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性别意识”的苦闷与彷徨
——重读庐隐的《海滨故人》

2015-07-12 08:58李家富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婚外恋海滨故人

⊙李家富 陈 俐[昭通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源于“性别意识”的苦闷与彷徨
——重读庐隐的《海滨故人》

⊙李家富 陈 俐[昭通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庐隐在追随“恋爱自由”的时代潮流中,于20世纪20年代初完成了《海滨故人》的创作。作品融入了“恨的哲学”,以“自叙传”的手法,通过五位新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追问爱情”的心路历程,深刻地反映出了“五四”新女性在苦闷与彷徨中逐步走向人性自觉的性别意识。

《海滨故人》 新女性 性别意识 婚外恋 苦闷与彷徨

作为“‘五四’的产儿”(茅盾语),庐隐是“被‘五四’反封建的时代浪潮掀起来的,觉醒了的一个弄潮儿”①。她怀揣着“只要我们有爱情,你有妻子也不要紧”②的爱情梦想,在追随“恋爱自由”的时代潮流中,于20世纪20年代初完成了《海滨故人》的创作。作品融入了“恨的哲学”,以“自叙传”的手法,通过主人公露莎和四位同窗女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地“追问爱情”的心路历程,深刻地反映出了“五四”新女性逐步走向人性自觉的现代性别意识。

或许是受到卢梭“回归自然”的影响,庐隐在《海滨故人》的开篇就为主人公露莎、玲玉、莲裳等五位新女性建构了一个暑假生活的理想国——海滨。生活在海滨这一理想国之中的五位新女性,她们自由地亲近自然,快乐地融入自然,在这永不撒谎的大自然中,她们感觉“寂寞的松林,无言的海流……”③一切都是真实的。在这真实的大自然中,她们自由浪漫地“对着激潮高歌,对着朝霞微笑……”但是,这些新女性自由浪漫的理想国,竟然是一个男性“缺席”的世界。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新女性的自由与独立与男性的“缺席”与“在场”直接相关。在现实的“爱情”中,只要有男性的“在场”,新女性就会因此而失去自由,甚至失去自我。新女性这种自由、自我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五位新女性的人生悲剧,也是庐隐自己的悲剧。

“五四”启蒙思想的渗透与影响,造就了五位新女性中国式的“娜拉”形象。但是,根性难除的传统文化,又使她们难以彻底地远离传统而走向现代。作品对露莎身世的介绍就颇具象征主义的暗示性:“露莎因为小时候吃了母亲忧郁的乳汁,身体十分孱弱……到三岁了她还不能走路和说话……三岁那年的春天,她又得了极重的热病,最后连她母亲都绝望了”,幸好乡下的奶妈收养了她。露莎到了乡下奶妈家,吃着奶妈“天然”的乳汁,病情渐渐减轻,不到半个月她就完全康复了。显然“母亲忧郁的乳汁”极具蕴藉性,它象征着“五四”新女性思想的大解放始终都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奶妈取代母亲,对于信仰基督教的庐隐来说,奶妈犹如救世主,不仅拯救了她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还拯救了她的灵魂。奶妈让露莎离开了封闭沉闷的家庭环境,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最终把她培养成了一个忘记父母、远离传统的叛逆女性。但是,母亲忧郁的乳汁却又预示着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所以,露莎与其他新女性的人生注定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苦苦挣扎。

“曲终人散”的茫然又把五位新女性拉回到了现实之中:“欲登芙蓉之高峰兮,白云阻其去路。欲挚绿萝之俊藤兮,惧颓岩而踟蹰……”所以,理想国中的她们只有用“漫歌以代哭”来表达内心的伤感情怀。这里的“新女性”用“古诗词”来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诉求,而迷人的自然环境与“琴箫嘤嘤蜂鸣,孤鸿哀唳碧空”构建的意境更是给人一种极不协调的怪异感觉。我们发现,作者如此用心的话语建构其目的就在于表现新时期女性对于“五四”启蒙思想的困惑与迷茫。五位新女性“其声嘤嘤似蜂鸣群芳丛中,其韵溶溶似落花轻逐流水”的凄凉悲歌,说明她们已经意识到,假期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自由快乐的结束,最终她们还得回到传统中去,回到拥有爱情与婚姻的现实生活中去。当然,她们也清楚地知道,在男权社会中,爱情与婚姻对于她们来讲是没有自由的。于是,五位新女性“漫歌以代哭”的人生悲歌也就自然地流露出了她们对未来命运的悲愁情绪。

自由快乐的暑假结束了,五位新女性从理想国回到了现实。渴望爱情的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纷纷与爱情不期而遇:露沙在学潮中与有妇之夫梓青从相识到相知,最后成为恋人;原想做一个教育家的云青深爱着蔚然;宗莹被师旭穷追不舍;玲玉被剑青拖入爱河;而莲裳则爱上一个姓张的青年。但这不期而遇的爱情却未能给她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相反,带来的只是精神上的痛苦和对爱情的绝望。正所谓“使君有妇”而“罗敷无夫”——他们之间的爱情完全是一种不对等的恋爱对话。所以,在传统与现代婚姻观念的碰撞中,她们注定要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活泼泼的露莎从此憔悴了!消沉了……弄得精神衰颓。”而宗莹也似乎变了一个人似的,失去了往日青春靓丽的少女风采,甚至在精神恍惚中发出“做人真苦呵”的人生感慨……其实,基于男权文化所提出的“恋爱自由”,表面上是为了解放妇女,而实际上只不过是男权社会的一块“遮羞布”。

婚外恋在“五四”时期以反封建为口号,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海滨故人》中,庐隐一再借云青之口“我觉得男人可以相信的很少”,告诫那些在自由恋爱过程中涉世不深的新女性。并且,为了进一步戳穿已婚男性婚外恋的虚伪本质,作品以梓青为例,对其情书进行了精确的叙写:露莎发现梓青写给她的那些情书,开头总是:“……唉!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甘露的润泽……恐怕只有膜拜‘爱神’,求她的怜悯了!”而结尾处又总是希望他那因为爱而受伤的心灵,能够被爱情“洒一滴半滴的同情之泪”。露莎始终没有被梓青那煽情的陈词滥调所迷惑。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身为女子,已经不幸!若再被人离弃,还有生路吗……”所以,她在给梓青的信中写道:“结婚不结婚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两个人能够情投意合……”透过露莎这种“爱情”态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婚姻自由”不但没有改变因袭的爱情传统,而且还让传统的恋爱婚姻“合法化”了。这无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大悲哀。

当然,“自由恋爱”观照下的五位新女性,通过对爱情的生命体验,让我们看到了新女性不仅要“做个女人,还要做人”的“辉煌曙色”。最终原想做一个完美教育家的云青虽然深爱着蔚然,但是因为家庭的缘故,最后走上了一条归隐之路……“梓青与露莎之爱情,成熟已久……乃终因世俗之梗,夙愿莫遂!”

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是中国历史上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一个特殊时期。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海滨故人》饱含理性的批判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五四”时期新旧思想的激烈斗争。而我们的看法则是这部作品反映的是当代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断走向人性自觉的性别意识。整体细读作品,在文本的建构过程中,作者始终是运用以恨写爱的方式去构建五位新女性的“婚外恋”。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率先向社会发出了“不被男子玩弄和侮辱的女性,至今还不曾有过”④的悲愤呐喊!所以,“不相信男人与不相信爱情”,不仅仅是作者本人对“恋爱自由”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它更是《海滨故人》中五位新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形象标识。

当然,《海滨故人》通过五位新女性的“婚外恋”不但表现出了作者对于男权话语的颠覆与反叛,而且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新时期启蒙话语的困惑与质疑。文本中的露莎、玲玉、莲裳,她们都是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可谓天之骄子,但她们却厌恶教育,谴责知识。从“理想国”回到学校,“犯了哲学病”的露莎就感叹道:“十年读书,得来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是知识误我?我误知识?”最后“弄得精神衰颓”;而云青也有同感:“真是无聊!……若果知道越有知识,越与世界不相容,我就不当读书自苦了。”可见,“知识误我”在文本中已然成为读者解读作品的关键词。而关于“知识误我”的文本解读,我们认为,《海滨故人》虽然是以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主要内容,但作者并没有写求学而只写爱情,这本身就是对“知识误我”的一种诠释。其实,五位新女性从她们一进入大学的校门,恋爱自由的现代启蒙话语就主宰了她们整个意识形态。正是在这样一种恋爱自由的时代谎言中,她们受到了“婚外恋”巨大的伤害。正是这种伤害,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五四”新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真爱的人格矛盾。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以娜拉为例,对新女性的人生道路做出了这样的价值判断:“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海滨故人》中的新女性宗莹、云青在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确实表现出了“娜拉”思想的局限性:宗莹婚后一心“相夫教子”,而把求学著书的话统统抛于脑后;云青婚后则一心向佛,潜心研究佛经,“入世”“出世”的天平自然偏向了“出世”。但是,“堕落”与“回来”并不是新女性唯一的出路,《海滨故人》中的新女性露莎就没有完全坠入到男性婚外恋的爱情陷阱中。尽管“婚外恋”的情感体验也让她充满了感伤与无奈,但当梓青为了事业打算“放下”与她的情感时,她却说:“我们从长计议吧!”几个月之后,露莎在海滨建了一座精致的茅庐,自题“海滨故人”,以此“飨故人中之失意者”。但最后,真正的“海滨故人,也不知何时才赋归来呵!”可见,露莎对于精神恋爱的执着与坚守。

总之,《海滨故人》中五位新女性对“形而上”恋爱自由的不断追问,不但让我们看到了新旧交替时期“娜拉式的逃离”,而且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五四”新女性存活于“堕落”与“回来”之间的苦闷与彷徨。

① 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②④ 宋剑华:《〈海滨故人〉:梦幻的破灭与庐隐的悲歌》,《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第30页,第34页。

③ 张福贵:《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作 者:李家富、陈俐,昭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婚外恋海滨故人
夏日海滨
那日
第13话 故人
海滨的夏天
从西门庆说婚外恋
日本社会的假面夫妻
从《中年——浪漫之旅》看当代美国中年人的婚姻与家庭
山水路迢迢,故人心不变
她为何患上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