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6 03:23尤今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27期
关键词:佣人小童男童

尤今

有一回,在飞机上,一名五六岁的小童因为穷极无聊而不断地用脚踢前面的椅子,一下、两下、三下、无数下,我就好像坐在颠颠簸簸的小舟里,晕头转向。在忍而又忍无法重新再忍的情况下转过身,礼貌地要求他不要再踢。可我一坐下来,便听到他大声说道:“前面那个人好讨厌啊!”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母亲竟细声附和:“是啊,真是讨厌,别理她!”

我默默地想,在这种是非不辨的家庭教育下,男童今天踢的是椅子,将来也许便会毫无分寸地踹在别人的心叶上。当他狠狠地踹着别人时,他的脚板,长着一块无知无觉的茧;而这块厚厚的茧,是自小在父母的助长下形成的啊!

另有一回,在大庭广众里,看到了一幕让我心重如铅的“人间闹剧”。

一名约莫七岁的男孩,站在池塘旁嬉戏。池塘里,多尾锦鲤以缤纷的色彩织出了让人心醉的斑斓图景。小男孩拿着一大包油腻腻的炸薯条,双手一翻,便想倒进池塘里,佣人眼尖,劈手夺下。男孩非常生气,飞起一脚,结结实实地踢在佣人的膝盖上。佣人吃痛,颤声说道:“我去告诉你妈妈!”小男孩问:“你说你要告诉我妈媽?”佣人说:“是啊!”小男孩有恃无恐,又提起腿来,连续踢了佣人两三脚,边踢边说:“你去讲啊,我让你讲个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女主人出现了,她气定神闲地喊着:“汤尼,你在玩啥呀?”瞧瞧瞧,儿子出了狠劲在踢佣人,佣人被踢得龇牙咧嘴,落在她眼里,竟是一场无关痛痒的游戏!

小男孩今日踢的是佣人,他日,当养而不教的父亲母亲拂逆了他的意愿时,他那双凌厉无比的脚,会不会朝父母踢过去呢?

再有一次,一名穿了校服的小童,在妈妈的陪同下,一蹦一跳地在路上走着。路旁,躺了一只野猫,病痛像烟气一样缠绕在它软绵绵的躯体上。小童经过它身边,说时迟、那时快,抡起脚猛力踢去,病猫闷哼一声,像棉絮般的身子飞得老远,当它跌落地面时,我仿佛听到香消玉殒的声音。实在气不过,我大步迈上前,对男童说道:“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猫……”话还没有说完,男童的母亲便气急败坏地抢着对他说道:“是啊是啊,我和你说过的呀,不要随便去踢这些肮脏的野猫野狗,它们如果被你踢痛了,会咬你的呀!你怎么不顾危险呢!”我一听,整颗心都凉了、瘪了。孩子踢猫踢狗,是任意蹂躏其他生灵的丑恶行径,她没有教导孩子尊重生命之道,却把训斥重点引到其他层面上!

一个惯常用脚把其他生命踢个稀烂的孩子,胸腔里的那颗心慢慢会变得僵硬,像石、像铁。成长之后,在职场上,或者,在黑社会里,他可能时时会使出“连环三脚”,冷酷无情地滥杀无辜。

踢,是人类的本能。婴孩呱呱坠地不久,便已懂得了用那双粉嫩粉嫩的腿,一下一下地踢进空气里,快乐而惬意。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导孩子如何踢、踢什么、该不该踢,通通都是父母的责任。

睿智的父母,会教孩子以坚韧的毅力踢掉妨碍成长与成功的各种困难;然而,溺爱孩子的父母,却放任孩子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去踢,小则踢椅子,大则踢生命,最后,把自己的品德与人格都踢掉了。

【训练题目】

1.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踢”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用。

2. 赏析文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3. 文中叙述了三个关于“踢”的故事,试加以概括。

4.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并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5. 联系文章主题,请对文章中的一位妈妈说一段话,要求符合语境,表达顺畅。

【参考答案】

1. “踢”象征着用坚韧的意志战胜成长与成功道路上的困难,也象征着没有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丑恶行径。作用:“踢”是全文的记叙线索,贯穿全文,点明本文写作对象。

2. 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主人的悠然自得与对儿子踢佣人行为的满不在乎,表现了作者对此的愤慨与忧虑。

3. (1)飞机上一名小童不断踢“我”椅子,“我”要求他别踢,他和他母亲反而不高兴。(2)小男孩出了狠劲踢佣人,女主人气定神闲、满不在乎。(3)穿校服小童在路旁抡腿猛踢一只病猫,她的母亲却把训斥的重点放在危险上。

4. 含义:对比写出了睿智的父母与溺爱孩子的父母教育思想的不同,说明了应从小培养孩子用善良体察世界,用坚韧的努力面对困难,表现了作者的忧虑、愤慨之情。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5.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想对第二位妈妈说:“您的孩子的行为是不对的。今天,他一时不开心出了狠劲踢佣人,日后,他会不会由于您违背了他的意愿也踢您呢?孩子的童心不应该这样凶狠、僵硬!”

猜你喜欢
佣人小童男童
4名小学生护送2岁走失男童
顽皮小童
被呼来唤去的“佣人”
不放刺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蛐蛐小童(下)
吝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