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TNFα、IL1的影响

2015-07-12 17:41崔春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汀钙瑞舒伐格雷

崔春便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TNFα、IL1的影响

崔春便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的规范治疗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1次/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1次/晚。治疗前、治疗4周后,测定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EGF、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冠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钙;硫酸氢氯吡格雷;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常见临床急危重症,主要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稳固斑块、抗凝等治疗[1]。因此,尽早合理使用药物控制患者症状、稳定病情、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其对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心内科76例ACS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无家族遗传史,无严重肝肾等合并症。入组标准:ACS诊断标准按美国心脏病学会(AHA)专家制定的诊断标准[2];年龄≥40岁;所有入选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等;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近期有出血倾向;脑血管病急性期;严重心力衰竭(NYHAⅣ级);血小板<100×109/L或>300× 109/L。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冠心病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低分子肝素抗凝、瑞替普酶溶栓等治疗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130146)75 mg,1次/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商品名托妥,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1209)10 mg,1次/晚。药物治疗共进行4周。

1.3 检测指标 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分别清晨抽取肘静脉血10 mL,静置数分钟后以2 000 r/ min离心15 min,将分离后血清标本收集于2 mL的EP管中,保存于-20℃冰箱,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恒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皮素-1(ET-1)采用放免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一氧化氮(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非正态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NO、ET-1及TNF-α、I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EGF、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T-1、TNF-α、I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EGF、NO、ET-1、TNF-α、IL-1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EGF、NO、ET-1、TNF-α、IL-1比较(±s)

组别nVEGF(pg/mL)NO(ng/mL)ET1(ng/L)TNFα(ng/L)IL1(μg/L)对照组32治疗前325.857±66.72335.283±8.81765.313±9.35470.118±6.2240.560±0.212 32治疗后488.122±69.31742.223±7.94760.765±6.73656.746±6.1830.482±0.269观察组44治疗前334.632±63.84534.677±8.82667.980±8.91771.235±6.8370.551±0.273 44治疗后 568.234±71.3541)2)51.278±8.1681)2)55.961±4.8111)2)41.231±5.5461)2)0.224±0.2361)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出现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症,未做特殊处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未出现病例脱落情况。患者均无肌痛发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吸引了大量的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形成,最终使得冠状动脉发生阻塞[3]。ACS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是绝大多数ACS的病因[4]。

本研究发现,两组ACS患者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差异,治疗4周后观察组比对照组VEGF、NO水平明显提高,ET-1明显下降,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TNF-α、IL-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炎症细胞因子参与ACS的病理过程, TNF-α、IL-1等炎性因子附着于血管内皮上,引起血管内膜增厚或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5]。氯吡格雷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防止ADP介导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活化和继发的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6]。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可以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少内膜增生性病变[7]。美国CRUE研究表明[8],在无ST段抬高的ACS中,首先使用氯吡格雷300 mg/d的负荷剂量,之后75 mg/d维持量与阿司匹林合用,无论在用药后早期或长期都比单一使用阿司匹林更显著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而不增加严重出血的并发症。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抗炎的双重功效,是治疗ACS的重要药物,可有效预防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瑞舒伐他汀钙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白细胞、单核细胞的黏附及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体内TXA2的产生及胆固醇的合成,抑制血栓形成,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减低[9]。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但不会增加其他不良反应[10]。因此无论血脂是否增高均应在发病24 h~96 h应用,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11]。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要及时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炎症反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但现行常规治疗及大剂量强化治疗的远期安全性有待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来证实。

[1] Persson J,Nilsson J,Lindholm MW.Interleukin-1 beta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impede neutral lipid turn over in macrophage-derived foam cells[J].BMC Immunology,2008,9: 70.

[2] 于东明,徐玢.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13(9):1-5.

[3] 黄琛,熊龙根,李国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2,33(10):1481-1483.

[4] 陈梓桃,韦永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1904-1905.

[5] 李芳,马宏伟,张鹏宇.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2): 256-257.

[6] 郭建强,张世新.氯吡格雷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26-29.

[7] 李邦夫.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517-518.

[8] 李勇.氯吡格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及临床意义-CAPRE、CLASSICS和CURE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04,25 (4):236-240.

[9] 张成燕.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早期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6):1221.

[10] 牛玉岭,耿学藩.不同用法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5):1921.

[11] 冯惠平,贾新未,冯惠清,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6、GMP-140、BNP及心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18 (3):548550.

R541 R256

: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3.027

:1672-1349(2015)03-0344-02

2014-05-29)

(本文编辑王雅洁)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河北保定071000),E-mail: wwt2011@163.com

猜你喜欢
汀钙瑞舒伐格雷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不同晶型XRD方法研究
瑞舒伐他汀钙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