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启示录》的启示

2015-07-12 08:58王云芳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天津300191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婚恋小强人物形象

⊙王云芳[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天津 300191]

《生活启示录》的启示

⊙王云芳[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天津 300191]

《生活启示录》是一部表现婚恋题材的精品力作,该剧在三个方面超越了以往的婚恋剧:人物形象上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圆融自信的现代女性;价值取向上处处引人为善,融入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审美风格上多元的审美趣味碰撞交融,带给观众丰富密集的审美体验。这些有益的探索深化了当下婚恋题材的表现空间,为之注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当下婚恋剧的历史与审美品位。

《生活启示录》 女性形象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 审美风格

《生活启示录》是著名编剧王丽萍又一部表现女性婚恋题材的力作,该剧在《安徽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首播之后,受到观众的热捧,不论收视率还是网络点击率都居高不下,成为口碑与收视率双丰收的成功之作。近几年来,婚恋话题一直是都市情感剧中的热门题材,婆媳关系“、剩女”现象、生育问题、老少恋、姐弟恋等相继成为荧屏焦点、轮番上映,然而,这看似繁花似锦的局势下其实危机四伏。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婚恋剧的着力处大都在“拍什么”,而非“如何拍”。抢先关注大众关心的社会焦点固然能提高收视率,然而,当题材的新鲜感很快被挖掘殆尽时,如何维系观众的审美期待是这一类都市情感剧必须面对的困境。在这一背景下,《生活启示录》的出现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一、人物形象:从怨妇、女强人到圆融自信的现代女性 人物形象塑造是衡量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之一。一部戏中是否“有人”,即是指人物形象是否血肉丰满,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以往的婚恋剧中,许多编剧为了紧追社会现象的热点,将生活中女性婚恋方面的诸多矛盾密集地设置在一起,剧情固然设计得跌宕起伏,然而他们对生活的展现却往往是原生态的、缺乏超拔的审美观照,因而陷入了一地鸡毛式的日常琐碎当中。

女性主人公多呈现为负面形象,她们有的是怨妇形象,未进入围城者,如大龄剩女,往往感叹韶华易逝而斯人未遇,在社会与家人的压力下马不停蹄地相亲,惶惶不可终日;进入围城者,则为了家庭做出种种牺牲,跟婆婆小姑斗法、为生孩子焦虑、为第三者插足纠结……身处现代社会,这一类女性大都有自己的工作,经济独立,然而心理上她们依然是男性的一个依附者。当恋爱、婚姻出现问题时,她们隐忍、纠结、挣扎、歇斯底里、喋喋不休,饱受精神折磨,从本质上说,她们与古代的怨妇相差无几,都是在以男性为中心思考自身的存在。有的女主人公则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对男性的失望而变身为女强人形象。事业上叱咤风云,为许多男性所不及;生活中亦雷厉风行,保持着女王一样的姿态。这样的女强人是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她们强势、锐利,令人望而却步。

生活中,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原型也许并不鲜见,然而,当她们作为艺术形象出现在荧屏上时,是否应该加入特定的审美距离?当下,许多编剧为故事的热闹好看而将婚姻中消极的一面极度夸大,忽略了对人物形象内心世界的开掘,带给观众巨大的负能量,从社会功能上来看,显然无助于当下人们精神世界的建构与和谐。

《生活启示录》中,编剧王丽萍的努力方向有所不同。其实,以往婚恋剧里面女性所面对的生活困境,主人公于小强一个都不少:七年之痒、丈夫出轨,净身出户后发现身怀有孕……然而,王丽萍并未让主人公陷入精神泥淖中,她让于小强人如其名,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努力地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在困境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当于小强怀着感恩的心态,一步步勇敢地接受生活的“馈赠”时,她从一个只会哭泣的软弱者变成了一个幽默大气、从容自信的现代女性。她有女强人的实力,但不以势压人;她对父母孝顺,对伴侣尊重,对朋友仗义,甚至对于仇敌都能不计前嫌、以德报怨。这些传统的中华美德让于小强脱去了女强人的锐利,脱去了复仇者的狰狞,而呈现出一种圆融平和的精神面貌。她跳出了以往婚恋剧中女性形象总是以潜在受害者的面目出现的窠臼,向观众展示出经济、人格都逐渐独立后的中国式现代女性的美。应该说,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生活表象下,王丽萍紧紧抓住了女主人公的灵魂,让她随着剧情逐渐成长成熟。而《生活启示录》,从本质上来看,与其说是一部表现姐弟恋的爱情剧,倒不如说是一部现代女性的精神成长史。

二、价值观念: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复苏 “影视剧是一种叙事性艺术作品。一部成功的影视剧作品首先要为观众讲述一个好的故事,并通过故事为我们奉献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我们经常会夸赞一部作品有故事、有戏、有人物。所谓戏,就是冲突,冲突是故事的基础,是叙事的动力。人物塑造离不开冲突,而冲突的表现也离不开人物。”①矛盾冲突是影视剧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设置合理的矛盾冲突,可以深化人物形象,使整个电视剧跌宕起伏,持久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然而,许多婚恋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却是为斗而斗,为经济利益而斗,为情感利益而斗……编剧对剧中人物行为无距离的认同,使得一场场紧锣密鼓的闹剧过后,留给观众的是处于废墟状态的价值观念。这些剧作的传播潜在地强化着以金钱与权力来衡量一切的价值取向,加剧了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精神价值观的混乱状态。

王丽萍说:“我还是比较主张在剧里传播一些真善美的东西……因为荧屏是放大的,是造梦的地方,我就是希望把很快乐很美好的东西放大给大家,让大家感觉到温暖,鼓励大家积极往前走。”②因此,当众多婚恋剧为构筑激烈的矛盾冲突,不惜以现代观念为幌子践踏传统伦理道德时,王丽萍却通过故事情节的设置处处引人向善。剧中,人物形象大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不是大奸大恶,亦非道德模范。当他们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往往会转变心态,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包容与感恩,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

同时,王丽萍又将那些看似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轻轻放下,转而着力发掘生活中的人性美、人情美。剧中穿插了许多温馨的场景,感人至深。比如小强受到婆婆的诬蔑时,父亲对自己所受的委屈毫不介意,他无条件地信任女儿的选择,还用心良苦地想要通过鲍家明来帮助女儿;小强的父亲和鲍家明的父亲之间礼尚往来,礼轻情意重,颇有古代的君子之风;阿婆以她的慈祥让观众感受到邻里相助的温暖情意……其实,这些场景之所以动人,不仅是因为它们是人情之美的体现,更是因为其间隐含了许多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王丽萍让剧中的人物适当地浸润在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之中,讲究孝道,与人为善,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仅传递出了真善美的价值观,而且触动了现代社会中孤独的个体渴望温情的心弦,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潜在的民族文化积淀。

《生活启示录》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融入到影视剧作中,无疑有助于重塑当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从而以自身独特的面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审美风格:多元审美趣味的碰撞交融 综观当下的许多影视剧,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在于:不注重审美风格多样性的营造。要塑造主人公高尚的品格,往往是通过其命运多舛、波折不断来体现的,堪称苦情剧;要表现婚恋家庭的矛盾,则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亲戚关系一拥而上,为点蝇头小利争论不休,堪称闹剧;要表现历史神话人物,则是各种后现代无厘头的口语笑话一并拼贴而上,让人哭笑不得。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倒尽观众胃口,其弊病即在于某种审美风格一元独大,遂使得整个剧作好像激素催生下的农作物,呈现出畸形膨胀的面目。海登·怀特说过:“如果我们把历史事件当作故事的潜在成分,历史事件则在价值判断上是中立的。无论它们在故事里最终是悲剧、喜剧、传奇或讽喻……这全取决于历史学家把历史事件按照一种而不是另一种的情节结构或神话组合起来的做法。”③其论述虽然是针对历史叙事,但所有以线性时间结构故事的叙事皆有其相通之处。同样的故事情节,最终形成什么样的审美风格,取决于编剧在整体文本中对其所进行的编码。越是优秀的影视作品,其整体叙事越具有张力,越能包含多元的审美风格,在有限的故事中带给观众丰富密集的审美感受。

优秀的编剧“应该仔细去核查自我的经验构成,梳理自己的想象世界,并且学会开展确凿的事实调查,把故事建立在对于这个世界越发敏锐的认知上。创作要从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出发,而不是循环利用那些陈词滥调”④。《生活启示录》中,王丽萍以现实生活为根基,在陈旧的故事情节中发掘出新鲜的生命体验与生活感悟,从而使得该剧成功地集多种审美因素于一身。记得于小强捉奸时,在电梯中扮演恐怖片的桥段,被带入警局时却已转变成一出日常的讽刺喜剧;小强一波三折的婚姻经历本不乏苦情的因素,编剧却别出心裁地用日常生活细节加以点缀,那些温情的场景恰如久旱逢甘霖,滋润了小强与观众的心灵;而姐弟恋中惊世骇俗的一面,则被那些清新浪漫的情调冲淡了。应该说,许多编剧笔下的苦情戏或者闹剧,在王丽萍手中,被精心演绎成了一部现代女性的成长史诗。它正像生活本身一样,五味杂陈却让人无法割舍;又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细柔绵香,余味无穷。

因此,《生活启示录》的启示不在于它从流行的姐弟恋题材中寻找话题,而在于时尚清新的外表下,它委实蕴含着编剧许多其他层面的用心开掘,如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传达以及多元审美风格的融合等,这些有益的探索深化了当下婚恋题材的表现空间,为之注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提升了当下婚恋剧的历史与审美品位。

①④ 陈祖继、丁宁编著:《影视编剧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第218页,第116页。

② 王丽萍:《新时代的贤妻 工作上应有独立性》,《新华网》2014年6月16日。

③ [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作 者:王云芳,博士,天津社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婚恋小强人物形象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吴万夫作品《坠落过程》人物形象分析
婚恋心理探秘
小强爬行记
气急败坏 山崩地裂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