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乱真 娓娓唱来

2015-07-17 06:50蔡海汪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变声期假声探索实践

蔡海汪

摘 要:运用假声的演唱方法,对变声期孩子声音的保护以及音色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从变声期假声演唱的重要性,假声演唱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假声演唱的收获等环节,通过改变练声曲及练声方法,选择有趣的课堂导入、课堂游戏、课中比赛等教学手段,采用小众化、全面化、个体化等教学形式对假声进课堂进行详实地阐述。

关键词:假声;变声期;渗透;课堂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23-01

一、变声期假声演唱的重要性

所谓“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这种声音比由整个声带都振动的“真声”要高要弱,其声音柔和、圆润、干净,持久而舒服、晶透又明亮、纤细而富有美感。

运用假声的演唱方法,对学生们声音的保护以及音色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假声演唱进初中音乐课堂,可以使学生们的演唱声音统一明亮,自然又富有感染力,达到自然自信演唱歌曲的目的。

二、假声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一)着手小众,让假声教学在探索中发亮。

1、悟——打破思想意识,提高假声练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具有潜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劳动,如果没有积极性的推动,学习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音乐学习同样如此。

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些歌曲,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并喜欢上假音。比如聆听关喆演唱的《想你的夜》在演唱中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假声的唱法。

2、换——变更以往练声方法,使用适合假声的练声曲

要唱好假声,练声是为歌唱打基础的有效性活动,科学合理地练声方法,为假声的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由高到低的“wu”母音练习。通常我们练声的时候喜欢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但是为了强调假声的练习,通过让学生从小字二组的A音开始往下唱,同时多使用“wu”母音来练声,提醒学生结合头腔面罩的运用往下唱,唱出高位置的声音。如下:

1= C – 2D 4/4

5 – l 3 – l 1 – ll

wu

引导学生要用一种叹气状态唱这条旋律。再如:

1= C – 2C

5 6 l 5 - l 5 4 3 2 l 1 - ll

Wu

引导学生模仿风吹过的声音。所有练声曲都引导学生先从假音状态,从最高音开始慢慢往下哼唱,这样可以避免由低到高真声越唱越响,或者越唱越轻的现象。

(2)使用和创编生动的练声曲。经过探讨,大家创编出了:

1=F-G 4/4

6 5 l 4 - - 5 4 l 3 - - 2 l 7 · 6 5 · 4 l 32 1 - ll

再将一起创编出的旋律,用母音“lu”“la”练唱假声,通过各个调的练习,唱出空灵的味道,达到头腔共鸣的目的。学生对自己努力创编出的旋律,很乐意练唱,假音训练的目标得以实现。

3、逆——忽视男女声音规律,一视同仁地练唱旋律

变声期的男生声音逐渐变低,向成人声音发展,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我们学唱歌曲时,通常把男生放在低声部,女生唱高声部。

(一)面向全体,让假声教学在课堂中流动。

音乐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五点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4、用假声趣导假声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的首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摇篮曲》一课,笔者用假声说话,导入教学内容。。

5、用假声激励假声

“比赛式”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改变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进取,扬长个性的课堂机制。在初中歌唱教学中,各种比赛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

6、用假声游戏假声

若问怎样才是一堂成功的课,那就是“教学无痕”。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在歌唱课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假声进行游戏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无痕”的效果。

三、针对个体,让假声教学在反思中开花

“注重个性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它真实而显眼地收进了《音乐课程目标》的教学理念中。面对不同的个体,老师能做的就是反思并改变。在假声进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碰到许多偶然事件。

1.唱不出的假声

在假声演唱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渗透,能唱出比较自然流畅的假声。鼓励学生张开嘴巴做哈欠状开始练唱,吸足气息,把声音轻轻送到头腔。

2.太刺耳的假声

假声进课堂,让学会假声的学生们乐此不彼,随处飙音高,但唱着唱着,又有特殊问题出现了。引导学生对比聆听自己及他人的音色,懂得美的音色是自然的、通透的,发声各部位不会难受等。通过反思,判断自己假声方法的恰当程度。

3.和真声打架的假声

初学会假声的学生,和真声打架的情况较多。一首歌曲的完整度,和声音的自然运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自如地运用真假声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歌曲情感、意境处理得恰到好处。我相信,初中假声教学的探索,对学生们未来探索自己更多的音色必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变声期假声探索实践
谈声乐“真声”与“假声”演唱技巧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变声期这般护嗓
论变声期的声乐教学
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假声的有效利用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假声男高音的鉴别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