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摩纳哥王妃》看大众文化对当今影视的影响

2015-07-12 08:58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格蕾丝摩纳哥王妃

⊙胡 鑫 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透过《摩纳哥王妃》看大众文化对当今影视的影响

⊙胡 鑫 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在当今这个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电影受大众文化的推动而日益繁荣,俨然已经成为大家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而它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思想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众文化理论是受到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刺激而迅猛发展的。本文主要是以2014年热播的一部电影《摩纳哥王妃》为例,探索与分析在电影被商业化与娱乐化的今天,大众文化如何引导影视的发展,以及影视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把握势头,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 历史影视作品 《摩纳哥王妃》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充斥着商业味道、市场味道的时代,因此媒介只有不断强化这种“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摩纳哥王妃》这部影片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影片中的女主角格蕾丝·凯利就是当时在好莱坞也是红极一时的国际巨星,在后来碰到了摩纳哥国王雷尼尔三世后,两人相爱,放弃了自己的影视工作嫁到了摩纳哥。不论是对摩纳哥这个国家来讲还是对她自己而言,她的一生原本就已经是一部传奇经典,一直为所有的女性以及她的粉丝赞颂。而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当“大众文化”大肆兴起之时,这个故事被奥利维埃·达昂导演改拍成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本文以《摩纳哥王妃》为例,探究与分析电影中女主角格蕾丝是如何大放异彩,导演、编剧们又是如何借用大众文化这个媒介将故事呈现在受众面前,以及大众文化是如何影响剧情发展的。

一、大众文化概念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英文中,大众文化被称为Mass Culture或者PopularCulture。早期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Mass culture,其直译就是大量的、多数的、群众的、聚成一体的文化。这个术语的流行是在20世纪30至50年代的文化批判思潮之中,用以指商业利益驱动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大众传播产业的典型产品,像电影、广播、电视、音像产品、广告、流行出版物等。今天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一般是指Popular Culture,流行的通俗文化。而电影《摩纳哥王妃》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来,对历史的这一改编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大众文化熏陶下的摩纳哥王妃

因为有大众文化的介入,影视剧有两大必然的趋势,首先是由于商业利益的需要,为了迎合某一类型的观众,电影经常会对曾经在历史上功绩显赫的人物大加赞赏,甚至是夸大,从而满足那一类特定的群体。这是因为关于女性地位的问题,不论是东西方都是采取压制的办法,即使她们想要为自己的利益而发声,也是需要借助于男性的话语权来实现的。如《圣经》,西方基督教信仰的根本中,就说夏娃是亚当的肋骨造成的,也就是指女人是从属于男人的,是男人的所有物。而中国西汉学者董仲舒曾提出“三纲五常”,其中就说到“夫为妻纲”,可见女人地位极其低下。那么为了满足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需要,就有了这样一类电影。当然这里是为女性言论,肯定也会有为工人阶级、穷苦儿童等等各形各色的剧本。这部电影刚开始就播放了有关法国财政大臣与摩纳哥国王雷尼尔以及内阁成员们开会讨论政事的场景,在王妃格蕾丝没有到席前,对于法国财政大臣的话没有人敢反对,更不要说调侃。然而这位王妃因为非常不满意他说出的话,为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而反驳了他。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作为一位皇室的女性成员是不能够干涉政事的,然而在这部作品中,导演为了突出摩纳哥王妃这个人物,甚至有些故意夸大王妃的功绩。甚至于在后来国家出现危机,发现出卖国家的间谍竟是雷尼尔的姐姐时,雷尼尔表现出的是害怕与懦弱,而王妃处事是那么的强硬、果断。这样的实例的确不少,尤其是在影视作品中,比如我们中国如果是拍摄有关花木兰或者是武则天的影视片,我们通常也是浓墨重彩地去重现甚至于夸大各种能够一展她们飒爽英姿的画面。因此说来,借大众文化来夸大一些英雄人物从而满足特定的群体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王妃去寻找了费尔南多伯爵并为其开导,期望了解世界历史、关税、外交,开始跟随老师学习法语和礼仪,并且想要用行动告诉世界人民她是有资格当摩纳哥王妃的。随后的两个月里摩纳哥遭遇了法国的封锁,众所周知,摩纳哥这个小到只有几千平方米的小国家,如果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它根本不能自立存活。摩纳哥王国陷入此番困境,国王雷尼尔也是焦头烂额,无暇关注格蕾丝,此时的她并没有说想要重拾明星光环离开丈夫,而是让自己的那些努力都付诸实际的外交。努力树立摩纳哥王国良好的外交形象,做一个亲民的好王妃。最后,格蕾丝希望通过自己个人的魅力与能力,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认同,在个人力所能及下帮助摩纳哥顺利地渡过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其次,也是承接第一点而来,就是大众文化媒体会将原本的历史事实虚化甚至是娱乐化,从而达到视觉效果和心灵上的渲染。我们就影片娱乐化来说说。目前,所找到明确指出“纪录片娱乐化是什么”的只有李海丽的解释:“所谓纪录片的娱乐化,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其他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把纪录片呈现给观众。”所有的关于真实历史故事的影片都是因娱乐化而来,对于弱化历史真实,是每一位导演基本都会做的,如果影片所有情节都是依据历史真实而来,那么就没有必要拍电影了,大家各自读历史书即可。而在《摩纳哥王妃》中,王妃约见贵妇人谈论红十字会事宜,在本影片中称之为“贵妇人外交”政策,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导演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迎合主题,同时也使故事情节看上去更加丰满,也满足了大众要求。大众文化的这一特点应该说是很早以前就存在了,比如:早些年我们看的《还珠格格》,还有近些年火爆的穿越剧《宫》《步步惊心》也都存在弱化历史事实的苗头。可见,这依然为观众所接受。但是,对于有些历史我们必须铭记,如抗日战争,这是中国的血泪史,我们只有记住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三、大众文化影响下历史影视发展趋势的预测

那么,在大众文化烽烟四起的年代,首先我们要肯定的一点就是,历史纪录片的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倾向是必然的。毕竟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旦被商业化了的文化形态势必然是要为投资者所用的。其次,就是有些影视作品是为特定的群体言论,为了满足它潜在的观众群体,势必会为了观众而设定一些特殊的故事情节,比如说在《摩纳哥王妃》中极力地夸大王妃的个人魅力。我们也不是要对此进行批评或否认,只是它可能易走极端化的趋势。但就历史影片的形式发展趋势而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肯定都是大力赞颂盛世时期伟人的丰功伟绩,当然还少不了丰富的感情渲染,再就是对历史事实进行一定的弱化,或许是对重要人物进行夸大,抑或是弱化对手。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大众文化与历史纪录片是共同进步的,大众文化的兴起毫无疑问会催生历史纪录片,同时历史纪录片进入该行业,也为大众文化增添了新内容。但在影视剧的发展上,有时为追求大众文化的推崇,对纪录片的情节做不符合史实的修改,也会存在许多反对的声音。就《摩纳哥王妃》而言,无论是对于王族内部叛乱的忌讳,还是不满整部电影对雷尼尔亲王的“抹黑”,在戛纳电影节的首映礼中,摩纳哥皇室选择了缺席作为对《摩纳哥王妃》和奥利维埃的回应。即便格蕾丝对于摩纳哥的到来还是离去都是盛况空前的,但是一位异国的明星王妃成为巾帼英雄,而国王被弱化的故事情节是摩纳哥皇室始终无法接受的。这样的行为毫无疑问是要求尊重历史,但时下历史剧中对历史的改编俨然成了各位编剧们必走的一步,当然很多时候这也并不是导演个人极力为追求收视率而做的。因为历史剧中各时期的盛世壮举首先是我们作为国人应铭记于心中的,但是,编剧们在让我们怀念致敬经典时,对其中关键事件及关键人物的夸大、神化,让观众记住圆满的结局是可以理解的。就这点而言,本人觉得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历史剧更能符合观众的审美,是为大家所接受的。但基于历史的客观性而言,还是得提示大家一点我们娱乐归娱乐,对待大众文化下的各影视剧还是得持批判的接受的态度;就影视编剧导演而言,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娱乐化风潮已经袭来,那么,纪录片只有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充分运用娱乐化因素,才能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中实现纪录片的全新发展。

[1] 奥利维耶·达昂:《摩纳哥王妃》,法国,美国:2014,http:vfm=2008_aldbd(影视资源)

[2]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1:1.

[3] 李海丽.纪录片娱乐化初探[J].山东视听,2006(1).

[4] 温乃楠.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8.

[5] 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 [D].山东师范大学,2013,17-30.

作 者:胡 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翻译研究;余高峰,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格蕾丝摩纳哥王妃
摩纳哥王室婚姻
一脸青春甜美 活得潇洒强悍 摩纳哥最美王妃的外孙女也很亮眼
拒绝,也是一种挽救
拒绝,也是一种挽救
华为助力摩纳哥5G全国覆盖
王妃是这样炼成的
女中豪杰
凯特王妃用 Mulberry搭配经典手包出席慈善日活动
旺角
凯特王妃最爱高街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