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堂创新教学体会

2015-07-17 23:11李永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新探究中学体育体会

李永

摘 要:创新教学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教学。本文试从指导思想、学习情境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学生自编游戏、以学生为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逐步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探究;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38-01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的。换句话说,即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只要能达成学习目标就行。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而同一教学内容如果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此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创新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因而选用的教学方法依据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尽在情理之中。教师创新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教法创新应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教法创新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教法创新还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要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

二、学习情境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学习情境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单调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愉快,练得高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自然地形跑”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耐久跑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能持续跑3000多米,如果一味的命令学生去机械的跑,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精神陶冶,效果肯定都不会很好,学生甚至会产生畏难心理。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学习红军精神,模拟红军进行长征的练习形式,并在跑的路途中设置了“战壕”、“雪山”等障碍。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肩负革命重担,完成伟大创举”的教学情境中。果然学生沉浸在模仿红军长征的意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就跑完全程。结束时我又播放“打靶归来”的乐曲,让学生自编舞蹈。师生同唱同舞,完全是一种“三军”胜利会师的欢乐场景,学生的体能训练、精神的陶冶达到了最佳的组合,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自编游戏,培养创新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或组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大家经过思考、讨论和选择,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叫号接球”、“击中目标”、“打活动目标”等游戏项目。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发挥导演的角色,充分让学生自行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还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这样,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和经验。

四、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快乐学习氛围

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按照新课程提出的要求,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对教材的安排要科学化、合理化、灵活化;课的内容要开放化、多样化、全面化;课的设计要新颖化、趣味化、个性化。体育教学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学生为主。尽量让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新颖、活泼、轻松,让学生的身、心、德、智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育课教学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在实践中优化体育课教学。场地、环境的选择要有助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讨论热烈的课堂气氛。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得法,重在创法。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传授丰富多样的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认识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猜你喜欢
创新探究中学体育体会
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究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