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多重隐喻

2015-07-13 12:19林云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名作欣赏 2015年15期
关键词: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

⊙林云[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多重隐喻

⊙林云[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表面物质空前繁荣,实则精神匮乏、梦想幻灭的时代。正是这种表与里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偏离造就了盖茨比的悲剧性命运,预示了社会的腐朽衰败。作品中丰富的色彩描写对揭示这种潜在的矛盾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本文拟从隐喻角度来探析色彩在预示种种矛盾冲突中的表现。

色彩隐喻 《了不起的盖茨比》 矛盾冲突

一、引言

作为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其经典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与人生百态。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悲剧,作者以其象征性,甚至是讽喻性的方式揭示了一战后整个美国表面上歌舞升平,物质空前繁荣,文明高度发展,实质上却丧失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抛却信念,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精神空虚中。然而,正是这种表与里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偏离造就了盖茨比的悲剧性命运,预示了社会的腐朽衰败。作品中丰富的色彩描写淋漓尽致地突显了这种潜在的矛盾。作者通过小说人物及其生存环境浮现的缤纷斑斓与潜藏在内的迷茫空虚间的落差塑造人物性格,渲染故事氛围,深化小说主题。作者在运用色彩时,并不是单纯地把色彩堆积在一起,而是依据需要,恰到好处地使用色彩。绚丽色彩的巧妙使用离不开对色彩喻意的充分把握,本文将探析色彩隐喻在预示该小说的多重矛盾冲突中的表现。

二、色彩隐喻

Lac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是由源域到目标域直接的投射产生的,即用一个范畴的认知域去建构或解释另一个范畴。隐喻的运用使我们能够更为直观、具体地认识和理解那些无形、抽象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加鲜明而生动地感知事物,进而去挖掘字词表层下蕴藏的语言魅力。文学作品中色彩的描写往往隐含深意,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涵,沉淀着迥异的心理认知和思想情感。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认为,颜色域同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一样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认知隐喻。在色彩隐喻结构中,由于人类认知域的丰富联想,颜色便和其他并无关联的事物结合起来,通过两者感知的交融来表达对客观现实的所思所感。色彩与隐喻的结合常常赋予文学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在色彩碰撞中心领神会其潜在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起伏,以借此渲染并烘托作品主题。

三、色彩隐喻的多重性

人类学家Berlin和Kay调查了98种语言,经对比研究发现黑、白、红、黄、蓝、绿这些基本颜色词的发展是井然有序的,也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比较频繁的色彩。颜色词的使用与特定的文化和历史相关,而漫长的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也赋予这些基本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特定的隐喻意义。《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文最为耀眼的创作特点便是绚烂的色彩描写,这些色彩的交错使用恰如其分地喻示了作品主旨,即虚空而荒茫的美国梦终将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和冲突中幻灭。下面,本文将对小说中使用率最频繁的三种色彩的多重喻意加以分析,探究白色、黄色和蓝色如何表现小说中的人物与时代冲突。

(一)白色--虚无中迷失的纯真 白色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着墨最多的一种色彩,白色在文中的使用看似零散,其隐喻意却有着惊人的或相合或相悖之处。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雪和太阳光的色彩,是纯洁和光明的化身。英语类国家对白色有着狂热的崇拜,而这与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分不开。《圣经》故事中天堂洋溢着梦幻般的白色,其中天使都拥有一双美丽的白色翅膀,它们纯真无暇,代表一切的良善与美好。

小说对黛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总是点缀着白色的多重喻意。小说伊始,作者就将我们的视线聚集在那座红白相间的豪宅中随着白色窗帘的拂动若隐若现的白色身影上。黛西宛如纯洁无瑕的天使,是盖茨比内心孜孜追寻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然而,尽管黛西有着白皙面容,身着白色衣裙,开着白色跑车,但她常常流连于一个个喧嚣空洞的约会,外在的华丽面纱仍掩盖不住她内心的空虚浅薄。正如她曾经纯真的少女时代(white girlhood)终将在茫无目的、无所事事的时光中消失殆尽,最后她只能退缩到金钱这一冷漠、麻木的外壳,迷失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拜金社会。然而,物质生活的富足始终不能代替和超越精神生活的贫瘠,因而把黛西视为梦想化身的盖茨比最终将面临幻灭的失落。作者用表现光明纯洁的白色来讽喻黛西灵魂深处的阴暗,梦想中高雅的黛西与现实中庸俗的黛西的落差造就了华而不实的冲突感,呈现了绚烂的美国梦幻灭后精神世界的一片荒芜。

另一方面,白色这一似有若无的色彩也一直伴随着纽约这座精神的荒芜之城。东艾格(East Egg)海边熠熠生辉的白色宫殿式豪宅,盖茨比公馆前白色的大理石台阶,通往纽约城区的雪白铁路栅栏,纽约中心一排排白色蛋糕般的公寓大楼,甚至于市内林立的高楼大厦(white heaps)间的白色裂口(white chasms)都赋予这座白色的城市新的喻意。整个城市仿佛笼罩在一片白色的阴影之下,光鲜靓丽的白色外壳下却弥漫着丑陋、腐朽的气息。东艾格白色宫殿中所谓上流社会的浮华生活难以填补精神的空虚,盖茨比公馆纸醉金迷的喧嚣扭曲了主人公曾经的价值观,雪白铁路栅栏映照下灰谷中下层劳动人民难以守望理想的茫茫荒原,白色蛋糕式公寓遮掩不住道德的彻底沦丧,甚至纽约这座“仿佛聚集着世界上所有神秘和瑰丽”的白色之城也隐约浮动着精神消亡的阴影。小说第四章中,当卡罗威在皇后区大桥俯视这个白色之城,折服于其中的神秘与瑰丽,“一辆堆满鲜花的灵车便从我们身边驶过”,使人错愕不已的视觉冲击俨然浮于眼前。因此,白色词的一系列运用旨在警示那个时代的年轻一代,缺乏信仰、追逐享乐、道德沦丧的个人、社会和时代终将日趋没落,直至消亡殆尽。然而,作为一种无色之色,白色最为独特的一点便是它有着晕染其他颜色的巨大潜力。所以,某种程度而言,白色的反复出现似乎也喻示着,焕发新的光彩与否,抑或回归本色与否,命运的成败取决于年轻一代能否重拾信念,重塑曾经的道德和价值观。

(二)黄色--喧嚣中寄望的淳朴 如果白色是那个时代的表象,那么黄色则无疑是它内在的浮华与喧嚣。黄色是金钱的颜色,而作者在小说描述中也总是把黄色和金黄色(golden)与物欲、享乐紧密相连。黛西看似钟情白色的纯洁无瑕,却终究难逃迷恋金钱享乐的庸俗本质,而小说中黄白交错的着笔之处也恰恰证明这点。黛西被喻为白色宫殿中的“黄金女郎”,黛西家红白两色的豪宅中落地窗在“夕阳照射下金光闪闪”。无独有偶,汤姆和茉特儿幽会的白色公寓也有一排黄色的窗户,作者借此讽喻他们灵魂的堕落,卑微于物欲社会,不耻于道德沦丧。

在那个喧嚣浮华的时代,爱情只不过是金钱所幻化的一个泡影,而盖茨比理想中苦苦追寻的黛西也不过是一个披着完美外衣的拜金影子。盖茨比病态地盲从于拜金执念,靠贩酒等不法手段发迹,盲目地认为金钱能赢得黛西的芳心,寻回错失的爱情,甚至融入他一直以来都可望而不可即的上流社会。为此,他时时向黛西炫示金钱的气息:在盖茨比公馆的盛大宴会上,乐队演奏着黄色鸡尾酒会音乐,乳猪与火鸡被烤得金黄透亮,黄衣女郎穿梭其中,黄色甲壳虫旅行车往返接送;盖茨比与黛西再会时他身系金色领带;公馆花园里的鲜花都散发着淡金色的香味;盖茨比简朴的房间里摆放着纯金的梳妆用具。作者正是通过黄色和金黄色的描写,来勾勒出一幅纸醉金迷下梦想渐渐腐朽的凄惨画景。

黄色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文中着实不多的几种暖色之一。就色彩本身而言,黄色有着太阳般的光辉,给人以温暖之感。然而,金钱至上的喧嚣表象却温暖不了漠然现实中人们对于梦想和希望的渴求,财富的腐化堕落反而会慢慢侵蚀那个时代,并最终引领人们走向衰败与死亡。盖茨比那辆华丽昂贵的黄色小轿车撞死了茉特儿,也最终导致盖茨比的陨灭。茉特儿遭遇车祸后,尸体就被安放在修车行的工作台上,“修车行天花板上点着一盏发黄光的电灯”。盖茨比在被射杀前,去往泳池的路上就好像“消失在一片叶子渐黄的树林中”。黄色俨然带着肃杀之色,喻为树木凋零,万物萧然,呈现出一片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理想终将破灭的萧索景象。

然而,繁华落尽,返璞归真,黄色也只是一捧大地黄土之色。盖茨比清冷的葬礼后,见证这一切悲剧的卡罗威陡然回忆起西部家乡和返乡的黄色火车,下定决心逃离“和之前所见完全不同的鬼魅而阴暗的东部”,回归故土。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东西部价值观的对立一直都存在,美国精神中以实用主义为标志的文明与以理想主义为标志的自然淳朴总是不断冲突,是继续沉湎于纸醉金迷还是回归本真,并于腐土中孕育新生,这是黄色留给那个时代的抉择。

(三)蓝色--浮华中禁锢的信念 如果小说中的黄色喻示着那个时代的腐朽牢笼,那么蓝色在文中则隐隐代表与这个浮华社会格格不入的理想信念。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色彩,代表着宁静与广博,因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蓝色常常和喻示喧嚣的黄色对照出现。灰谷告示牌上埃克尔堡医生巨大的蓝眼睛“透过一副巨大的黄色眼镜看向外面”;威尔逊有一双“夹杂着沮丧的期盼的淡蓝色眼睛”,而他却被困在一排黄色砖瓦垒成的房子中;卡罗威站在汤姆和茉特儿的白色公寓中,从黄色的窗户看向“夕阳余晖下如蓝色地中海”的美丽天空;盖茨比公馆外的蓝色大花园在满室的喧嚣中静静绽放。似乎在作者的叙述中,每当浮华难耐,总有一抹蓝色能抚慰我们内心的浮躁,使我们能静心以盼希望的实现。然而,一个个黄色的框架禁锢了希望和信念,蓝色也给整个故事染上了悲情忧郁的色彩。埃克尔堡医生的蓝色眼睛见证了一切的悲伤,他只能忧郁地注视着灰谷却无能为力;威尔逊最终吞枪自杀,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卡罗威只能逃离这个物欲横流的东部,回归自然淳朴的西部故土;盖茨比则梦灭魂归,沉寂在那个浮华的时代中。甚至在盖茨比被射杀前,他和卡罗威都能听到“幽灵般的鸟儿正在蓝色的树叶中歌唱”。蓝色是盖茨比此时的自欺欺人般的奢望,即始终爱着他的黛西应该会给他打个电话,但实际上蓝色却喻示盖茨比的悲剧,他永远也等不到黛西的电话。

在西方文化中,蓝色除了喻示心情的阴郁、消沉外,还可以隐喻所谓的名门望族(blue blood)。盖茨比衣橱中的衬衫各式各样,花花绿绿,但每件都“用深蓝色的丝线绣着他名字的缩写”。蓝色的使用把盖茨比迫切想要挤进上流社会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小说第七章,盖茨比开着汤姆的蓝色小轿车进城,最后还是开着自己那辆驶向死亡的黄色轿车回归西艾格。当时的美国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等级森严,下等人(即使是暴发户)永远不可能挤入上流社会。这样的社会容不下盖茨比这样的理想投机者,而他最终也在价值观的迷失中渐渐走向死亡。而这些外表光鲜的上层阶级“砸碎了东西,毁灭了人之后,便退缩到自己的金钱铸造的冷漠小世界”,蓝色也尽显上流社会麻木不仁、冷漠自私的本质。小说第五章,黛西站在卡罗威家门口,淋湿的头发“像是在脸颊上涂了一抹蓝色的颜料”。埃克尔堡医生蓝色的大眼睛被威尔逊视为上帝无所不知的慧眼,这双眼睛也在某种程度嘲讽、漠视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淡看尘世的纷纷扰扰。

当尘埃落定,“枯叶燃烧后的蓝色烟雾弥漫在空中”时,卡罗威决定回到西部的家乡。一方面,蓝烟渲染着一切故事落幕的忧伤氛围,即蓝烟终会散尽,美国梦已破碎,而那些执着寻梦的人也已消逝;就另一层面而言,蓝烟也喻示人们,只要摒除一切腐朽衰败,理想的信念总会破茧而出,展翅高飞。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色彩的多重喻意使我们拨开迷雾,发掘色彩表象下作者的层层深意,而色彩间的交错叠加更是对那个时代的矛盾冲突最真实的写照。《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色彩描写加深了读者对那个时代的理解,菲茨杰拉德意图通过这一小说警醒世人,外在的物质富足并不能填补精神的巨大鸿沟,表面的喧嚣奢华掩盖不了内里的腐朽衰败。

[1]Berlin&Kay.Basic Color Term:Their Universal and Evolu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2]Cooperman,S.F.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3]Fitzgerald,F.S.The Great Gatsb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2.

[4]Lackoff&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6]谷蕾.被撕裂的现代“悲剧英雄”——论盖茨比形象的内在矛盾与张力[J].外语研究,2007(1).

[7]李希.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J].外国文学研究,2002(3).

作者:林云,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本文系温州医科大学教改课题《英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BKG201442)

猜你喜欢
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空位
魔鬼老婆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