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2015年高考物理选择题的分析

2015-07-14 03:17张万军
物理通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滑块动能本题

张万军

(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题目】(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如图1所示,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和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不计摩擦,a和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

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图1

图中实线是滑块的初始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系统任意时刻位置由θ确定,滑块a的坐标为(0,y),滑块b的坐标为(x,0).

1 题目评述

(1)全面考查了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从知识角度讲,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了功能关系、运动和力、机械能守恒等力学核心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力学知识.题目要求考生对相关概念、规律理解准确,应用娴熟.放在选择题压轴的位置具有很好的区分作用.

(2)充分体现了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

从能力角度讲,本题充分体现了高考中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推理能力的考查更为突出.整体与局部的解题思想也贯穿其中.选项从定性、半定量、定量、极值4个角度设置问题,这样的设置需要考生具有完备的物理知识和缜密的分析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极高.

(3)题目有超纲嫌疑

本题是全国高考以来,有关连接体考查的题目中,最难的题目.应该说这是一道标准的大学理论力学题目,放在高考中,有超纲的嫌疑.特别是在定量分析时用到的约束关系,明显是竞赛水平的要求.

2 考试中的合理思维

在实际考试中,对本题来说,完全的定量分析考生几乎不可能做到,所以定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成为破解本题的钥匙.

(1)杆对a一直做正功不可能.一方面,因为一开始,杆一定要对b做正功(这就意味着对a做负功),否则,b就不会运动了.另一方面,选项B,C,D与选项A是矛盾的,这与“本题有多个选项”的要求不符.

(2)杆对a一直做负功不可能.如果一直做负功成立,答案只能选C,这种情况虽然对b来说似乎是合理的.但选项C与选项A,B,D矛盾,可这又与“本题有多个选项”的要求不符.

(3)杆对a只能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反过来显然不可能).所以,存在一个位置,杆中的力为零,此时a的加速度为g,b的速度达到最大,a的机械能减小到最小值.此后,杆对a开始做正功,其速度继续增大,杆对b开始做负功,其速度开始减小,这样即可选出D.B答案的选择可根据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出.

综上所述,本题只能选B和D.系统在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内,a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a和b的动能,直到杆中的力为零.此后,杆对b做负功,通过杆又将b的动能全部转移给a,使a落地时的速度变为.全部转移很是“诡秘”,通过定性分析很难判断.即便分析出了b先加速后减速,也难得到b最后速度减小到零的结论.只能根据“本题有多个选项”来选择答案B,这就明显减弱了本题对物理过程理解的考查,这不能不说是本题的一个遗憾.

3 定量分析

(1)a,b动能(速度)的定量分析

对a,b和杆组成的系统,由动能定理

由于杆不可伸长,故a,b沿杆的方向速度相同

由此解出

令Eak对θ的导数为零,可以得到,在Eak>0的范围无解.这说明a的动能是单调递增的.

令Ebk对θ的导数为零,得到

上面的结论表明,杆对a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图2画出的是在同一坐标系中,取mg=1,h=时,a和b动能随角度变化的图像

图2

(2)a,b加速度的定量分析

式(3)对时间求导得

另外

由这两个式子得

令aa对θ的导数为零,则时,a的加速度绝对值最大,最大值

负号表示与y轴方向相反.

式(4)对时间求导得

另外

由这两个式子得

图3

(3)杆中力的定量分析

设杆中的力为T,对b

将式(6)代入上式得

图4

从图2~图4还可以得到其他一些有趣的结论,这里不再赘述,请读者自行研究.

猜你喜欢
滑块动能本题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门把手消毒滑块
今天是几月几日
前模滑块注射模设计
找规律
滑块相对静止相对运动的判断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