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思考术: 纸上谈兵的大多数

2015-07-03 12:23闫肃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华生福尔摩斯大脑

闫肃

《福尔摩斯思考术》是一本很有噱头的书,扉页处,作者写道:“我们的大脑其实有两套思维系统——福尔摩斯系统与华生系统,前者警醒、专注,擅于自省和推理,后者行动迅速,却总是受惯性的支配,遇到突发状况就手足无措。通常,我们都在无意识地使用华生系统,以致自己经常判断失误、留下人生败笔。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脑步训练,调动内在的福尔摩斯系统,将这种明智、缜密的福尔摩斯思考术培养为常用的思维模式,使自己拥有福尔摩斯般的智慧及洞察力,做出最明智的决策。”这是一盅充满诱惑的成功学心灵鸡汤,但笔者通读之后,却想到了韩寒于《后会无期》中写的一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本书作者——心理学家玛丽亚·康尼科娃为了让人们成为福尔摩斯,提供了很多理论方法,感激于她的总结,却失望于她的陈词。

这本书的出发点很好,人们时常有所见,而非有所察,这是由于固有的偏见左右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设置种种限制,导致人们容易与真相隔绝,是的,人们都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作者试图激发人们大脑中的福尔摩斯系统,以看清世界。她的第一个方法,说的是给大脑重新布局,改变观察与思考世界的模式,放下偏见。这则道理,懂吗?笔者笃信人们中的大多数,都知道客观看待问题的道理。而实践中呢?初次见面,你是否会因为一个女孩给了你一个明朗的笑容,便觉得她是开朗的?你是否会因为一个男人身材发福、谢顶而判定他已到中年?如果你的答案为否,那么恭喜你,你有不错的福尔摩斯系统,但问题是,你敢扪心自问地否定吗?作者笔下的福尔摩斯系统,需要正视一切理所当然的问题,千万不要忘记初始印象只是初始印象,当人们有了对一个人的初始印象,需要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印象,换句话说,要怀疑自己和自己的大脑。姑娘笑了就一定是开朗吗?男人谢顶就一定是中年了吗?这些都是主观印象而已,福尔摩斯系统需要人们放下这些,做到真实而冰冷的理性。放下偏见的理论,人们都懂,如何做到?作者的答案很抽象即反复练习。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观点,让我等自带华生系统的凡人需要去反省。提到华生为何不能如福尔摩斯轻易看到事物的本质时,作者有一个不错的总结:“心不在焉是华生大脑的默认状态,他是懒惰。”1540年,铜板雕刻师汉斯·拉登斯皮尔德完成了一件作品:一个女人斜靠在柱子旁,眼睛紧闭,左手托着腮;一头驴子从她的右手边探出头,向外窥视,这个雕刻作品的名字,就叫“懒惰”,是七件系列作品之一,该系列名为:七宗罪。《牛津字典》中对懒惰的解释是:“精神或心理的懈怠,漠不关心。”这就是今天所说的注意力缺失症,容易导致分心。人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懒惰的华生,懒惰不能与关注共存,而这种关注正是厘清状况必须具备的。那么如何驱散懒惰,构建福尔摩斯系统中那个专心的、不会走神的大脑?

作者倒是给出了一条建议:“我认识一个心理学教授,他每天关闭邮箱和网络达两小时,只为集中精力写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创造性、思维清晰、大脑重新启动。我认为这种自我强制的方法值得学习。”这个方法,不是谁都能忍受的,但也许,我们能够花费几小时做出一个有意识的选择即全神贯注。

本书还推荐很多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激发藏于大脑深处的福尔摩斯系统,诚如发现创造力与想象力、学会从偶然因素中辨别关键因素、坚持写日记、摆脱自负的自己、改变轻率与鲁莽,时刻戒备提高警惕等等。作者贡献了一系列理论知识来解释福尔摩斯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你可以从中发现自己与成功的距离,略可惜的是,你未必找得到如何缩短距离的好办法。

最后想说一个与书评没有直接关系的观点,福尔摩斯诚然是个不错的噱头,但笔者以为,福尔摩斯毕竟是虚构的,他的所有睿智均由阿瑟·柯南·道尔这个老奸巨猾的天才小说家控制。如若可能,以他的思维模式作为营销推广,或者更有说服力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华生福尔摩斯大脑
听妈妈打电话都听成福尔摩斯了
聪明人
《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