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2015-07-03 08:12蒋欣辰
焦点 2015年5期
关键词:峡湾挪威隧道

蒋欣辰

挪威采用的是美式交通法规,因而只要在国内拿着驾照去办一份英文公证书,就能在挪威的崇山峻岭驾车驰骋漂移。经历从北京至奥斯陆漫长的飞行煎熬,拖着疲乏不已的躯壳在租车公司机场分店里用不到20分钟办好了手续,驾车匆匆赶到旅馆摊平每一个细胞,让身体尽快“满血复活”以便斗志昂扬地开始我们的旅程……旅途的疲乏、时差的混沌总让人看走了眼,第二天醒来才发现车子前轮右侧的子午线轮胎鼓包了——随时有爆胎的危险。可惜,这会儿离机场已经很远,再回头是不可能,只能继续往前赶,在路上找租车公司连锁店再换车吧——开了两天才找着了,车是有的,可惜是手动档,要在挪威陌生而巍峨的公路上盘旋,手动档太过手忙脚乱、太过冒险了!其实,只要把那鼓包的轮胎换了就成,此等简单的问题却让人领教了欧洲人的“轴”:车是可以免费更换的,但轮胎更换得客人自己掏钱,也真不明白,其实换车的损耗应该更大才是?!没办法,在国外可没有“据理力争”一说,只好乖乖掏1500克朗更换新胎,幸亏克朗的币值跟人民币大体相当,还能承受。

挪威民族,维京人(Viking)的后裔,古北欧语“vik”意为“海湾”,“ing”是“从……来”,加起来“维京”则是“从海湾来”的海盗?商人?渔民?无论咋的,驾船扬帆多选在西南部的港口城市卑尔根(Bergen)。这里虽然比哈尔滨还偏北超过1500公里,但却比哈尔滨温暖得多了,冬季的气温一般在0℃以上,在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润泽下一年淫雨霏霏的日子长达275天,以致挪威人风趣地说,只要看到脚上长蹼的,必定是卑尔根人……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冒雨驾车闯进了这座由半岛、零星小岛组成倚山而建的城市,海水碧蓝绕城穿邑,引领着远征归航的船儿或驶出或停泊在城区中心的港口;在这,挪威著名的三文鱼让人尽情开涮,逛进著名的露天鱼市场Torget,摩肩接踵的小摊摆着各式各样的海鲜,闻所未闻的海鱼,浓浓的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碰巧,在鱼市上遇到打工的留学生,买了些鱼子酱、生蚝大快朵颐、海撮了一顿!

布吕根(Bryggen)—— 卑尔根汉萨码头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里的中世纪老商业区遗址,这里曾是14世纪到16世纪中期汉萨同盟贸易(Hanseatic League)帝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商业区全是木制房屋,1955年底的好几场大火把布吕根码头木制房屋全部烧毁。卑尔根人遵照着老房的图纸和传统的建造工艺完好地重建房了北欧风格的木制老房、重现着中世纪的小镇风采。

挪威最美的风光莫过于沿着大西洋海岸蜿蜒深入到崇山峻岭的一条条或壮阔或温婉的峡湾和点缀在峡湾里的一座座精巧细致的大城小镇。参观峡湾,卑尔根绝对是门户,从这出发向南、北分别是哈当格尔峡湾(HARDANGERFJORD)、吕瑟峡湾(Lysef jord)和松恩峡湾(Sognefjord)、盖朗厄尔峡湾(Geirangerfjord)。

峡湾的绝美得感激“冰河世纪”寒冰的鬼斧神工,敲凿出一堵堵百丈绝壁陡崖,并在绝壁下挤压出一道道清灵透净的水域海湾。吕瑟峡湾的“布道石”更以垂直落差604米翘首称雄——据说,站在耸峙的布道石平台上,俯瞰峡谷中的海湾,起伏的山峦、蜿蜒的峡湾,以及峡湾中漂浮着的游船……次第展开一幅风景长卷。

这被《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世界未受破坏的自然美景”之首的雄奇壮美的峡湾巨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来争睹其真容,也吸引着我们从奥斯陆一路狂奔500多公里的山路后驻停在布道石的脚下。

登山时,已是下午4点——还好,8月正值挪威的夏季,南方虽然没有太阳24小时低悬于天际,但“白夜”让黑暗消失,即使选这个钟点上山也不需负担“月黑风高两眼一抹黑”的恐惧。600米的垂直落差,徒步上山也得2~3小时,行路难、多歧路啊,上山的“路”确实很难称得上是‘路,经过冰川磨砺大小杂陈、高低坑洼的石头堆满道,为了防止游客迷路或走错路,公园管理部门在沿路的枯树和石头上,画上红色的T字,作为路标。路途虽难,但路上的风景却相当不错,累了就站起来看看峡湾风景,或者就坐下休息一会儿,在喜欢的景致里留个影。也正因如此,让我这个对登山充满敬畏的人也想坚持攀上“布道石”的平台去眺望峡湾的精美奇巧。才爬了2/3的路,乌云扯开了鸽灰的幕布,招引着云雨来更换着场景,山雨欲来,起风了!坚持!坚持!爬到3/4处,“布道石”仿佛已近在咫尺,一场暴雨夹着狂风突然袭来。有些风景,注定只属于少数人的,在狂风暴雨中可没有“小龙女”坠崖不灭,超凡出尘的盖世神功,还是小命要紧,只能带着“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遗憾下山。毕竟,风景有时就是一场心灵之旅,也无憾!

从布道石下山,斯塔万格是个休整的好地方。在这里,欧洲人把油画色彩的传统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整个城市都刷上了明丽的色彩,打造着童话的梦境。

挪威海,“鲸出没”,北极圈以北的300公里的峡湾半岛顶端的安德内斯小镇是最佳的观鲸出海点。船公司虽然开出725克朗的高价,但信誓旦旦保证让游客看到鲸:如果第一天看不到鲸,第二天继续送游客出海……“无效退款!”。挪威海的鲸是体积最庞大的巨头抹香鲸,抹香鲸的大肠末端或直肠始端由于受到刺激,引起病变而产生一种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叫做龙涎香,是珍贵香料的原料,也是名贵的中药,有化痰、散结、利气、活血之功效,抹香鲸便由此而得名。群居的抹香鲸还是深潜高手,其每次浮出水面喷射的巨大水柱、之后“鹞子翻身”般地竖起了硕大的尾鳍否刺向青天。就冲着这两点,告别四大峡湾,我们驾车沿着斯堪的纳维亚隆起的山脊及冰川刨出的冰脊和峡湾向北奔驰。

也许因为山陡路斜及半年处于漫漫长夜,挪威交规要求即使在大白天也必须开着大灯……在国内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柔性的交通警示:“你的远光,刺眼中带伤”,真不一样呀!

山高路陡,隧道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路上小隧道无数,多得2公里以下的隧道根本就没在地图上标示出来了,我们不断在这些短隧长道上穿行游走,几乎都成了“穿山甲”、“钻山豹”。而奥斯陆至卑尔根之间的勒尔达尔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山中公路隧道,全长达24.5公里。隧道里全是双向的路,不光有弯道还有坡度挺陡,但出乎意料的是隧道内灯光昏暗,简直像通往地狱的路,无穷无尽鬼气森森让驾车人直开得毛骨悚然。由于隧道太长,每6公里左右就修个安全岛一样的开阔地,灯光妆扮成彩色荧光,兰的、粉的、绿的,仿佛跑进了桂林里的某个溶洞,说是能缓解视觉疲劳,也真的太超过了!

挪威由南向北沿着大西洋海岸分布,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让整个国家总是有春雨潇潇的萧瑟,而被雨水浸泡透的山岭路桥总不是件好事,隧道间或多或少常会遇到落石塌坊等路碍意外。遇上此等事故,摆渡成了个不错的备选方案,人车一起在摆渡上趟过一道道峡湾,长则以小时计,短则甚至以分钟计。站在摆渡船上仰视近观,峡湾像袅娜的模特,在行船的搭建起“T”型台间不停变化展现着美丽的妆颜。

摆渡虽好,随着公路通途有些峡湾渡头一天也就仅有3~4班船,凡遇公路落石塌坊需要摆渡的车子一下增多,等候时间的增长甚至徒劳耗尽了观景赏山的闲情逸志,在焦躁、犹凝中抄起地图另觅新径,重设GPS多绕几座山、多耗几升甚至几十升油。唉!

在挪威自驾,刺激莫过于山妖之路,赏心的当然得数“大西洋公路”。

山妖,个头矮、满头乱发、红蒜鼻头、尖耳朵、大肚皮、牙齿参差不齐,整天嘻嘻哈哈的小家伙,他们是挪威最早的原著民,是挪威国家的吉祥物。山妖们昼伏夜出,一旦贪玩忘了在天亮前躲起来,将被阳光点化成嶙峋的巨石,突兀成濯濯童山覆盖着冰川曾经肆虐山岭,只有一簇一簇地挤在山妖石的缝隙间迎着夏季的凉风摇摆怒放陪伴着这些不朽的精灵。山妖之路,位于盖伦格峡湾的罗姆斯达尔山谷里,从山顶往下到谷底如铁笔银钩在悬崖绝壁上划出了11个发夹弯,海拔853米高差平均坡度达到9%,驾行在山妖路上,虽然能聆听斯蒂戈佛斯瀑布奔流而下迸发出的美妙喧嚣,但这会儿风景对于驾车者来说只是一遍空白,每一个转弯都让紧握着方向盘的人手心冒汗,脚底发颤,“扭矩”在这根本就不再是一个设计数据,而是一个实践挑战!

爬过山妖之路,向东直奔而去的是被评为“挪威的世纪性建筑”仅8.72公里,公路入口矗立的图牌咋眼一看:通俗的说法跟天津麻花似的,文雅的说法像中国结的起手法。大西洋公路由12座在空中抛出各式弧形的彩练桥梁穿越横跨着西部峡湾莫尔德(Molde)和克里斯蒂安松(Kristiansund)之间的所有岛屿。平日里这些不起眼的小岛,当温带的飓风从大西洋咆哮而来时,卷起的巨浪气势磅礴拍向桥墩横梁激起珠沫齑粉,桀骜不驯;风平浪静之时,碧蓝如镜海面还能浮现出鲸鱼和海豹的踪影。

世界上有些公路真的十分特别,挪威的大西洋海滨公路就是其中一条。只有8,72公里,但它的风光语无论比。它是一个珠线串联着城市与乡间,大陆与大海,凡尘与仙境。斯托尔桑德特桥的弧线是最美的佼佼者。当驾驶过这座桥时,犹如坐着过山车般俯冲向大海。

自驾旅游,就是一种累并快乐着的体力活,是一种边走边唱的心灵体验!

猜你喜欢
峡湾挪威隧道
挪威
挪威峡湾寻石记
峡湾——特殊形式的槽谷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挪威Norge酒店
挪威——吕瑟峡湾
来自挪威的冰鲜美味
峡湾小镇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LED隧道照明节能改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