育相匹配的应用型教材,拍摄相关的微课视频,供教师和学生学习使用。

2.2.2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单招生(含注册入学)的人数将占高职教育招生总数的50%,从以往单招生的整体素质可知,现行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他们。当前推出的教学方法种类较多,到底采用哪一种没有明确的定论,作为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以保障自己的教学质量。

(1)启发式教学。比如“水利工程制图”这门课程,在整体教学设计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一堂课前30%的时间由老师讲解;后70%的时间安排学生操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一般不直接给出求解办法而是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⑤这种教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讲解点、线、面投影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较快地学会点的投影和直线上点的投影,但是对于平面上点、线投影的问题,70%以上的同学不知如何处理。这时就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提示如果将点放置在一条已知的直线,这时就可利用点在直线上投影的求解方法,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几乎80%学生想到构造辅助线,甚至50%的学生知道该直线应该通过面上已知的点或是非常容易求的点。

(2)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同样在“水利工程制图”这门课程中,经常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出现由已知形体的两面视图求第三面视图的题目,就需要学生在大脑里构造形体的空间结构,这一过程的形成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快想到,这时我们开展分组合作讨论教学。由学生自由组合,大部分小组能够完成作业,个别小组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往往会渴望获取相应的知识,这时教师再讲解教学效果较好。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3)项目化教学。⑥在“水工建筑物”中讲授渠道时,采用项目化教学。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准备好资料和项目任务,然后从渠道纵横断面设计讲到渠道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再到渠道施工、工程量的统计,最后到渠道衬砌处理。整个过程分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把设计、施工、制图三门课程有机结合,使得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生了解后按此环节一一完成。这种教学使他们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较好地掌握相关技能。

2.3 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改革招生模式,及时划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体系,完善职业教育的专升本、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的升学体制,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继续教育的渠道。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将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通过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3 小结

面对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高等学校必将经历一次教学改革的洗礼。从国家层面,应该明确分出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为职业教育勾画出美好的蓝图;从政府角度,应当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作为改革主体的高等院校,应当不遗余力地推进教学改革、制定新的培养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教学理论。经过改革的洗礼,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注释

① 郭婷.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24-28.

② 王文科.中、日、韩专业硕士教育比较及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0-93.

③ 佚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④ 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7-19.

⑤ 杨新宇,候新杰.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90-93.

⑥ 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6-17.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