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之“美”深层探原

2015-07-13 12:19谢增伟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5年15期
关键词:荀子本质比喻

⊙谢增伟[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荀子《劝学》篇之“美”深层探原

⊙谢增伟[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荀子的《劝学》篇不单论证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重要命题——“学不可以已”,而且给人以非常恒久又独特的美感:每当面对这篇名文赏读之时,都会感到眼清而心畅,并且还会感到捧读数遍并不觉得厌倦,这其中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经过对于《劝学》全篇长期和深入的探究,已有崭新发现,乃是因其“二象融”(实体形象与逻辑抽象交融)、“四美俱”(活力之美、品味之美、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现之美、逻辑之美,四美充盈)。识别此深层之“原”,有助于深化对于《劝学》的文化和审美价值的认识,也有助于丰富对于这篇古代说理名文写作智慧的认识以及古为今用的写作借鉴。

古典文学 遗产研究 文学审美 荀子研究 《劝学》深解

荀子的《劝学》篇不单论证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重要命题——“学不可以已”,而且给人以非常恒久又独特的美感,这一点,读过此名文的人应该都有同感。可以说由于这个特色——与一些千古名文一样——《劝学》篇已经具备了“绝无仅有”的性质,也即“千古横绝”。

且不说“千古横绝”的《劝学》篇自古至今以自己的美影响了多少人的思想和情智不可估量,单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篇名文的重点节选被编进了成百上千种教材,尤其是被多次编进普通中学语文教材,其究竟产生了多少的育人价值,就已经是无法估量!

实际的情形是,《劝学》篇早已被人们普遍认为是荀子的著名代表作,是这位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的思想和文章高度成就的标志性符号。可以预见,它仍将被人们珍视,被不断编入教材,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但是,这篇有着独特美感、影响深远、价值巨大的名文,也许是因为属于说理性的文体(论说文或说理散文)——对于它的美,迄今未见有人探讨和阐发,这对于它现在和将来哺育万千心灵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欠缺和遗憾。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美”是一种能打动人的心灵和提升人的素质的特殊力量。如若探清了《劝学》篇的“美”,把它传达给阅读人、学习者和教学者,则其美学美育价值、教学运用价值等,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每当我面对这篇名文赏读之时,都会感到眼清而心畅,并且还会感到捧读数遍并不觉得厌倦,这其中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经过长期和深入的探究,对于“其中的深层原因”我已有崭新发现,兹分四层阐述如下。

第一层:《劝学》篇全文几乎由比喻纵横构成,但是这些比喻不同于通常的比喻,应当说它们都较为独特——都是关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物生命活动的“活”比喻。

主要为关乎人类生产生活的比喻。如: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昔者瓠巴鼓瑟而流(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6“.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主要为关乎生物生命活动的比喻。如:1“.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由于这样“活”,就使得全篇一派生机勃勃、生趣盎然。萃取这些人类生产生活和生物生命活动的内涵,莫不是表现人类的探索发现、创造创举(善于借物客观事物与客观规律),和生物(动物与植物)的生机活力、竞争生存,等等。而全文的中心命题——“学不可以已”就被融入了“生命生生不息”“生存物竞天择”的客观世界之中。这样的效果是使读者一方面感到“生命气息扑面而来”,一方面感到“学习”与“生机”好像本来就是由客观世界所规定的天然整体,“学不可以已”的命题俨然具有了生机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从古至今的说理文,几乎全篇都使用人类生产生活和生物生命活动的“比喻”来论证命题的似乎只有《劝学》,其给文章所带来的“天然的生机活力”因此被荀子独占了。一般来说,读者读《劝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从字里行间感到了一种天然、清新、丰富、充沛的“活力之美”。

第二层:《劝学》篇全文的比喻很有一些是“特殊大比喻”(笔者姑且如此命名)。说它是“特殊大比喻”①,一是指其中有些比喻貌似一般的博喻②,但实际上是由几个同“喻”一个“虚本体”(作者要阐明的一个道理),而自己仅为“实喻体”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而主谓成分俱全的叙述句重复构成(排比形式)——这种“特殊大比喻”的此种特性似乎尚无人揭示。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又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再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很具特色的,它们以“整体内部意蕴在相似中多样叠合”形成了较大的思想容量和譬喻能量,由此形成比之常见的单一比喻要丰富得多、有力得多的韵致和成效,比之一般的博喻又有着自己明显的特长和优势。这个韵致和成效、特长与优势带给读者的就是“一个观点统辖下的繁复的品味”。

说它是“特殊大比喻”,二是指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比喻,可以看出它们中间有一些像是寓言的浓缩。诸如: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寓言,在我国上古时期很发达。这些短小的篇章极为生动可人。诸如“买椟还珠”“庖丁解牛”“刻舟求剑”“叶公好龙”“郑人买履”“狐假虎威”等等,都是通过讲一个短小故事寄寓或说明一个警醒的、深刻的道理,它们都有“隽永”的品级。《劝学》篇里的一些比喻以“像寓言”出现,也负责阐发一个明确、深刻的道理,就如同寓言具备了一种耐得品味的性质,而如若这种“像寓言”比喻在一篇之中大量出现且集中指向一个命题,当然就产生了更加浓郁、丰盛的内涵,其所带给读者的就是“有着‘隽永’品质的哲理启发”。

读《劝学》篇颇觉味之无穷,令人“口舌生津”,其“诱发”因素正是这些“特殊大比喻”的“一个观点统辖下的繁复的品味”和“有着‘隽永’品质的哲理启发”,它们使读者享受到了双重的“品味之美”。

第三层:什么是美?对此虽长期存有争论,但“美”肯定与“人的本质力量”密切关联。因为迄今为止,只有“人”懂得美而且创造美,“人”如果没有一种可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本质力量”,则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两种可能——不存在“美”或者即使存在“美”,也是连一般动物都能懂得的“泛化的美”。而不争的事实是——这世界上的确只有“人”懂得美,只有“人”存在主动创美意识。③

“美”要以各种形象示人,方能使人感觉到,这一论断到目前似乎还无人争论(各种学说都涵盖在内)。

因此,在以上基础上,“人的本质力量”与“美”的形象具有了属性上的导通乃至同一。

《劝学》篇“洋溢着”很多形象(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领起的一整段;“吾尝终日而思矣”领起的一整段;“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领起的一整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领起的一整段,等等),这些形象中的事物与原理,属于古人在长期与大自然的交往中、对大自然的改造中,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观察、体验乃至利用的,带有这些既定特点的形象被荀子因为要论证人类的一个经典命题“学不可以已”的需要,有选择地作为论据材料汇集拢来。由于带有这些既定特点的形象之内含事物与原理等,正是来自古人若干万年本质力量的认知与把握,因此,我们读起这些形象便会感到其“美”。又由于“美”与“真”“善”存在着本质的统一,故而,我们仅通过这些“美”的形象就会服膺荀子此文的论说力度(把蕴藏其中的“真”“善”精到呈现,这些“真”“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心灵)。这正是《劝学》篇仅凭一系列既定特点的形象之比喻就能推动全文高屋建瓴地论证较为重大命题的一种力量,也是荀子仅凭一系列既定特点的形象之比喻就敢于撰写论证较为重大命题之说理文的一种“底气”!

要之,《劝学》篇凭借众多既定特点的形象赋予此文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现之美”——无论是看全文还是看局部都是如此。荀子主观上无此意识,而文章的此种客观效果却是非常显著,这也正是我们阅读与学习《劝学》篇感到通篇充满了“睿智”的“人气”的根源所在。

第四层:《劝学》篇更深层次的美是具体折服人的理性的逻辑之美,即在那些充满了“活力之美”“品味之美”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现之美”中,隐含着被我们今人称之为“形式逻辑”的论证力量。这种论证力量不因古人今人的时代差异而有任何隔阂,因为古人今人的思辨能力是一样的。那些铁一样强硬的思维逻辑将荀子的命题巩固如山,使凡读此文者心中诚服,击节称是。这也正是荀子能够以全篇布满形象的独特方式充分驾驭并严密完成论证抽象命题“学不可以已”的一个决定性“奥秘”。

例如,《劝学》篇“藏”有若干个重要的演绎论证(三段论推理)。兹撮举几例“揭示”如下。

其论证逻辑可提炼为:

凡事物经过规则改造,可变为新东西,产生新特性,且不会复旧。(大前提)

学习,可产生规则改造。(小前提)

人通过博学内省,可智慧明达且行动不会有过错。(结论)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其论证逻辑可提炼为:

善于借助事物的长处,就能实现目标。(大前提)

学习,可增强借助事物长处的本领。(小前提)

通过学习就能实现目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结论)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其论证逻辑可提炼为:

凡事物经良性积累产生量变到质变,可获取新“质”。(大前提)

学习不懈,可良性积累产生量变到质变。(小前提)

人通过不懈学习积善成德,可获取新“质”。(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结论)

以上三例皆属于“三段论”四格中的第一格,即

M(中项)——P(大项)

S(小项)——M(中项)

S(小项)——P(大项)

(注: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

《劝学》从开端直到篇终,实际上都是用强大的逻辑作为论证的灵魂,形象、形象比喻及其产生的效果是它的“肌肤、筋络和骨骼”。这一灵魂在全篇文字中“潜伏而行”,在种种形象、形象比喻及其产生的效果诉诸读者感性的同时,有力地诉诸读者的理性。通常见到的说理文一般只是以无形象而直接的文字直接地诉诸读者的理性,《劝学》篇在这一点与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差异。④

具体来说,这个强大的逻辑论证是以逐个证明有内在关联的几个分论点来进行的。从多次选作普通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劝学》之节选,可以将这几个分论点总结成:“学习可以改造人,使之向上。”“学习可以增加借助其他事物长处以成其事的本领。”“学习的积累可以由量变到质变以获‘圣心’、以达目标。”“学习的坚持能使人最终获得成功。”“学习的专一能使人志向得以实现。”既然“学习”有如此多的益处,作为统帅的命题“学不可以已”自然立定如山,难以撼动了。

应当说,《劝学》篇之所以能够具备说理文中的罕见之“美”,而又不失鲜明论说本质和坚强论证效果,深究其原因,是因为“逻辑之美”担当了“最底层思辨力”的作用。

“二象融”(实体形象与逻辑抽象交融)、“四美俱”(活力之美、品味之美、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现之美以及逻辑之美四美充盈),再加上一个“命题精”(“学不可以已”是人类智慧中的至宝),终于赋予《劝学》篇以千古生命和恒久魅力。我们都知道,荀子善于创新,例如,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劝学》篇无疑也是一个创新的典范,可以肯定,它的构思和行文中的所有创新将会使其清奇、隽永、丰茂、睿智之致永存,以其恒久的生机活力永载中国杰出说理文的史册。

①周振甫、冀勤:《周振甫推荐古代散文》,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42页。

②周振甫:《中国文章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7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④谢增伟:《〈劝学〉的论证方法异议》,《语文学习》1994年第5期。

作者:谢增伟,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今文学审美教育、语文教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荀子本质比喻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比喻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买椟dú还珠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经典语录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知识小词条
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