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分析河南大豆区试总结

2015-07-04 02:01郑丽敏张红英牛永锋杨慧凤董文恒郭海芳牛姣姣
大豆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关联度评判灰色

郑丽敏,张红英,周 青,牛永锋,杨慧凤,董文恒,郭海芳,牛姣姣

(1.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2.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河南 虞城 476300)

目前,在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一般是以品种的产量为主并结合品种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的综合评价来确定。灰色系统具有可综合考虑多个性状的优点,能满足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系)的需要。所以,应用灰色评判分析法对15个参试大豆新品种(系)的12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旨在为大豆新品种(系)的合理评价提供一个科学依据和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和数据均来自2012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12个试验点平均值,共15个参试品种(系)分别为谷德豆一号(Q1)、农丰12(Q2)、郑豆0689(Q3)、驻豆 02-19(Q4)、泛豆 09C6(Q6)、许豆309(Q7)、农丰 18(Q8)、K117-3(Q9)、周 S21(Q10)、 平 02016(Q11)、 驻 豆 03-16(Q12)、 周04012-6(Q13)、宝黑豆 2 号(Q14)、濮豆 1802(Q15)、豫豆22号(Q16)。

1.2 评价方法

1.2.1 构造参考品种数列 设参考品种数列为Q0,参考品种各性状选取根据郭瑞林介绍的性状测度方法。产量、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5个性状为正向指标,采用上限性状测度;紫斑率、褐斑率、病毒级、症青率、倒伏级等5个性状属逆向指标,采用下限性状测度;生育期、株高2个性状,育种上要求适中,属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性状,采用适中性状测度。其中紫斑率和症青率均有0出现,在数据运算过程中,会出现“零效应”,已将0化为1,其余数字亦依次加1,结果见表1。

1.2.2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性状因素量纲不一致原始数据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如Q0数据是取最大值的,用Qi数列中的数据分别去除以Q0数列中的数据;如Q0数据是取最小值的,用Q0数列中的数据分别去除以Qi数列中的数据。如Q0数据是取适中值的,用Q0数列中的数据分别去除以Q0与Q0-Qi差值的绝对值之和,其运算结果见表2。

表1 各性状原始数据

1.2.3 确定各性状在大豆品种灰色评判中的权重系数 由于目前产量仍然是衡量一个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把各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作为尺度,来衡量各自的重要程度。设产量为参考数列,其余12个性状均为比较数列,首先求各性状与产量的差序列值与两极差,由无量纲化结果计算得出,M=0.769,m=0;根据公式:

其中ρ为分辨系数(0<ρ<1),一般取ρ=0.5,即可得到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系数(见表3);然后计算各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

表2 各性状无量纲化处理结果

最后根据公式:

即可得到各性状的权重系数(见表4)。

1.2.4 各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值 根据公式:

求得各个大豆品种(系)的灰色综合评判值。据此值,排定各参试组合的优劣顺序(见表5)。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灰色综合评判原理,灰色综合评判值的大小反映参试品种(系)的优劣。灰色综合评判值越大相应的品种(系)越优良,反之亦然。由表5可知:灰色综合性状评判结果排序为Q12、Q13、Q15、Q14、Q1、Q11、Q2、Q10、Q9、Q4、Q3、Q6、Q7、Q8、Q16,而以产量结果排序为 Q13、Q15、Q10、Q12、Q2、Q8、Q3、Q11、Q1、Q9、Q7、Q4、Q6、Q14、Q16。不难看出两者在评价参试品种(系)的优劣次序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表3 灰色关联度(达标指数)

表4 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及权重

驻豆03-16(Q12)、周04012-6(Q13)和濮豆1802(Q15)排在前三位,也就是说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同时从表5不难看出他们的产量位次,分别是第四、第一和第二,说明这3个品种在河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丰产性较为稳定。

3 结论

在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评价大豆新品种(系)的过程中,对各个品种(系)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抗逆性状等综合性状依据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相对客观,更加真实可靠。驻豆 03-16(Q12)、周 04012-6(Q13)和濮豆 1802(Q15)3个品种不论是综合评判值还是产量均排在前列,说明这3个品种在河南省区域试验中较为稳定。而宝黑豆2号(Q14)产量与对照持平,排名第14位,但综合评判值排在第四位,说明他虽不高产但稳产,做为特色豆(黑豆)也可以在河南推广种植。

新品种(系)评判的性状选择要客观,选取观测的性状必须是和育种目标密切相关的。文中在进行性状选择时主要选取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抗病、抗倒性等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而不相关的性状最好不选取,如果性状选取不当,不仅会增加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还有可能会干扰评判的准确性。

[1]郭瑞林.作物灰色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154-160.

[2]杨慧凤,徐淑霞,周青,等.运用DTOPSIS法分析安豆4号在区试中的表现[J].山西农业科学,2011(2):20-22.

[3]牛永锋,王帅兵,李海峰,等.应用灰色综合评判法评价玉米杂交新组合[J].作物研究,2012(2):139-142.

[4]段学艳,樊云茜,卫玲,等.灰色综合评判法在国家大豆区试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大豆科技,2011(4):15-18.

[5]童燕,肖敬德,张光,等.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大豆科技,2013(2):26-29.

猜你喜欢
关联度评判灰色
浅灰色的小猪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感觉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