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文化的式微与价值重建

2015-07-13 02:11杨建军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自信

杨建军

摘要:乡村文化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家园,是民间百姓的生活智慧。然而,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乡村的沦陷,乡村文化的凋敝与衰落,导致了乡村民众精神世界的荒芜。因此,重构更高意义的乡村文化及其价值,成为目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自信;价值重建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4002902

1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1.1乡村文化的内涵

乡村文化在地域上是指展现乡村意境的元素。乡村文化既可有形的,也可无形。例如:自然村貌、农家摆设、传统节日、红白喜事、庙会祭祀、地方戏曲、农家菜谱、传统艺术、传说谚语、民间禁忌等。这些因素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地域差异而变化,展示着多彩多姿、魅力无穷的乡土风情,展现着农家韵味的乡村意境。乡村文化彰显了乡村的淳朴、善良、仁厚德性,表现出自然而独到的文化品性,乡村文化有“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也有“趋福避祸”的民间信仰;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朴素道德观,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良善交往原则;有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也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冀。乡村文化是一种与土地的质朴和生命力紧密相关的生活,是对人们精神家园的建构。乡村文化是民间百姓的生活智慧,也是乡村民众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1.2乡村文化的价值

乡村文化是乡村民众在特定的生活场域内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乡村文化是人们乡土情感的亲和力与自豪感的凭借,具有很强地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它既是教育后人,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凝聚民众,净化灵魂的载体,也是团结凝聚乡村民众的重要纽带。其价值在于:一是凝聚认同感。乡村文化是一定生活场域内乡村民众共同的精神认知,保护、传承与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使人们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对乡村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二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原生态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文明进步、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是健全文化生态的前提和保证。三是文化事业发展、开发的依托和载体。乡村文化当中的生活风俗、物质载体,有些可以作为商品、旅游项目开发等。四是塑造新型农民。农民是农业劳作的主体,也是传承创造乡村文化的主体。

2乡村文化的现状分析

2.1乡村文化的式微及其表现

村庄的命运已不再掌握在乡村民众手中,强势的城市文化迅速蔓延到乡村社会,处于劣势和被动的乡村文化日益式微,“尤其是社会主流话语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蔑视、厌倦、贬低和排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土文化的严重贬值”其表现为:一是城市文化极大地撼动了乡村民众取向过去、背对未来的古老心态。以倚重伦理本位和“乡村情缘”的文化心态,逐渐被用世精神所取代,其人文内核正在慢慢的消失,“乡味”也在一天天的变淡和变异;二是少有的公共文化活动,以乡村情感维系的乡村公共生活不复存在。在用世精神主导下,村民之间的交流日渐稀少,邻里关系日渐疏远、淡漠,其价值取向开始利益化、低俗化和迷信化;三是乡村生态伦理遭到破坏。受短视行为的影响,很多农民只关注眼前利益,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取不思后果、滥捕滥杀、乱采乱伐,致使乡村生态恶化;四是文化秩序方面。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很多农民把乡村视为羁绊,远离乡村生活,涌向城市打工挣钱,乡村文化失去成长沃土,日渐凋敝、衰落,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开始解体;五是乡村认同危机。城市化进程使人们对乡村产生偏见,造成乡村民众文化上不自信,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焦虑感。脱离乡村生活,摆脱农民身份成为他们“走出去”的主要动力;六是乡村道德规则的淡漠化。城市文化解构着乡村原有的生活习俗和价值理念,使乡村社会的伦理本位思想和宗族观念开始碎片化、淡漠化。

2.2乡村文化的式微对农民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首先,城市文化在冲击并瓦解乡村文化的同时,使农民陷入了信仰真空。受功用性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农民的价值观日益世俗化、功利化。国家主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已不被多数人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缺乏情感归宿和精神寄托,时常感到迷茫和困惑,信仰处于漂浮游离状态。农民价值观的变化已严重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稳定。

其次,农民价值观的变化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由于价值观陷入混乱和真空状态,很多农民感到精神迷茫且充满焦虑,加之农村水利设施长年失修,农业生产完全看天“脸色”,他们对农业生产渐渐失去信心,于是放弃耕种农田,大量涌向城市务工,导致许多农田荒芜、闲置,农业规模收缩,给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身份地位上的悬殊,致使他们对非法致富和贪腐群体产生愤怒和仇恨。如果任其这种心结蔓延,势必增加社会整合难度。

再次,农民价值观变迁导致社会无序化的蔓延。城乡二元格局使农民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弱势,存在剥夺感,因而社会很难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这不仅削弱了社会发展的凝聚力,也对良序社会的形成产生冲击力,从而成为群体事件突发的潜在因素。

2.3乡村文化式微的原因分析

第一,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一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地位上的不平等。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居于主流、强势地位,其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往乡村贩卖和灌输自己的理念与精神,冲击着乡村文化的生存现状和价值理念;二是大众传媒的错误导向。有些大众传媒主要面向城市而非乡村。如今电视频道扩容,各种节目精彩纷呈,但能真正反映乡村生活实际的优秀作品不多,真正适于农民观看的节目更少;三是在用世精神的主导下,远离乡土本真状态的娱乐形式已占据主流。致使乡村社会出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精神上的不安和文化上的焦虑。

第二,大众文化的负效应对传统乡村文化的过度解构。一是“丑”文化在乡村社会泛滥。由于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常常被乡村民众接受以打发农闲时光。“三俗”文化在乡村社会占据着很大市场。赌博、迷信、节庆中的淫秽表演甚是常见。二是大众文化对于农民精神生活的冲击。大众文化的城市化和西方化特征阻碍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三俗”文化既违公序良俗,降低人的道德情操,更损害了农民的身心健康,严重污染着淳厚质朴的乡风民风。马斯洛在批评当代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时指出:“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诸如抑郁颓废、道德沉沦、空虚绝望、缺乏值得信仰和值得为之奉献的东西等等。这比任何时候都严重。”endprint

第三,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一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工业优先、城乡分割、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的影响,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长期重视城市而忽视乡村。而今,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水平与农民文化的需求增加也是不匹配、不均衡的。二是源于农民对乡村文化的疏离、无奈与自卑。对自己身份认同所产生的焦虑是导致农民对乡村文化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三是乡村道德规则失范。一方面,传统道德权威在乡村社会日渐衰落,道德的舆论掌控作用渐渐无力,乡村社会人情味渐渐淡去;另一方面,现代乡村社会存在的多元道德价值观的混乱状况使农民陷入两难境地,造成乡村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

3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

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来源。没有乡村文化符号的乡村,不算乡村。从文化角度谈现代化的乡村建设是最温柔的,也是最有力的。“事实上,缺乏人文精神文化内涵的经济发展,是被抽去内核、单纯物化的乡村建设,也是程式化、模式化、工具化的乡村建设。”重建乡村文化价值是对原有的乡村文化的批判的继承,是一次文化创新。

首先,抛弃一元化思维。强调多元文化特色,吸纳多元文化中的精华是重建一种更加理性的乡村文化价值观的前提。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是正确看待乡村本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价值观,是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基本原则。乡村文化既要在多元文化互动中寻求乡村文化的个性化发展,也要在多元互动中树立兼容并包的乡村文化价值观,更要在文化创新中还原乡村本土文化的独特风貌和个性品格,积极挖掘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传统精华,维持乡村的文脉。多元文化互动是进行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重要因子和源泉之一。

其次,对乡村文化产生认同感。认同感是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内在支撑。一种文化的价值实现,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该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世人所认同。当代中国乡村文化现代性变迁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乡村文化所存在的认同危机,如果不能最大限度的追寻农民对乡村本土文化的认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理论外延,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也就无从谈起。诚然,对乡村传统文化精华的再认同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惯性和必然,也是树立乡村文化自信的内在力量。

再次,重视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外部引导。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教育应当有所作为,因为教育可以对文化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乡村文化的价值观重建有赖于城乡教育的共同作为,而不仅仅是乡村教育的努力。因此,大众传媒不应完全为城市文化所充斥,而应当更多关注广大乡村社会的悠久、深厚、丰富、有特色的文化,使农民从对城市文化的沉醉和盲目崇拜中摆脱出来,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脚下的一片文化沃土。

另外,重视乡村社会建构。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达到乡村文化价值重建效果的最大化,必须寻找乡村社会内部各方面、各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和整合,除了达到内心深处的认同之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优化构建。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导,做到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二是要梳理已经混乱的道德价值标准,构建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乡风文明,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构建乡村文化的价值载体。三是要以生活化的文化构建模式重建乡村文化价值观。即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要建立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站在公共文化的基础之上。

最后,搭建乡村文化价值载体。乡村文化在价值上得到乡村社会和全社会的认同只是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第一步,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切实创造乡村文化复兴的条件,努力营造一个重建乡村文化的浓郁氛围。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和利益导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参与热情在乡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平台上的有机结合,加快乡村文化载体建设,如修建乡镇文化站、图书馆,乡村文化大院,组建乡村文化团体组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等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