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碰撞下的爱情磨难
——从《平凡的世界》谈起

2015-07-13 12:19巫文广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名作欣赏 2015年15期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磨难路遥

⊙巫文广[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城乡碰撞下的爱情磨难
——从《平凡的世界》谈起

⊙巫文广[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反映新时期城乡复杂关系的代表作,在剖析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爱情图画。本文以期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来对路遥笔下城乡碰撞中产生的爱情磨难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和梳理。

路遥《平凡的世界》城乡 爱情

城与乡作为市民和农民各自独享的生存场所和精神家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与乡之间原始的固有的界限和樊篱已被冲破,但新的平衡和谐的城乡关系尚未建立。在城市化的牵引下,城市与乡村经过不断的碰撞与摩擦,在城与乡的不断交涉与谈话中,各种社会因子在这波澜壮阔的社会转型时期,或淹没或浮现,跌宕起伏的青春激情和曲曲折折的爱情婚姻在这巨变中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平凡的世界》在我看来,既是一部反映新时期复杂城乡关系的经典代表作,也是一部由几个爱情故事组成的爱情“史诗”,也可以说作者主要是从爱情角度来对复杂多变的城乡关系进行深刻思考的。爱情书写作为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乡的巨大差异面前和城乡各自复杂的演变过程中正承受着始料未及的磨难。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发现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生活和挣扎在城乡巨变缝隙中的青年男女们却缔造了各自不平凡的爱情故事,但城乡的碰撞是无情的,这些原本美好的爱情故事在这残酷的城乡冲突中却变成了爱情悲剧,不断地折磨着那些深陷爱情漩涡的青年男女们。当然,这些爱情磨难虽然性质相同,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诱导原因,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来对这些爱情故事进行深刻有条理的分析。

一、城乡贫富差异、个人身份地位的差异造成的爱情磨难

在路遥的笔下,爱情磨难的产生大多并不是由于城乡贫富差异对人性的异化(这里主要指爱情的男女双方),使人们萌生嫌贫爱富的心理倾向造成的,而恰恰相反,正是人性中高尚的道德情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博爱主义道德观使然。少安与润叶本是自小就青梅竹马的一对,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相互帮助,但生活的巨变慢慢拉大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润叶家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爸爸是大队书记,二爸是县革委会副主任,最重要的是她现在是一名在县城教书的公家女教师;少安家境贫寒,虽然担任一队队长,但不折不扣是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一城一乡的社会地位差异,一富一贫的家庭生活条件差异,使他们自小产生的情感变得遥不可及。城乡贫富的巨大差异使他们之间产生了难以跨越的鸿沟,终结了他们之间可能产生的爱情果实。这种爱情磨难的产生并不是由于润叶的嫌贫爱富,恰恰相反,她非但没有疏远少安,还特意寻求各种机会接近少安,并一次次向他表白自己的爱慕之心,少安也并非绝对的冷酷无情,他也爱润叶,但他对润叶的爱是伟大的高尚的,他拒绝润叶正是出于对润叶一生幸福的考虑。家庭的贫寒使少安无力承担润叶对他的爱情,生活的重担使他不敢接受润叶对他的爱,否则将会给彼此造成终生的痛苦。

少平与晓霞的爱情过程可以说是美好的,他们从相识、相熟到相恋,可以说是充满浪漫主义的。他们从个人主义的情感出发,敢于抛弃世俗的城乡贫富和个人身份地位的差异,勇敢地在一起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其中少平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但晓霞的热情及真情使他的自卑感慢慢淡去。按照读者的期待视野来看,他们两个应该在一起,但他们最终却阴阳两隔,与其说晓霞死于凶猛的洪水,不如说她葬身于无情残酷的城乡差异中。作为现实主义感极强的作家,路遥认为少平与晓霞的爱情和少安与润叶的爱情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他们男女双方之间巨大的贫富和身份地位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最终难以结出爱情的甜蜜果实,巨大的城乡差异使有情人难成眷属,这是社会生活规律之必然。在文本中,作者让晓霞最终死于洪水而中断了与少平的爱情关系,也许是作者的惋惜之心和关照广大读者心情的结果,死于洪水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灾难,从而给读者留下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洪水,他们之间还是有可能在一起的。但在文本深处,那城乡差异的无形之手在操控着一切,种种不符合它的规则的行动都将最终被扼杀。顾养民与郝红梅的爱情结局同样也逃不出城乡差异的樊篱,虽然书中描写他们爱情的破裂主要是由于顾养民得知郝红梅曾经当过小偷,是社会道德和人格的力量拆散了他们,但归根到底,仍是他们之间巨大的城乡差异和个人身份地位的差异。书中最后几章提到金秀对少平的情感,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煤矿工人,按照作者的思路,他们之间明显也是不可能的,但作者没有明确指出,而是以少平的委婉拒绝和不辞而别终结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萌芽。

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虽没有将城乡差异主导下的人性异变产生的嫌贫爱富作为以上男女情人之间爱情破裂的主要原因,但作者也没有忽略这种因素在以上爱情磨难中的影响,这种嫌贫爱富的人性异变已从以上男女青年身上转移到他们周围人的身上,他们对于这些爱情的百般阻挠正是这种异变的必然结果。这种城乡主导下的人性异变也体现在少平与郝红梅、侯玉英、曹菊英的复杂关系上。郝红梅为了追求有着好的家庭生活条件的顾养民而渐渐疏远孙少平;侯玉英虽然腿脚有些残疾,但她以自己优越的家庭条件为资本追求贫穷的孙少平;曹菊英依仗自己的城市户口及良好的家庭条件而嫌弃农村贫穷的少平,种种这些复杂的感情纠葛皆出自巨大的城乡差异对人性的异化。现实主义的写作立场决定了路遥笔下的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难以跨越城乡差异之间巨大的鸿沟。的确,人活一生,风雨雷电,寒霜雨雪,不期而至。生活中充满太多的变数与无奈,爱情问题更是让人承受着莫名的煎熬和磨难。

二、社会家庭压力下的爱情磨难

社会各种矛盾的集结往往导演着一出又一出的命运悲剧,在《平凡的世界》中,润叶竭力亲近的人离开了自己,而尽力远离的人又不可抗拒地来到自己的身边。城乡贫富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把润叶与少安这两个相爱的人隔在了不同的区域,少安出于家庭和个人婚姻的考虑而远走山西领回了贺秀莲,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彼此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用汗水和心血一点一滴汇聚成的深情的海洋,体现了作者对平凡普通的农村爱情的肯定和赞颂,但最终因秀莲的肺癌使他们的爱情与生活出现了可怕的未知。润叶出于家庭压力和二爸在政治工作上的困难,她的爱情问题超出了个人领域,而走上公共空间,加上自己心爱的人已经结婚,在巨大的压迫下,她做出了违心的决定。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润叶因一时的冲动给她和李向前造成了难以磨灭的苦难。一个女人如果不喜欢一个男人,那么这个男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润叶与李向前之间虽然没有太大的城乡差异,但由于缺乏爱情基础,他们之间的婚姻是痛苦的,无爱婚姻的痛苦不断折磨着这对新婚青年,李向前借酒消愁致使他出车祸失去双腿,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生活是那么的无情,一次又一次夺走李向前人生中最心爱的两样东西:一是心爱的润叶,一是自己的驾车能力;生活的不幸也一次次打击着润叶,同时也在启示着润叶。向前的不幸给润叶那颗冰凉的心带来了巨大的刺激,她开始走出自己封闭的感情空间,走向李向前。生活中的磨难使人变得更加坚强。的确如此,人生中充满了曲折,润叶与向前的这段爱情磨难最终绽放出鲜艳的花朵,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患难见真情”。

三、世俗观念和传统伦理道德制约下的爱情磨难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承受着无形与有形双重因素的制约,而有时无形的世俗观念和伦理道德常常对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关系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男女青年,他们之间爱情火花的摩擦有时正如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一样,明知偷食禁果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但还是经不住诱惑,非要去试一试。金强由于父母、哥哥的偷窃罪而在全村留下了坏名声,但孙红英对他却一往情深,父亲孙玉亭坚决反对,这种反对正是世俗观念在作怪,最终在俊武、少安的劝说下,特别是新时期男女青年对自主婚姻爱情的坚持,老一代的世俗观念最终败倒在新时代男女青年自主深厚的爱情真理面前。在外跑车的田润生偶遇已是寡妇的郝红梅,出于同学之谊和同情之心,他无私帮助他们母子二人,可谓日久生情,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田福堂的极力反对,润生日益消沉并离家出走。可怜天下父母心,田福堂最终向世俗观念和传统伦理道德妥协,接回润生和郝红梅。以上这些在世俗观念制约下产生的曲折爱情最终结出果实,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封建世俗观念的否定和反对,这是新时期新时代新的农村应该抛弃的旧观念旧制度;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作者对平凡的人间真爱的肯定。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褪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自然会蓬勃开放,无论生活有多少苦难和甘甜,普天之下所有在感情上经历千辛万苦的人们最终一定会获得幸福。”

四、理想主义情感造成的爱情磨难

理想主义的爱情是美好的,但一旦脱离现实就会产生矛盾和痛苦。丽丽与武惠良本是情感深厚、家庭和睦的一对夫妻,但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新思想新观念的流入,丽丽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爱上了具有情调的诗人古风铃,她在丈夫面前承认自己的婚外恋,但她既不想离开丈夫,也要保持与古风铃的亲密关系。这种婚外恋的行为使夫妻生活陷入了僵局,原本美满的婚姻出现了裂缝,他们的生活乱了,人心也乱了。在文本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对这种破坏家庭美满生活的婚外恋行为的反对和否定。但现实就是这样,有时难以改变,作者在文本中鲜明地指出了新时期城乡巨变中像婚外恋等这种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和存在,突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关注和对那些不幸婚姻的反思与同情。生活就像流水一般,有时平展,有时曲折,天堂与地狱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人生是一场疯狂的角逐,应该宽容地看待一切,宽容地看待自己。

五、地域文化差异下的爱情磨难

爱情是无界的,但往往正是那实实在在的地域文化差异把爱情排拒在千里之外。金波参军期间与一个青海姑娘朦胧的爱情经历,作者在书中没有过多的描述,但由于金波复员,他们之间的爱情终结了,直至金波千里奔赴青海寻找无果,他们的爱情湮没在绵绵的山川之中。作者笔下的爱情是丰富多彩的,但每一段爱情都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世界是平凡的,但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又处处呈现着不平凡,生活是把无情的剪刀,它完全按照自己的风格去对每个人的命运进行剪裁,正像文中所说:“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的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六、美好理想爱情的留存与展望

作者在文中虽然运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爱情在城乡巨变中经受了种种磨难与痛苦,但作者并没有对现实失望,也没有对美好的人间爱情失去信心。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从你身上夺走了一些东西,又必然会给你一些东西。孙少平经历了种种生活和爱情的磨难后,回到了他念念不忘的大牙湾煤矿,回到了惠英和明明的身边,他们的美好未来值得我们期待与展望。兰香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考上了全国著名大学,走出了农村,并与同学仲平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呢?作者在文中留下了这两个爱情悬念,在我们看来,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是作者期待已久的理想爱情。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新时期城乡的巨大变化以及新思想、新观念的传入与固守传统的条条框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导致一段段美好的爱情生活走上了坎坷崎岖的道路,更是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二元结构终结了男女之间的缠绵情感。爱情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以上种种爱情故事的叙述是在新时期难以预料的城乡巨变中展开的;他们丰富、复杂的爱情经历正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我们也许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真实的回忆。

[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武新军.意识形态与百年文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孟颖.浅谈《平凡的世界》里的爱情[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4).

[6]陈泽顺.路遥的生平与创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7]姚维荣.色彩斑斓浪漫苦涩的爱情世界[J].安康师专学报,1999(3).

[8]王正.农民爱情叙事中的文化情缘——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J].浙江社会科学,2010(6).

作者:巫文广,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平凡的世界磨难路遥
言论
夜里的光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文学里的磨难:经历终将变成铠甲
路遥的激动与平静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