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建设与管理
——以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为例

2015-07-14 08:04李小椒浙江省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25800
大众文艺 2015年8期
关键词:展示馆苍南县陈列

李小椒 (浙江省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25800)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建设与管理
——以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为例

李小椒 (浙江省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25800)

面对一些即将消亡的文化遗产,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如何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地展示?近年来,非遗展示馆建设渐渐成为人们探讨的新话题。非遗馆是展现历史文化艺术的窗口,发挥着“文化客厅”的作用,是一面传播的旗帜。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非遗馆为例,从非遗展馆的方向定位、功能发挥、设计理念、陈列布局、服务活动等方面,谈谈非遗馆的建设与管理,谈谈保护之行的刻不容缓,传承之路的任重道远。

非遗馆建设;保护传承;定位功能;陈列布展;人性化服务

在各级政府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倡导和参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如何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如何对非遗项目进行全面地展示?在非遗已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建设非遗展示馆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非遗馆为例,从非遗展馆的方向定位、功能发挥、设计理念、陈列布局、服务活动等方面,谈谈非遗馆的建设与管理。

一、明确展馆定位,坚持多元化方向

“历史与人文并重,民族与民间同在,传统与现代交融”,这是苍南县非遗馆的明确定位。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确立了“人文立馆、展品立馆、服务立馆”的方针,努力建设与我县历史文化内容相对应,与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对应的,集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传承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非遗展馆坚持多元化方向,突出苍南文化特征,展示经典名录项目,开展特色传承活动,以此服务各类人群。通过“情景还原”来营造展示氛围,也就是对所展示非遗项目自身特点和所含文化信息的提炼、梳理,来复原其所存在的地理环境、活动场景和工艺流程等。展示馆建设要把握了四个统一:一是特性与特色相统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的是一个地方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民族性和群体性,非遗馆应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活态流变性。二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这不仅是陈列布展的基本准则,也是非遗项目达到预定展示效果的有效途径。三是静态展示和活态互动相统一。注重与观众的参与,变观众的“单向”受教为“双向”互动。四是系统完整与突出重点相统一。既要全面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又要有所侧重,不能以偏概全,但要以小见大。

二、围绕设计理念,引入合理化布局

山海苍南,民风淳朴,古韵悠长,巧匠无数。山与海是苍南的地理符号,以“山海”为主题布展,能让观众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个直观的认识。非遗展馆基本陈列由序厅、古韵、遗风、巧技和结语五部分组成。

序厅部分:简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意义,以及我县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概况。展示手段为前言文字、大型浮雕主题墙、地面内嵌符号装饰等。

古韵部分:展现苍南古代音韵之美。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四类非遗项目,具体有苍南童诗、高机与吴三春传说、单档布袋戏、渔鼓、道教音乐、参龙、提线木偶、畲歌、鼓词、卖技、马灯舞等。展示手段为文字、图片、实物、视频、制作模型、电脑虚拟场景等。

遗风部分:展现我县多神祟拜的信俗文化。主要是民俗类非遗项目,具体有蒲城拔五更、莒溪刀轿、刘伯温春秋二祭、金乡清明祭、新春划太平龙、妈祖信俗、马仙信俗、杨府爷信俗、排殿猪等。展示手段为文字、图片、实物、视频、场景还原、自助式欣赏等。

巧技部分:展现民间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包括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类非遗项目,具体有夹缬、矾塑、夹苎漆器、点色剪纸、夏益锦戏曲盔头制作、碗窑手工制碗、畲族彩带编织、桥墩月饼、门神画等。展示手段为文字、图片、实物、视频、场景还原、大型雕刻主题作品等。

结语部分:以流芳为主线,面对一些行将消逝的文化遗产,书写保护之行和传承之路。展示手段为文字、图片、视频等。

三、发挥展馆功能,组织多样化活动

非遗馆作为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是传播和解读历史文化知识的载体,最终目标是通过多样化活动和人性化服务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民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展馆要构建以馆藏展品为核心的特色展陈、以传承人为主体的活态展演、以观众参与为基础的互动交流体系。形式、内容力求丰富多样,既要展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光彩,又要展示现阶段传承人的传承、发展成果,同时还要展示其它地方相关的非遗项目和传承情况;既要体现保护之行的刻不容缓,又要体现传承之路的任重道远,同时还要唤起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

展馆分虚拟展馆与实际展馆。虚拟展馆为非遗数据资料,通过电脑触摸屏实现。实际展馆分三个功能区:陈列展示区、表演观赏区、传习互动区(临时展厅)。陈列展览、活态展演、交流互动是非遗馆发挥文化影响力的主要形式。陈列展览有基本陈展、专题陈展、与其它非遗馆合作交流展等;活态展演有本地传承人临时展演、外地民间艺术家邀请展演;交流互动有对特定人群的传授、有面对大众的传习、可在展厅互动区开展、也视情况安排场所举办。

此外,不仅要立足展馆,接待以家庭为单位的少儿群体、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校群体、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成人观众,为其提供优质服务;还要组织非遗论坛、艺术沙龙、主题教育、非遗演出等公共文化活动;甚至通过“流动非遗馆” 走出去,以图片展板、非遗展品、传承人展演等形式,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延伸公益文化服务。

四、创新管理方法,提供人性化服务

新馆开放后,观众接待量将逐步上升。如何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应对年观众量不断增多的趋势?我想,非遗馆要树立“为观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意识,在健全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和安全体系上下一番功夫。

一是提供安静、有序、整洁的参观环境。零散观众自行安静参观,团体观众由讲解员带领并做讲解,保洁人员每天不定时清理场馆。二是提供方便快捷的门票服务。团队参观须提前预约,并领取门票。设立团体观众、零散观众出入口,有条件的可设立绿色通道,以方便残疾人和高龄老人进出。三是存包、查询、休息等服务。为给观众提供准确的参观信息,在公共区域安装LED显示屏,播放展览、活动和服务信息。并设立公众休息区,为观众提供自助茶水服务。四是拓宽服务形式,利用新媒体满足公众需求,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详细的信息。五是安保、呼叫等服务。若有儿童、老人走散,通过广播及时呼叫亲属,若有物品遗失,帮助查找,必要时调出监控。六是要有公共场所应急预案。做到保安轮流巡逻,通道保持畅通。

非遗馆里记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足迹,展示着历史人文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她是我们的文化客厅。“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我们来说,乡愁也许是心灵深处的乡情,舌尖不变的乡味,耳边亲切的乡音,还有在非遗馆里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

猜你喜欢
展示馆苍南县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树的生活
阳光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
Shake It Up:Brandish the Florid Youth
开启展厅3.0时代——南京河西新城规划展示馆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