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下古装题材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以《风中奇缘》《美人制造》等热播剧为例

2015-07-12 08:58郭增荣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13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戏说古装奇缘

⊙郭增荣[山西大学文学院, 太原 030013]

浅议当下古装题材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以《风中奇缘》《美人制造》等热播剧为例

⊙郭增荣[山西大学文学院, 太原 030013]

本文通过对古装题材电视剧进行界定,以当下最热播的两部古装题材电视剧为范本,分别从中国人的观影习惯、电视的审美特性、言情化的表现方式、精妙的叙事技巧以及符合历史情境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找出戏说古装剧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以便为古装剧的整体研究奠定基础。

古装剧 热播 《风中奇缘》《美人制造》

不管是过去、当下还是将来,只要在中国这片传统文化渗透力极强的热土下,古装题材电视剧就会在电视荧屏上拥有它的一席之地。从电影诞生之初,《定军山》就是着古装、讲古事,再有《火烧红莲寺》等都是这样的形式。古装剧有市场,哪怕是一些制作粗糙的剧作,也会吸引一大批人的热议,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古装题材电视剧。

一切穿古装、说古话、行古事的电视剧都叫古装剧。有些人把历史古装剧和戏说古装剧严格划分开来,把是否忠于历史作为唯一标准。在我看来,任何正史历史剧都有戏说的成分,一味再现历史,那是历史科教纪录片。再者,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历史,又有几人能说得清?史学家们还不是早已抹去了不想让后人看到的东西,虽大概脉络相通,但历史人物的性格和生活可能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因此,在正史剧戏说、戏说剧依据正史的大前提下,非要划分类型就显得没有必要了。曾庆瑞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理论界定》一文中对戏说历史剧和乱说历史剧进行了如下的界定:这个“戏剧之说”,从学理上,我们可以界定为“戏剧化叙说”或者“戏剧式叙说”。它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要强化全剧的戏剧冲突,强化全剧的戏剧情节。为此,这种这种叙事策略特别在意于全剧的戏剧冲突,强化全剧的戏剧情节。在“乱说”方面,他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不顾一切,连最重要的人物、事件、时间、空间都可以弃之不顾,而随意乱编,给人的感觉就是无边无沿,或者面目全非。①

曾庆瑞给两种类型的戏说古装剧进行了很好的区分。观众更愿意看与历史不那么贴近的戏说剧。本文以当下最热播的《风中奇缘》《美人制造》这两部电视剧作为范本,来探析其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

《风中奇缘》是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作品,改编自网络言情小说作家桐华的《大漠谣》,因为对汉代汉武帝,名将卫青、霍去病等历史人物的改编有不符合史实的杜撰,又有主题敏感等一系列原因,经过三次改名、几次对故事线索的修改,历经三年之久才登上湖南卫视的钻石剧场。因为小说在年轻人中已经风靡,因此这部苦苦等寻的剧作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故事围绕大漠狼女莘月历经羯族政变失去养父,初到建安情系九爷而踏入宫廷纷争,赶赴战场与卫无忌生死与共,回归南朝情难选且成为宫廷争斗中心,最后假死逃离纷争与卫无忌双宿双飞。全剧以莘月、卫无忌、九爷三人的感情纠葛作为全局中心,其中包含宫廷权利争斗,也不乏宏大的战争场面,内容充实,感情充沛,人物性格饱满,情节跌宕起伏,是近些年来少有的好剧作。

《美人制造》是“于正雷剧”的典型作品,讲述了在武则天时代,贺兰钧是宫廷负责美容的御医,因为性格放荡不羁被徒弟裴云天扳倒并与裴云天斗智斗勇的单元系列故事。女主角是出身青楼的苏莲衣,上演的是女追男的戏码。早年间,于正改编了几部网络小说的作品,诸如由《未央沉浮》改编的《美人心计》大获赞赏,再有《宫锁心玉》捧红了杨幂、冯绍峰等一大批明星,但是往后的剧作都没有太大的审美意义。因此,这部剧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

接下来,本来用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来探析其深层次原因。

一、中国人的观影习惯

在好莱坞,虽然也有史诗性大剧作,但是与中国电视剧市场比起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听故事、听说书的习惯,而古代的封建大一统政治体制也促使文人们不敢言当朝之事,满腹哀愁无处抒发,便以古喻今,以古讽今。再有修史著史更是古代的一种职业,抑或官职。由此可以看出,观看古装剧,中国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热播电视剧《风中奇缘》虽然把汉朝改成了南朝,把匈奴改成了羯族,但是观众还是可以从故事情节中找出历史的蛛丝马迹,从这个方面来说,这部剧不算是纯粹游戏杜撰的剧作,在讲述宫廷纷争和战场凶险的时候,远比一些号称是正史的电视剧符合历史情境多了。观众在观剧时,就仿佛身临大汉,对历史人物在历史环境中做的事情感同身受,更从历史人物身上找到了契合点,在缅怀历史的时候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二、电视的娱乐审美特性

娱乐性既是电视的审美特性,更是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审美特性。电视剧跟电影不同,人们为了看一部电影需要特意买票去电影院才能完成这种或世俗或艺术的体验,而电视剧只是需要人们在工作闲暇打开电视机按钮就可以观看,是否能在瞬间抓住观众眼球是这部电视剧成功与否的标志,因为人们拿着遥控器就掌握了生杀大权。所以,电视剧在创作之初,就必须把观众喜闻乐见作为第一创作元素。当然,不排除一些人喜欢拿历史纪录片的要求来苛刻对待古装戏说剧。《风中奇缘》就抓住了娱乐性这一审美特性。主角狼女莘月的一生就赋有传奇色彩,她从小被父母丢弃,是被狼养大的,也就是传说中的“狼孩儿”,一出生就已经具有娱乐性,更不用说她长大后成为南朝和羯族的关键线索性人物。跟随莘月,观众能够暂时忘记现实的苦难,忘记只有利益和金钱充斥的感情和婚姻,也恣意让感情喷涌而出,这才是电视剧娱乐性的真正体现。

三、表现方式言情化

言情化不仅是当下古装题材电视剧的主要表现方式,所有电视剧都有这个趋势。就连正史剧、军旅剧、职业剧等等也充斥着无尽的男欢女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绝不是唯一的主题,观众也不是只关注男女之情。《风中奇缘》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言情剧,而且成功地运用了双男主角的人物构成。彭于晏饰演的卫无忌和胡歌饰演的莫九爷都是世间少有的绝世好男人,却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传奇狼女莘月,与一般三角恋不同的是,女主角对两个男主角都爱,只是因为偶然的时间不同才构成了整个故事。其中蕴含着宿命、轮回、缘分等传统思想,却使得故事更加缠绵悱恻。前半段讲述莘月与九爷的爱情故事,女方主动多次示爱都遭到男方拒绝,原因却是莘月太过美好,九爷因为双腿残废自卑不敢接受,待到莘月伤心离开,九爷立刻后悔,无奈覆水难收。在此期间,卫无忌一直默默守候。中间讲述莘月与卫无忌在战场上同生共死、惊心动魄的爱恋。如果说之前与九爷的爱情算得上是小情小爱,那么经历过战场的血流成河之后,这种爱情才更加雄壮和刻骨铭心。后半段讲述莘月重回建安,爱恨情愁更加集中化。观众在观剧时,尤其是女观众,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是女主角莘月,把自己现实中的感情生活与电视剧比较,更有一番滋味。剧中传递的是真诚和纯粹的爱情,与物欲横流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观剧,人们学会了爱与被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四、叙事技巧精妙

一部电视剧,首先要有叙事精妙的好剧本。好剧本是电视剧大山最牢固的根基。而剧本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叙事是否精妙来决定的。千篇一律、只靠抄袭、没有新意的电视剧势必会遭到观众的唾弃。但是有新意并不意味着生拉硬套,天马行空、毫无根据且没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观众不会喜欢。比如最近同样热播的“于正剧”《美人制造》,连片头海报都是抄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更不用说情节和故事了。这部剧是一部单元剧,每个单元用两到三集的篇幅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美容,整容。人物有正面贺兰钧等和反面裴云天等两类脸谱化的人物构成。每个单元剧都以整容美容为手段,贯穿爱情故事,最后正义战胜邪恶。整个剧作没有连贯性,更没有历史性,纯粹只是穿着古装的闹剧。而《风中奇缘》的原著《大漠谣》恰恰是精妙叙事的典范。首先女主角是狼女,成为真正的人类也是经过了日积月累的驯化,因此莘月的身上就有了人间女子所没有的“动物的直觉”,对于危险事物来临的时候,总是能通过动物的直觉感知到。把她养育成人的阿爹是南朝人,自小就让她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孙子兵法》,因此她身上又具备了男子的智慧。这两个特征再加上天生的美貌,足以打动两个男主角。这个出身的铺垫就使得下面发生的故事水到渠成。湘夫人这个人物的设置也足够精妙,她一出现便是心怀大计。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却以她的出身背景和母亲遗言作铺垫,之后与莘月两个人步步为营,进入皇宫。后面发生的故事都有前面的背景承接,有些让观众想不通的事情也是作者故意制造悬念,在后面的事件中一定会有解释。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观众欲罢不能,真情投入,真正是为了观剧而观剧,而不是单纯地打发时间。从这个角度看,《风中奇缘》也是成功的。

五、符合历史情境

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应该做特定的事。《美人制造》的历史背景设置是武则天时代,贺兰钧和裴云天都只是小小御医,却能够左右女皇的心思、王公贵族的行为。所以,只把它当作是茶余饭后的一个闹剧看就足够了。而《风中奇缘》虽然把背景放在了架空的南朝,但是每一个人物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符合历史情景的。桐华把爱恨纠葛融入到了风起云涌的历史变迁之中。卫无忌是皇亲国戚,又是声名远播的大将军,不能够娶歌舞坊的坊主为妻,而且他的婚姻是各方利益斗争的焦点。这些都是历史人物在历史情景中会发生的事情,以这样的矛盾作为故事焦点,观众也更能够接受和理解,在悲叹他们的曲折爱情时,更加珍惜现实中来之不易的感情。

综上所述,戏说古装剧拥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特质。未来,古装剧如何在坚守自身特质的基础上又能有新的突破,是当代电视创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任务。

① 曾庆瑞:《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154页。

[1]李胜利,肖惊鸿.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昕.在历史与艺术之间——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文化诗学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白小易.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M].北京:电影出版社,2007.

[4]张智华.电视剧类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 者:郭增荣,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戏说古装奇缘
带着病母去旅行
戏说山姆
穿着古装玩跳皮筋
我的冰雪奇缘
爆款电影《摘金奇缘》诞生记
戏说老公
寻差异平争论 “戏说”牛顿第一定律
汉字戏说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意义
羽衣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