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师亲和力的提升

2015-07-08 16:41李学民
关键词:亲和力课堂教学教师

李学民

亲和力在人际关系领域指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和情感交际的能力。教师的亲和力就是一种使学生感到亲近和愿意接触的力量。

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理论的研究逐渐将重心移向学生,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趋势纠正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语言创造性的倾向。但是,如果因此而低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力,那将会走上另一条歧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最终导致素质教育目标的夭折。在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的今天,不断提升教师的亲和力仍是英语教师开展好英语教学的重要支点。笔者认为,英语教师亲和力的提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品行至关重要。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带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较高的人品修养、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教育事业做奉献的精神都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把学生的进步看成是自己的进步,把学校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教师的思想素养往往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体现的,如按时进入教室,在教室巡视时帮学生拾起掉到地上的文具,随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等。这些都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幸福的种子,让学生随时感受师爱的存在和师爱的力量,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也由此生成。

二、过硬的本领

教师过硬的本领主要体现在引领能力、知识素养两个方面。

(一)引领能力

所谓引领能力就是指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能力。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但是,如果教师的引领不得法,学生的修行就只能是空谈了。从前有这样一个故事,村里发生了饥荒,一位村民说能帮助大家找到食物,可是需要跨过一条河。起初人们都认为河水深,有危险,没人愿意去冒险。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饥饿难忍走投无路时,那位村民勇敢地站出来再次要领着大家过河,这时大家都心甘情愿地跟他去了。这正如孔子说的那样,“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1]很多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与教师的不恰当引领不无关系。因此,提高引领能力,选择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领是每位称职教师的必备素质。

(二)知识素养

教师要有才、博学才能感染学生。就英语教师的知识素养而言,首先应具备地道的语音语调和较丰富的词汇基础及必要的语法知识,以及精湛的口、笔头表达能力。第二是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这里所说的交际能力并非指能够表达,而是表达得要恰如其分。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熟悉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也要具备本民族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与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聊。在学生眼里,教师的专业水平高,知识面宽才能让他们佩服,这也是教师的魅力所在。

三、儒雅的气质

(一)态度平和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师生关系如何。”[2]在课堂上和教育对象相比,教师处于强势地位,而面对一切活动安排都由教师来决定的学生而言,他们处于弱势地位,教师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就给了学生一种“盛气凌人”的印象。该如何化解这些负面的东西呢?笔者认为处于强势地位的教师首先要以平和的态度和学生沟通,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每位学生。不管学生学习成绩好还是差,一律一视同仁。而教师不仅要明白这些道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这些理念,从而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如上课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视线交流的时间不低于60%,目光亲切,表情轻松,态度和蔼。教师的一举一动给学生以舒适感,使学生乐意听课,乐意和老师接近。

(二)穿着得体

穿着得体就是服饰普通些,不能太花哨、太任性。另外还要讲究卫生,常换洗衣服,始终保持衣服洗后所释放的清新气味。众所周知,人们穿衣除了遮羞,更多的是给别人看的,教师的穿着打扮要让学生看着顺眼,这样学生一定会受到感染,也随之会振作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向师性”。这样,学生才愿意跟着你,跟着你的节奏走,课堂才会是活跃而有趣的。

(三)谈吐优雅

教师在课堂上说话的音量要适中,以最后排学生能听清为宜。语调要抑扬顿挫,语速节奏要张弛有度,语言格调要庄重得体,表达清晰而富有逻辑。说话诙谐风趣,忌用报告式、背书式的腔调。举止落落大方,笑容真挚自然。身体移动幅度和频率适中,并与演示、讲解、板书、电教等活动相协调。各种动作要从容、敏捷、准确。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善于用眼光表达意思。

总之,儒雅的气质是赢得学生尊敬和敬畏不可或缺的东西。教师儒雅的气质就是外在仪表和内在气质有机结合所体现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提供向往美好人生的精神食粮。

四、娴熟的技巧

(一)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亲和力与所教学生的收获关系很大,学生学有所获就对任课教师亲;相反,对教师就疏远,师生间的感情维系常常会出现危机。因此,为人师者,除了让人效仿,还要有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困难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让学生能听得懂,能消化得了,也就是因材施教。碰到学习成绩整体较好的班级,课堂教学就可以快一些,难度大一些,授课范围也要广一些;碰到学习成绩整体中等但学生学习热情很高的班级,课堂教学就要放慢进度,减少难度,缩小广度;碰到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的班级,教师就要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各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留出一定时间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留有时间来督促检查成绩差的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上课,更要突出个性化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合作式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因为要让学生不厌恶你的课,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教师要用细腻的、和风细雨式的关怀去帮助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干劲就会倍增,对教师会更加敬佩,这样教师的亲和力自然就提升了。endprint

(二)多元化的积极评价

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3]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获取的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让评价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应遵循鼓励为主、纠错为辅的原则,尤其对外语教学而言更应如此。课堂上要常用这样的话来肯定学生的努力,如: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I appreciate your effort ... 当学生受挫时要用鼓励的话给学生打气,如: Dont be disappointed. Im sure you can catch up with us ...对基础好的学生除了表扬还应提出更高要求,在探索式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重在鼓励其参与,少纠错,重点是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态度是否积极、学习主动性如何等等,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不管答案是否正确,都应从中找到闪光点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在教师特意营造的亲切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放松了心情,克服了为难情绪,学习会更加主动,创造性思维才能展开。同时学生在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注意力也会保持、延长至下课。此时,教师的亲和力获得提升,教师的辛勤忙碌也得到了幸福的回报。

“教师的亲和力即是协调师生关系的调和剂、消除学生疲劳的兴奋剂、构筑学生知识大厦的黏合剂,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4]教师的亲和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像一块磁石一样将学生紧紧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人民教师就要用爱心、情感、智慧来酝酿、发展、壮大这样的亲和力,为上好每节课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祝卫国.影响未来的教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64.

[2] 徐丽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10):3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3.

[4] 王国藴.教师亲和力对高中英语课堂效率的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和力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