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引热议,有人欢喜有人愁

2015-07-15 03:02陈贺
就业与保障 2015年2期
关键词:刘洋待遇养老金

陈贺

1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终于落地。这意味着,一场4000万人走向3亿人的制度并轨终于揭开大幕。如此“任性”而又有决心的改革,立刻引起众议。

养老制度事关每一个人,公务员的薪酬待遇更是社会话题中极为敏感的神经,此次养老保险改革已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议,随之而来有关于公务员加薪的说法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更有网络传言公务员加薪超过1000元,这一传言更是点燃了社会舆论的爆点。

一方面,质疑公务员加薪的必要性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身处其中的公务员人群显得有些委屈,十年不涨新,如今还要缴纳社保,工资显然是所剩无几,不加薪实在难以维持生活。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人群,听听他们对此次改革的看法。

企盼

改革让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理性

“对于 《决定》,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就是希望它早点落实到位。”,泉州市工商系统的工作人员刘洋这样说。

刘洋向记者解释道,在其他人看来公务员是个香饽饽的岗位,不仅稳定且收入高。作为刚入职的新人对于外界传闻的各种公务员式的福利自己是一点都没有体会。相反,每个月阳光后3千出头的工资就是唯一的收入。正因为如此,常常会有公务员辞职跳槽到企业为的就是追求更高的收入。如果在以前,公务员中途跳槽或是被辞退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为没有缴纳社保,公务员辞职或者被辞退都只能净身出户、别无所有。“我们都是从千军万马的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刘洋说,他所在的单位有国内重点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有海归的留学生。“但这些人才目前在做什么工作呢?就是拿着单据对着电脑核对数据,有的是每天到外面查验货物,工作很简单。因为不易所以不舍,又或者是舍弃的成本太高,导致越来越多有更高志向的人才只能埋没在公务员队伍当中了”。原来, 看着一些在企业工作同学拿到高薪,再想想自己的收入,刘洋也动了跳槽的念头。因此,他非常关注《决定》关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规定。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 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决定》 的相关规定让刘洋觉得,今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更方便了。“并轨”大大地促进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才交流。

平静

相信顶层设计的合理性

“最先知道《决定》是一个朋友将网站消息发给我的,得到消息之后,内心还是比较平静的,改革毕竟是大势所趋,社会的不断进步就是要慢慢拉近不公平的现象。只是没想到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出台半年之后,国家就将改革的步子迈进了机关单位,这样的决心和效率让人钦佩”,福建省某省直单位的工作人员跟记者说道。

在莆田市某偏远乡村担任小学老师的何过建对于养老改革,他也觉得不用太担心。因为远离城区,他工作的地方信息较不畅,最开始听到养老保险改革是通过其他同事之间的谈话才得知的。在这之前,他们每个月的实发工资是3200元左右,考虑到如果以后还要自己缴纳一部分养老保险,这可让何过建犯了愁。虽然他的爱人同为小学教师,收入也同他不相上下,但两个夫妻每个月6000元的工资是他们家的唯一收入,而上一次的工资调整早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得到消息之后,我回家便马上阅读了《决定》的全文,《决定》 承诺, 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这让我心里有了底。不仅如此,政府还出台了公务员工资调整方案,按照网上专家的说法,扣除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部分,工资还能平均增加300元左右。虽然缴纳了社保,但工资不减反增这就打消了我心中的顾虑,我很期待这项改革的实施。”何过建说。

中央驻榕某事业单位的小张也在第一时间认真阅读了《决定》全文和相关的政策解读。一方面,政府需要向改革前已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另一方面,还要给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 此外, 还要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政府压力虽然大了,但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发展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张说。同时《决定》 关于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部分,也引起了小张的关注。“《决定》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小张认为, 不仅仅是事业单位,也应该鼓励更多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让更多职工也能享受到这一待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企业和事业的待遇并轨。”

担忧

未来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刚入职3年的小方是福建省某省直单位的公务员。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他告诉记者:“实行改革后,如果我们的工资待遇与以前差不多,退休后的待遇也基本持平的话,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但唯独一点,就是把现在为数不多的工资投入到未来30多年的养老保险账户中,让人感到担忧。现在有些消息显示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已经出现了缺口,随着延迟退休的进一步落实,以及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加剧,这一块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而养老金账户资金的管理也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如货币贬值等。当缺口越来越大时,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调整基数来弥补。而我的顾虑就是,我们所缴纳30年的养老金,到我们退休之后是以何种形式何种待遇来实现都还只是个未知数。”

同样是公务员的小方父亲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再过三年,小方的父亲就要退休了,根据改革精神,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则逐步过渡。小方的父亲便是“中人”,“对退休后能拿多少,改革的细则还没出来,我心里没底,也有些担心。”他说,去年初一位同事退休了,同事级别是处级干部,目前每月退休金是6000多元。“改革之后,同级别的退休,虽然有“视同缴费”的规定,但能不能拿这么多,我们也不清楚。”

同样心里没底的还有柯平。“这项改革对我肯定有影响,但因为具体实施方案和细则还没有出来,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我的待遇会有多大改变,我也不太清楚。”她说,前几天有报道称公务员工资要涨60%,接着国家人社部官员出来辟谣,最新的消息称每名公务员平均可能会增加300元,她觉得如果是这样,她倒是可以接受。

“机关单位养老改革,这是趋势,我们作为基层的公务员,只能是按照政策,遵守规定。”她说,对于即将进行的这项改革,她既不像有些人一样乐观,也不像有些公务员一样觉得悲观,关键是看下一步要实行的具体方案,到底是什么样的细化方案。

柯平告诉记者,自从2008年实行阳光工资以来,除了每年10多块钱的正常增加,他的工资几乎没有涨过。另外,退休后的待遇到底怎么样,这是她非常关心的问题。“以前公务员退休,是按照级别领取养老金,以后肯定不是这样了。现在,我们只能等具体的政策方案出来,再看看吧。”

观望

等待进一步细则出台

同以上几种反应不同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目前正在准备公务员面试的张玉杰则表示并不关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也不会影响自己考公务员的想法。出生在公务员家庭的他从小就对公务员队伍充满了向往。虽然他也了解到公务员的收入不高、晋升太难。随着国家相关规定的出台,所谓的那些福利、灰色收入他可能再也享受不到,但他还是更愿意追求那种岁月静好的生活态度。

24岁的赖燕燕是漳州某学校的老师,一年多前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进入现在的单位工作。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她说,这项改革她知道,但她没有仔细看这方面的报道。“反正是国家出的政策,个人也无法左右,上面有什么规定,下面按规定执行呗。我自己也没有按照网上的公式去计算将来能拿多少,一个是国家的细则还没出来,第二就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政策肯定还会在变化,现在从制度上并轨了,我相信离待遇并轨也就不远了。我们家里人还是很多在企业的,所以我认为改革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前进,政府毕竟是要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所以觉得还是持观望的态度比较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姓名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刘洋待遇养老金
A class of two-dimensional rational maps with self-excited and hidden attractors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又见刘洋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刘洋作品
刘洋 藏石欣赏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