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香洲城区生态水系规划设想

2015-07-13 04:39占雪晴
城市地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水系珠海市城区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香洲城区是珠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珠海市经济、生活、文化、交通中心,常住人口约86万。随着国家对珠江口西岸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港珠澳大桥、横琴自贸区等重大项目陆续落地,珠海狠抓机遇,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水系有被破坏、侵占、污染加剧的趋势,如果此趋势不能得到很好的遏制,将严重动摇珠海美丽浪漫宜居的根基。由于一直以来,珠海市没有编制专门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水系保护缺乏足够认识,造成了一些难以挽回的危害,其中以香洲城区最为突出,本文在呼吁尽早编制珠海市生态水系规划的同时,也对珠海市香洲城区生态水系规划提出若干设想。

一、 香洲城区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水系现状

珠海市香洲城区分上冲、新香洲、老香洲、前山、拱北和吉大6个片区,陆地总面积约103km?,域内现状水系主要由水库和内河涌(排洪渠)组成,其中中小型水库6座(主要有青年水库、梅溪水库、坑尾水库、正坑水库、大镜山水库、吉大水库),总库容1879万m?,控制总集雨面积15.17km?,内河涌(排洪渠)23条(其中较大的排洪渠有105国道排洪渠、金凤路排洪渠、凤凰河、白沙河、白石冲排洪渠、拱北西排洪渠),总长度约50km。

(2)水系现状分析

香洲城区现状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河网密度偏低,布局不均;

香洲城区现状水面率约2.4%(含中小型水库及内河涌),与《城市水系规划导则》中对珠海的推荐水面率值5%~10%相距较远,同时在香洲城区内部,河网分布也极为不均,拱北片区水面率只有0.81%,老香洲片区则为17%,由此对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及生态宜居均造成比较明显的不良影响。

b.现状河渠大多采用硬质驳岸和砌底,严重阻碍水体与土壤的物质能量流动;

河道水体、生物及土壤可构建一个相对独立、平衡的生态体系,硬质驳岸和砌底阻断了这种交流,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生态恶化,同时现状断面主要为矩形,形式单一生硬,对水景观、水文化营造也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c.河道蓝线规划滞后,滨水带连通性、可达性不佳;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建筑、道路等沿河而建,造成沿河滨水空间不足,纵向不连续,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亲水要求。

d.现状河道缺乏补水措施,河水水质不佳。

现状河道(排洪渠)大多起自区域内的水库溢洪道,上冲、前山和拱北片区内的河涌均汇入前山河,老香洲及吉大片区河涌均直接排入南海,由于出口处大多未设置水闸等水位控制措施,现状河道晴天基本无水,同时由于区域内截污工程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仍有少部分污水汇入河道,对河道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二、 香洲城区生态水系规划原则、目标及技术路线

(1)规划原则

饮水安全优先原则;

防洪排涝优先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水体、岸线、滨水空间协调原则;

(2)规划目标

尊重水系自然条件,营造水系健康生命,正确处理水系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体现城市规划对水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3)技术路线

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定位为指导,以水系现状和用地现状为基础,以保障供水和防洪排涝为前提,以截污治污、引水调水、蓄水补水、营造景观为主要手段,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突出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营造南国水乡,浪漫之都的城市水系新景观,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生态保障。

三、生态水系规划要点

(1)结合城市更新等项目,逐步提高香洲城区水面率至5%

提升水面率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对香洲城区范围内的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增加水库库容;二是结合城市道路改造等项目,梳理香洲城区水系网络,增加排洪渠数量,联通现状水系;三是结合城市更新,大力倡导低影响开发,增加地块内部调蓄水体面积。

根据珠海市水务集团有关城市供水安全的研究,香洲城区及南湾城区区域水库总库容应大于5000万m?,才能保证咸潮期磨刀门以东区域城市供水,而区域内现状总库容仅3000万m?,缺口较大,规划重点对大镜山水库、梅溪水库、吉大水库等进行扩容加固,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同时为金凤路排洪渠、凤凰河、白沙河等部分河涌承担生态补水水源。

结合上冲TOD小镇建设及翠屏路道路工程,建設翠屏路排洪渠,连接105国道排洪渠、梅华路排洪渠、翠微排洪渠等,同时与坦洲镇东大排洪渠等连接,构成上冲、前山片区的水系网络,保证该片区的防洪排涝安全及水体网络联系。

(2)保持必要的生态水量

香洲城区内内河涌大多以水库泄洪道为起点,平时经常无水,从水面景观的角度考虑,应通过设置梯级挡水设施(橡胶坝、翻板闸等),营造适宜水面面积。内河涌最小水深可按河涌沿岸休闲活动平台下0.2~0.5m左右控制,同时绝对水深建议不小于0.3~1.0m,以满足生态循环系统的建立需要。

(3)建立生态补水机制,营造良好水质

香洲城区排洪渠大多以各水库泄洪道为起点,可以通过青年水库、西坑尾水库、梅溪水库对105国道排洪渠、金凤路排洪渠、翠屏路排洪渠进行补水,利用大镜山水库对凤凰河进行补水,利用吉大水库对白沙河进行补水;同时中心城区有4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超45万m?/d,可利用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实现对白石冲排洪渠、拱北西排洪渠、白沙河的生态补水。香洲城区目前正在实施全区域的污水管网改造,实施全区域污水纳管工作,此举将极大的保证污水不入河道,同时针对初雨等面源污染,规划通过城市更新大力发展低影响开发,增加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同时沿河设置植物缓冲带,通过植物、土壤等过滤作用净化初期雨水,以及对河道进行定期换水,保障河道水质满足景观用水水质要求。区域内的各水源水库水质控制指标按地表水Ⅱ类控制,其他水库按景观水水质要求控制。

(4)对现状硬质排洪渠进行逐步改造

对现状硬底排洪渠逐步拆除硬底,同时根据两侧用地情况的不同,采用纯景观改造、单侧改造、双侧改造等方式,逐步实现生态排洪渠的建立。

两侧无改造用地,可采用图1-1改造方式,单侧有改造用地时可采用图1-2改造方式,两侧均有改造用地时可采用图1-3方式,同时可根据两侧用地性质,营造不同的景观风格。比如拱北片区、吉大片区以商务、办公为主,滨河景观改造可按商务休闲型为主,结合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营造适合商务休闲的景观;老香洲、前山片区以居住为主,滨河景观以生活休憩型为主,结合休闲廊道、景观小品、体育设施,营造适合居民生活休憩的水景观;上冲片区以工业为主,滨河景观以防护型为主,沿岸以绿化分隔,营造工业企业周围生态绿色防护景观。

图1-1 现状河道改造示意图(纯景观改造)

图1-2现状河道改造示意图(单侧改造)

图1-3现状河道改造示意图(双侧改造)

(5)对水系划定蓝线保护范围,并严格予以执行

根据珠海市蓝线规划,对城区范围内各排洪渠根据宽度不同划定5~10m蓝线保护宽度范围,对于现状已处于蓝线保护范围内的房屋等设置应结合城市更新改造,逐步满足蓝线保护要求。对于中、小型水库,蓝线保护范围按水库汇水范围线执行,保护水库水质。

三、结语

水是城市的生命与灵魂,是城市地域特色的缔造者,香洲城区由于开发建设较早 ,开发强度较高,水系分布已定型且改造难度较大,本文从水体、岸线和滨水空间三个方面提出规划改造设想,为后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同时考虑到珠海市正准备大力开发西部城区,该区域水网更加丰富,自然本底条件极其优越,建议在西部城区开发建设之前进行生态水系专项规划,梳理、控制和保护好城市水系,平衡好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为“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提供生态保障。

作者简介:占雪晴(1983-),男,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所,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主要从事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工作。

猜你喜欢
水系珠海市城区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曾任反贪局长的他被“双开”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聚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