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隐者“补齐哥”

2015-07-13 02:50段奇清
华人时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隐者幼童钢丝

段奇清

“隐遁养姓名,不恋恁世情”,一个人隐于善,便是大善,是善的极致。

儿时,他有一个大侠梦,在他的心目中,大侠就是当别人遭遇危困时,突然出现其面前。总之,大侠就是来无影去无踪,及时救人于危难之中。因此,他从小就爱帮助人,最乐意的就是助人后不留姓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知道旧时代“侠客”式的给人一个惊喜的帮助尽管很刺激,但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今借助网络同样也可以做大侠。然而究竟做什么,一时间他的心中没底,有一个触点终于让他看清了方向。

2012年10月,浙江温岭一名女幼师在教室内强行拎着一名幼童双耳使之提离地面近20厘米,男孩大哭不止,而女幼师则乐在其中。这一事件曝光后,接着人们还发现这名女幼师曾用胶布封住幼童的嘴巴,将幼童扔进垃圾桶等。对于这种虐童事件,身为父亲的他被深深触动了,于是筹划并建立了儿童权益保障组织,成为中国儿童权益保障促进基金会的创始人。

2012年10月26日,他开通新浪微博账号,很快捐助了山东农村一名两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始了他的网络慈善之路。不到半年他成为微公益平台首个捐款超百万的爱心用户,被网友称为“网络首善”。

2013年3月17日,有一个小女孩要“卖身救父”。原来,小女孩的父亲在一家企业打工不幸被砸成重伤,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因为无钱,救治即将停止。母亲逝去后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女儿别无他法,决定卖掉自己救父亲。

当日下午,他看到了这条微博,随即捐款10万元,他还说:如果这些钱还不够,“剩下的治病钱我全部补齐”。由此,小女孩得以和父亲在一起,一个温暖的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此后,“剩下的钱我全部补齐”这句话,经常在他的捐助中出现,让他又得了个“补齐哥”的名号。由于对别人的求助是有求必应,他还被人称为“傻捐者”。

在所有名号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傻捐者”,因为这个名号最能反映他做“慈善隐者”的心愿。可不是,时至今日,人们只知道他叫“钢子”,其真实姓名、身份、经历,依旧被种种离奇的猜想包裹着。尽管他很直率地让笔者看了自己的身份证,但他对笔者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公开,“我要践行我的慈善理念———做没有回报目标的慈善者。”

为了实现做一名“慈善隐者”心愿,他在给小女孩的父亲捐款十天后,在网上成立了“钢丝军团”,不久后改名为“钢丝善行团”,发起“1起捐”公益活动,即:每1人+每1天+每1元=爱的365天。随后,为了规范“1起捐”活动,他主动断绝与“钢丝善行团”的一切联系,并同时成立了一个由九位社会人士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负责管理“1起捐”的善款,决策“钢丝善行团”的救助方向。“1起捐”只带头向管理委员会捐钱,自己不设立募款账户。

管理委员会捐出钱后,对外并不宣布这钱是由谁捐的,这便将善行隐藏了起来。“1起捐”只带头捐,于是将善行隐藏在千千万万捐款者中:“1起捐”有众多的“1”,这就像森林,像“青纱帐”,将行善的个体隐藏在“丛林”之中。最终则是钢子把自己彻底隐藏了起来,他在同“1起捐”成员捐了1元钱后,随后又“偷偷地”再捐上几十万元。

钢子说: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比如说一个人捐款10万元,不可能每天打电话问他这钱是怎么花的。如果是10万人每人捐了1元,(转下页)

(接上页)那这笔资金就会有10万人关注,更何况他们还有很多朋友同学,监督的力量更为强大。

钢子1973年出生于吉林一个军人家庭,少年时,痴迷于金庸的小说和李连杰的电影,他曾到少林寺学过武,大侠情结从那时就在心中扎下了根。20岁时,钢子远赴俄罗斯做生意,掘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后来,他与人合伙经营一家大型钼矿企业,2003年6月27日,他宣布以2亿元转让他名下49%的股权,成立一个慈善纯公益信托基金,用作钢丝善行团的长远发展。

截至2013年10月底,仅在新浪微公益平台,钢子就分享了478次公益微博,影响到206万人,他的传播和分享带动了5万人捐款,共募款1053万元,他个人捐助过275五个项目,累计捐款454万元。2013年9月,钢子发起的“钢丝善行团全国万里行”,累计捐款500多万元。

也许有人说,虽然目前人们不知道他的本名,但总有一天别人会知道的。但知道也没关系,因为管理委员会每捐出一笔善款是绝不会留下捐款人名字的,也就不存在钢子以捐款换名声的问题,甚至连受助者也不知道钱来自何人,钢子即使捐得再多,要得到受助者的感恩也不可能。

他说,做“慈善隐者”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隐藏行善者的善行,来推动整个社会行善。因为“1起捐”以1元为起点,行善门槛低,人人都可参与。其过程却能激发大众内心深处原本有的善良,一个人付出1元钱,就会感到骄傲,而这种骄傲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通过改变个人心态,进而改变社会一些人的浮躁冷漠。钢子说,相信“1起捐”有这样的力量。

大隐隐于善,一个人做善事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之心,行善便成为一种自觉,也就能享受善行给自己心灵带来的一份宁静和愉悦,从而真正获得人生的幸福。

(责编  孙礼勇)

猜你喜欢
隐者幼童钢丝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寻隐者不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两个“隐者”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钢丝上的笑声
我与唐诗同行
对“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插图的质疑
正确使用钢丝清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