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古代传统文化中主流价值观审美意识的扬弃与传承

2015-07-13 12:19李新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46
名作欣赏 2015年15期
关键词:价值观意识文学

⊙李新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 450046]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古代传统文化中主流价值观审美意识的扬弃与传承

⊙李新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 450046]

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对古代传统文化中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审美意识进行取舍,要加以批判地扬弃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极端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的审美特性。古代传统文化在审美上强调品格,要含蓄悠长地引发联想才是文学艺术形式所倡导的创作倾向,这一倾向应该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加以传承。古代传统文化中,贵族化的审美意识蕴含了忧患与悲悯,因此发展历程中逐渐以无可抵御的方式对其他阶层产生影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审美品格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 审美意识 主流价值观 民间审美

文化(culture)的概念非常广泛,因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严格和精确的定义。笼统地来说,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样式丰富的活动模式和意识形态。确切地来说,文化是借助物质载体进行体现和传承,但又始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无形的、侧重于精神层面表达的东西,比如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都是带有一定地域色彩、能够被传承的意识形态体现。古人说,“文以化人”①,确实,文化通常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人类活动模式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层面的思维和观念集合。

文化体现的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地域背景下的人类活动模式和意识形态,既然如此,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关于审美的价值取向和判断也应该有共性,本文重在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古代传统文化中审美意识的扬弃与传承,贵族化审美与民间审美取向的差异性及其带给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一、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审美取向的特性和主流价值观

我国古代圣贤颇多,代表的学说流派也大相径庭。春秋战国时期就曾经有诸子百家,其思想言论可谓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孔孟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积极与入世,老庄所代表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等,都是体现的一家之言,同时也是其代表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值得后世学人深入钻研,合理、批判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拿来”进行传承。

正如蔡元培所说:“吾国人重文学,文学起初之造句,必依傍前人,入后方可变化,不必拘泥。吾国人重哲学,哲学亦因历史之关系,其初以前贤之思想为思想,往往为其成见所囿;日后渐次发展,始于已有之思想,加入特别感触,方成新思想。吾国人重道德,而道德自模范人物入手。三者如是,美术遂以不能独异。”②

文学、哲学、道德、美术都必要寻找已有的“前人”榜样,在已有的样式和思想上进行发展和传承,而这要作为样式和模板的榜样必然已得到社会民众相对广泛规模的认可度和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极端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的审美特性。③中国各种传统艺术,比如中国民族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亭台楼阁等都是以东方风韵传达创作者内心的文化认同,以和谐的审美艺术形式表现出与周边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气质在其创作中会露出端倪,李白的潇洒飘逸、杜甫的忧国忧民、白居易的感古讽今、陆游的铁马冰河、陶渊明的悠然清高……“文如其人”,尽管他们的文风如此不同,我们仍然能够分析出在儒家思想牢牢占据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提倡的还是积极入世,体现个人社会价值。否则,诗仙李白不会悲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不会梦中“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洒脱建立在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因此才离开京城,游历名山大川。同样,杜甫的“国破山河在”、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都是怀揣着满腔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的不甘,这是主流社会价值观审美的体现,他们的创作内容切中时弊,格调激进、昂扬,文字铿锵有力,力道入木三分。

建筑艺术一样也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审美,北京城建筑风格的“端庄大气”与江南小镇“小桥流水”地域环境特色之间的差异或许相当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审美意识与民间审美意识之间的区别。

二、试举例说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与差异

我们观赏绘画作品时不会要求画面的满当感,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得到有意境的画面、巧妙合理的构图以及与众不同的技法表现。比如著名画家齐白石有一幅经典画作《十里蛙声出山泉》,是一张水墨画,是齐白石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先生画的。画面上没有青蛙,却只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欢快地游动着,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画面简洁生动,运用了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同理,诗词歌赋也是一样,我们欣赏诗词也强调意境的巧妙和想象空间的留白。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带来的美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如“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两个相爱的人的生离死别的离别之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采用动静结合的画面感觉来描画一幅晚来归家的生活图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更像是一幅优美动人的黑白山水画卷,画面简洁生动,意境深远。这些例子都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传统文化在审美上强调品格,要含蓄悠长地引发联想才是文学艺术形式所倡导的创作倾向。

当然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也是有一定阶级性的,比如可以区分“贵族化审美”和“民间化审美”。贵族化审美意识是指在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所反映出来的在形式上求新求异、不落俗套,在内容上求雅、求精、别出心裁的富于创造性的艺术追求和美学时尚。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读白居易的《长恨歌》,会觉得诗人除了将历史上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得缠绵悱恻,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形态,体现了贵族化的审美意识,繁复纷杂,富丽堂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族化审美意识与平民化(大众化)审美意识始终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作用,才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也影响了中国后世的近现代文学的走向。

而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则主要记叙了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被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此诗中运用大量铺陈的写作手法,叙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更多地体现出了“民间化审美”的情节感和细节化特点。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应对古代传统文化审美取向扬弃地进行传承

贵族化的审美意识中富含了忧患与悲悯,因此在发展历程中逐渐以无可抵御的方式对其他阶层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古代传统文化中贵族化审美意识对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审美品格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翻看中国文学史,我们会发现,对忧患与悲悯传统的继承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特点。比如在中国现代史的动荡社会现实中,尤其在民族存亡、民生多艰的历史时期,忧国忧民的贵族化审美更加显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

曹丕就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他极力推崇文学,希望能够提高文学的地位,并由此而倡导文学的自觉。

将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进行比较的话,二者在表达上一个看似潇洒不羁却痛苦茫然,一个百般无奈面对亡国之恨,在功力上似乎各有千秋、势均力敌。

所以,现代文学史上有鲁迅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有周作人飘逸空灵的注重现实生活的享乐和感性满足的小品文的创作;有张爱玲刻画现代化大都市的字字冷漠、悲凉通透的海上文学,也有萧红力透纸背的东北乡村的描写……应该说,对文学审美性的追求与形式上的推陈出新是中国现代文学贵族化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这比仅仅强调文学的平民化和实际功用的功利性要积极有效得多。现代文学审美的品格更多是得自于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传承上需要做到有选择的拿来主义,要扬弃地进行传承。

总而言之,当今时代,我们的文学创作者也好,文学评论家们也好,应合理运用拿来主义,弘扬贴合时代需求的审美价值观,引导社会和谐发展。

①(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示例:古人说“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②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③李文华:《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网络财富》2009年第17期。

作者:李新宇,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与传播学教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招标决策课题《河南高校发展现状与结构分析》,课题编号为2014378;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河南现当代都市小说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课题编号为2015-GH-566;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严歌苓小说创作研究”,课题编号为2013-GH-571

猜你喜欢
价值观意识文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的价值观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价值观(二)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