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竞技游戏的创新与文化传播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2015-07-13 12:19王洁群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
名作欣赏 2015年15期
关键词:真人秀竞技兄弟

⊙王洁群[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 030006]

浅析竞技游戏的创新与文化传播
——以《奔跑吧兄弟》为例

⊙王洁群[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 030006]

户外真人秀节目近两年来深受追捧,并作为一种真人秀节目的新形式、新趋势被竞相模仿与创新,而《奔跑吧兄弟》一经播出就引发热议,这档竞技类户外真人秀节目不仅以其丰富的游戏形式和强烈的观众带入感吸引眼球,其所蕴含的文化传播也是一大亮点。营销与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传承文化和带动经济的作用,如何做到收视保障和文化传播并举,是当前新媒体亟待深挖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奔跑吧兄弟》中的文化传播思考,为我国类似节目制作提供一个参考。

竞技 真人秀 文化 传播

《奔跑吧兄弟》是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引进韩国超高人气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由七位明星作为固定班底,每一期都会增加嘉宾,分期组团进行竞技比赛。该节目自2014年10月10日首播就获得了同时段第二名的收视成绩,仅仅播出了几集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让这些年一直被选秀、相亲、求职主导的真人秀也过了一把“竞技瘾”。

冲关竞技类节目的形态简单易懂,符合美学上所称的“视知觉简化”原则,无论是《快乐向前冲》《智勇大冲关》还是《爱拼才会赢》都是在简单明快的节奏中让参与者和观众感受到快乐,让草根大众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节目形态来体会运动冲刺的快感和自我超越的成就感。《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把竞技节目升级创新,引起收视狂潮,可见的确是一档充满魅力的电视节目。

一、《奔跑吧兄弟》对竞技类电视节目的新突破

1.节目定位:奔跑起来,追赶起来 当真人秀节目以相亲、选秀、求职等元素充斥着中国电视市场时,户外竞技真人秀无疑是一股清新气息让人全身一激灵,满足了观众极大的新鲜感与猎奇心。以宣传健康运动为宗旨,《奔跑吧兄弟》让观众感受到的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快乐的信念。

2.嘉宾设置;话题性,趣味性,规律性 作为明星冲关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人员的选择本身就是一大热点,怎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看点就非常考验节目组选择嘉宾的全面性。和韩版相同,中国版节目也设置了真人秀中的编剧,目的是给每个参与的明星设置性格标签。中国版导演之一,是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的导演岑俊义,他在筹备节目中说道:“韩方的三位编剧将对七位明星的个性进行深入了解,设计出既适合明星们玩又能玩得出彩的游戏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话题性:粉丝效应无疑是真人秀选择嘉宾的一大法宝,人气高的嘉宾本身就保障了这档节目的固定收视人群。比如有“宅男女神”之称的嫩模angelababy、阳光帅气的“十四爷”林更新等都是不二人选;2.趣味性:保持有效果就一定要有足够的“笑果”,真性情、有喜感、会搞笑、敢表现的嘉宾才可以不断地制造笑料。善于临场发挥的邓超、爱搞怪模仿的欧弟和王祖蓝、爱唠叨闷骚的陈赫、脸带彩气的傻根王宝强,这些各具风格的谐星的碰撞也就不出意外地带来了笑点;3.规律性:人数上要做到繁而不杂,度的把握尤为重要,“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英雄救美”这种长时间以来形成的社会规律和人文特征都会不自主地体现在节目中,增加人物间、性格间的冲突,所以在性别和人数的设置上也反映了这些有趣的规律性。

3.游戏模式:多样化,可行性,观赏性,参与性 过去冲关竞技类的节目更多地倾向于力量与信念,而《奔跑吧兄弟》把很大的重心放在了“智与勇”的并向实施上,有些类似于生活版的电子游戏、成人版的儿时游戏、大型的小众游戏。这不仅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某种程度上也勾起80后、90后这一部分人群对于儿时游戏的怀旧情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游戏形式的设置:考虑到遵从电视的观赏性和游戏的可行性,同样也要顾及到观众的参与感,让受众的情绪与节目节奏一致,这就需要不断地琢磨游戏的规模、操作以及性格搭配等。所以我们看到当有些升级夸大版的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走迷宫等形式出现时,首先会有童年记忆的带入感和参与性。其次是智力的辅助也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和趣味,让节目变得更加多样化;2.额外要素的考量:游戏尤其是多人游戏的魅力还来源于它的额外要素。比如游戏过程当中所涉及的打探摸底、团结联盟、搭配分工、信任告密都是生活原始形态中会出现的反应与情形,也只有这样才体现了生活的复现、生活的本态和人性的本源。

4.后期制作的新颖化与营销策略的捆绑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现在的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与剪辑不仅是单纯形式上的蒙太奇,而需建立与观众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感。在节目中,直观突出地表现在画面转换、字幕与配乐选择上,要做到不苟合、不赘述、不脱节,就要做到知观众所想,应观众所想。电视只有充分地寻求与受众视觉、听觉、感觉的三重的统一与替代,才算是合格负责的制作。《奔跑吧兄弟》中的配乐如《超级玛丽》《baby》《you are my destiny》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都是非常符合当时情节的设置;2.社会的高速发展与高科技的更新换代使得媒体所要做的更加全面与多元,这就是媒体营销所要同步发展的客观现实。这就需要捆绑式经营,微博宣传、广告植入、日期选择都需要多管齐下。

除了以上几点外,在竞技游戏中所蕴含的文化传播尤为吸引人的眼球。一直以来,艺术家们都在寻求一种文化文明的传承方式,即以一种轻松简单的形式去普及和传播文化,《奔跑吧兄弟》似乎给我们有所解答。

韩国版《running man》的总导演曹孝镇说:“running man本身具备的活力和创造性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博大文化相结合,我们可以创造出一档全亚洲第一的综艺节目。”可见在当初的节目设计上,韩国创作团队已经有把文化传播纳入重要的节目元素和节目重心上去。

二、《奔跑吧兄弟》中的“文化植入”

1.风景 在这四期中,跟随奔跑着的兄弟团们,我们观赏了西湖的水、断桥,感受了乌镇的巷子、扁舟,接触了韩国的树屋、明洞,在挑战游戏、追寻目标的同时也在观赏各地不同韵味的风景,有时无意中也会惊叹一句,这个地方好美。这就是隐性的文化风景传播。

2.美食 在杭州有个节目是考查记忆菜品的顺序,在菜品的反复记忆和复述过程中,就是对当地的美食的营销,比如我们不经意间记住了东坡肉、虾仁、辣酱等。又比如说在韩国首尔的一个游戏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把给出的韩国美食找到并吃掉。这种忘记、重复与寻找其实也是对当地美食文化的一种推荐与展示。

3.风俗 乌镇的水瓮、田埂其实反映的是当地的一种农耕与水储存方式的保留,这无疑是风俗的一种隐性传达。不同于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韩国首尔那期中,连住宿环境都不放过宣传韩国的榻榻米和房间格局,让人们在这种生活体验中可以感受到当地人们的居住和风俗习惯。

4.人文 在乌镇的时候有个游戏环节是跟陌生路人掷筛子,从这个环节中当地居民的配合与语言风格可以略微看出他们的热情。韩国首尔的街上无论老少都非常注重穿着形象,夜市上大妈们热情好客,让受众都想亲自感受一下当地的氛围,这是人情的反映。

5.作品 节目录制当中,除了遵循《running man》固有的游戏规则之外,也有中国民俗作品的加入。《奔跑吧兄弟》是一次多元化的文化传播的尝试,以一种趣味性、竞技性的游戏方式,传播、传承文化,带动、循环经济,实现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如果电视节目能带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链条,那么就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循环,笔者觉得非常值得探讨。

《奔跑吧兄弟》来到中国是否水土不服,这是笔者认为需要密切关注和迅速思考的问题: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更好地“入乡随俗”,笔者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游戏形式需要更多元。从上述分析的游戏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清一色的来自于生活本态,基本上都来自于我们儿时的基础游戏,所以可以从我们基础性的游戏上再加入道具的处理,在花样的突破上追求对我们本土游戏的传播;2.人员设置需角色更鲜明。除了趣味性,更多的冲突点是可以深层挖掘的关键,比如说夫妻档同时参加,同队与不同队如何处理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使不同性格更加鲜明呈现,吸收各类性格并使他们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不仅增加看点,还复原和重现了生活本态;3.文化传播需拓宽领域。我们一直都致力于传承,那么我们的风景名胜是否可以拓宽领域和范围,不仅到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也可以去一些有特色却不被过多关注的地方,开辟旅游新方向。而对于民俗文化传播,因为有些民族和他们的语言在渐渐趋于消亡,我觉得抓住这根线也可以增添对其的关注与保护;4.综艺氛围有待摸索。中国的明星更多时候是谦让,因为我们所提倡和流传的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流传形式,那么这个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艺的效果,所以也培养中国艺人对于综艺的专业性。

《奔跑吧兄弟》的成功引进并不偶然,中国的电视市场也只有不断地、全方位地完善节目、研究节目,探索更适合本土文化传播的输出体系,才能树立成功的自我品牌。本文对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建议也有待实践的考察,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将有关真人秀节目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与节目同行。

[1]袁源.中韩户外明星真人秀节目创意比较研究[J].影视艺术,2014(4).

[2]常艳霞.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3.

作者:王洁群,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真人秀竞技兄弟
电竞种植记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调查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花与竞技少女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