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63 AMG+C450 贵族武士

2015-07-17 19:55EDMONDLAU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 2015年4期
关键词:四驱型号吸气

EDMOND+LAU

首先,大家要搞清AMG、宝马M和奥迪RS的个性是什么,搞清楚之后才不会表错情。第一代C 63是很奇怪的AMG,6.3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搞得好像一部肌肉车一样,论气势、声色,它确是足以名留千古的AMG作品,因为它够另类,够个性,事实上,它也是AMG有史以来卖得最多的型号(车系自2007年以来卖出约四万部)。后期换上了MCT变速器,郎以多片式离合器取代扭力转换器的新科技变速器,霸气稍减,戾气也骤减。第一代用传统自动挡,效果异常突出,但不是合理的,因为对于传递力量而言,传统自动挡总有限制;用MCT会好一点,但为何新一代C 63仍然用MCT,而不用上AMG GT的双离合器?厂方说这是因为GT的变速器是后置的,规格不适合放在C-Class身上。

回到正题,AMG的汽车向来偏重力量、豪华、路面兼容性,简单点说,它不是好像驴见萝卜一样只有一个目标;宝马M就是很想把旗下汽车打造成街道赛车,纵使他们近年也变了,很多不适台这一哲学的车都搞个M出来(幸好他们还未造过M7);奥迪的RS嘛,这还是个相同于DSE的通识题一样那么令人难以捉摸,我投降,实在未能找到它较为明显的个性。换亩之,AMG向来就不是歇斯底里地追求车速、力量和极端驾驶感的高性能品牌。我在赛道上试63 S的时候,因为要跟着前车,不可超越,每每入弯前贴近前车,防撞预警系统便会启动,自动帮我刹车刹到好像—盘冷水照头淋下来一样,后来关掉它,又有BAS捣乱,也就是计算机觉得你刹得不够大力,自动帮你加力。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是一部贴近赛车的街车,断不可能有这些系统。为何它会备齐奔驰的安全系统?就是因为它不但是AMG,也是奔驰,两者加起来,就是有力量,有速度,跑车化,同时又舒适、易开、安全的汽车。早前,我在香港试过当年迷倒万砗迷的190E Evolution Ⅱ,原来它开起来都是邵么从容,悬挂也是那么舒服,跟同年的M3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我觉得第一代C 63是很奇特的AMG,也是有点不合理的奔驰,因为它不似贵族,反而像失散多年的贵族私生子,在野外练就一副桀敖不驯的脾气,后来添加了MCT,令它变得驯和了,行为举止合理了一点。

新一代C 63再不用自然吸气6 3L V8,改为4 OL V8加双涡轮,这个换心手术已向大家说明了一件事:我们要忘记从前。自然吸气同涡轮增压发动机根本就是两码子的事,前者转速明快有序,而且力量与转速极有比例感,人开起来就很容易和发动机有血脉相连的感觉。不过要玩到四五百匹的自然吸气机,排气量没五六千毫升真的不行,在今日天天讲环保,讲温室效应,讲PM2 5的世界,这种排气量是一种原罪。相比起来,新C 63 S用新发动机,排气量为4.0L,但已经有510匹(380kW),油耗叉比老款减了32%,二氧化碳排放也少一大截,换回来更好的性能表现。老实说,我觉得新车的加速反应比老款快了很多,这不是从声音或什么推背感得出来,而是从车速表转眼间飙到250km/h才知道的。我在相同的葡萄牙Faro试了M3/M4,走的公路也差不多,我都在C 63 S和M3/M4试过在百多公里车速(D挡)一脚全油门加速至260km/h以上。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C 63 S好像没宝马那么快、没那么爆。但回香港再看两段视频,其实C 63S当时的启动车速是120km/h,M3/M4的是160km/h左右,但两款车加速至260km/h所需时间相差无几,这说明了C 63 S的提速更快。但为何我身在葡萄牙的时候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后来,我再回想起来,C 63 S的舒适性要比宝马高,车厢隔音也较好,既有主动液压发动机底座,变速器运作也更滑溜。宝马则用双离合器,提速时顿挫感更强烈,声浪经喇叭传入车厢,所有轴承更是类似赛车的产品,悬挂也更硬。这样说来,宝马是更容易产生一种官感上的刺激。大家要知道,有时候所谓的跑车感,不但来自实际的力量和速度,更多则是来自我们耳朵能听到的声音,身体能感受到的顿挫感,以及悬挂传来结实嗜吵的反应。C 63 S不是这样的510匹汽车,它在慢走的时候,有极接近普通C-Class的舒适性,如果你用comfort mode,你简直以为自己上错了车。辗过减速坎,走过凹凸,哪怕是调至最硬的悬挂,它依然不怎样叫你受苦。同样在Faro,我试M3/M4的时候,只走了百多米,便觉得它整个底盘将传来路面的震荡传上来,虽然不辛苦,但很明显就是所有零件的连接位,所有缓冲都被加固了,就好像原本是软骨的地方都换上合金材料一样,避震器不能处理的东西,都经底盘传入车厢,这是很赛车的处理手法。但C 63S没这个问题,你调到comfort,它真的货真价实地给你comfort;你一级一级上调,调至sport、sport+或race(普通C 63没这模式),悬挂是硬一点,变速器反应也快一点,排气管声音大一点,换挡时的补油声更越来越响亮,但如果用race来慢慢开,你却不会觉得特别辛苦,除了变速器固执地不高转不换挡之外,其余的表现都随和有礼而不带半点戾气。

来到试M3/M4和Cayman S的相同赛道,用了racemode的C 63 S一样可以甩尾,因为仪表显示的sporthandling字句,就表示你可以甩,但最后仍会被制止的,除非你完全关掉ESP。它一样不易推头,它的刹车一样可以有力,但它没有我试宝马或保时捷时那种贴贴服服而又结实清楚的感觉。可是当我回想起来,C 63用的是V8,另两个牌子都是六缸;C 63是车厢空间特别大的轿车,其余两款不可相提并论。再想想,这一代C 63确实不是那种不顾一切追求跑车感的高性能汽车,你可以不喜欢它这种不够纯粹的个性,但我可以告诉你,在世界上任何公共道路上,新一代C 63都不会输给同级对手,因为它真的是很快,力量很大的汽车,而且,虽然它从容,更有兼容性,但当认真跑起来,它又少了老款那种沉重的感觉,操控起来还是挺轻巧的,只是驾驶者从它身上感觉的跑车味会没有对手那么浓烈。不过,世界很公平,少了一些东西,很多时候会得回一些东西,要我比较它和其他对手,C 63明显是适合天天开的500匹汽车,一点累的感觉也没有,一点辛苦的感觉也没有,但一脚油门下去,你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公共路面上追近任何超级跑车。这不是很棒吗?不是很多人朝思暮想的境界吗?

最近,我向奔驰香港借来上一代的C 63 507Edition开了几天。507匹马力,已经很接近新一代的C63 S,但它仍然是6 3L自然吸气V8,底盘上明显加固了很多轴衬,行走起来震荡不少,虽不至震得我股骨微裂,但相比起C 63 S,后者能做到更大的力量,更快的0-100km/h加速,但comfort与sport+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大到你可以让老婆开也可以,让子女坐也可以,这肯定是一种汽车工程的成就,叉可视之为一种进化。另外,我开了三天的507 Edition,油耗真的令我有点怕,没怎样激烈驾驶都要18L/100km,如果跑得快一点,真的不敢想象。当然,大排量+自吸+V8,确实自有其味道,一脚油门,AMG V8独有的,如高速行走中的火车头声音,又似一轮急促激昂的打鼓声,确实是世间妙音,听得人汗毛竖起,继而血气翻涌。我回想起在葡萄牙试C 63 S的时候,它的声浪仍然有自吸的声调,只是节拍来得更急,传入车厢的声浪没507那么夸张而已。

短评C63

大家的焦点放在C 63 S,反而没怎样去试C 63。少了S,车内厢外有些装潢都不一样,但重点是两款车动力不一样。由于试车时间不多,原本打算试了S便算,怎料同行们试完四百多匹的版本,说两车表现有点不同,有些行家更觉得普通版更见爽快。这怎么可能?临离开Faro之前,我也在公路简短试了试普通版C 63。论加速力,S一定比普通版快,即是说S更快到达你要的速度,不过,普通版的换挡反应确实比S版更加勤奋,也更愿意听从我的任何指示。翻查数据,S和普通版的变速器是一模一样的,重量相差只不过20ka。我推断是因为C 63的转速和车速飙升速度不及C 63S,换言之,你开着C 63,你更容易感觉到转速的升幅,你更容易用油门来控制转速的升降。另外,两款车的变速器电子控制程序可能会有点不同,S版动力大,转速快,我们开车时更容易触碰或超越了保护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临界点,令人错以为普通版更听话更易处理。

罗汉普渡 EDMOND LAU

是否看得你一头雾水?将来,系出AMG的汽车全都用上梅赛德斯-AMG这个厂名,如C 63、GT之类;在奔驰车系后加上AMG,便是他们的运动型号,由AMG加持,或是底盘,或是发动机。情况就有如奥迪的S系列,像S3、S4等,又或者是宝马常规型号前加上M,像M135i和M235i。另外,厂方人员表示,这些由AMG加持的型号将全部用上4Matic,即没有两轮驱动。就这个问题,我们反复问7AMG车厂的人员,像C 450,为何不用后驱?经我们七嘴八舌反复追问后,他们说,用四驱不是机械上的要求,而是市场上的考虑。反观对手车厂的同级型号,大多都有四驱型号,特别是奥迪,只有奔驰的四驱还是多用于很踏实的型号,即是下雪地区有四驱版供顾客选择,又或者车型上必须使用四驱,如刚推出的GLE(即从前的M-Class),但四驱与高性能搭配,却不是奔驰惯常的做法,A 45、CLA 45和GLA 45则是AMG的嫡系车种,严格来说不属奔驰阵营。至于将来还有哪些奔驰加入到AMG的型号,厂方人员还是三缄其口,就算我们怎样灌以红白黄酒,都套不出什么端倪。

老实说,像C 450那样的367匹(270kW)C-Class确实不一定要用四驱,强如510匹的C 63 S也只是靠两只后轮驱动。不过AMG车厂的人员也说明了,梅赛德斯-AMG型号仍然是最强的,驾驶感最运动的,也可以说是最不妥协的型号。至于奔驰加AMG,就是要令更多人接触到AMG的科技,扩大奔驰和AMG的顾客层。至于用四驱,是否真的是针对同级对手,那当然不会说得很直白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C 450的基础是来自C 400,两者都是用3 0L双涡轮V6,前者是367匹,后者是333匹(250kW),两款车都是四驱的。我记得新C-Class推出的时候,我在欧洲也短暂试了C 400 4Matic,当时只觉得它是很正常的大排量V6的C-Class,车头略为沉重,不过论声势,论力度之醇厚,它当然比任何四缸的C-Class都要好,但当时实在没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次试C 450,还是旅行型号,我没料到惊喜那么大,大到好似老婆突然送给你一辆手动版MX-5做生日礼物,而且还是V Special版。在葡萄牙的山路上,我试完了C 63 S,再跳上C 450,我的感觉是第一轮像打了一场泰拳,第二轮则是耍了一套太极套路,沉稳、自然、舒泰,没有任何搏斗感觉,反而开得我舒筋活络。当然,C 63 S肯定可以更快,也更刺激,但C 450反而给我更加水乳交融的感觉。这台V6经AMG调校后,跟我前文提及的C 400完全是两回事,我没法相信两者是同一个家族的产品。C450的发动机反应快,转速起落有规有矩,每寸力度来得分明有序,扭力好似时下财务公司广告说的那样即递即批即付钱那么爽快,很有高性能自然吸气的反应。

更叫我惊喜的,是它的7G tronic自动变速器。这是套传统自动货色,不是双离合,也不是MCT,但反应之快,完全可以说服我不用双离合。而且如果用了sport+行车模式,每次将挡,它都晓得补油兼隆隆作响好像大声叫道:“我做了双离合效果啦!”;每次高转收油,排气管叉传来一串的爆竹声,好像在叫:“爽呀呀呀!”。还有,AMG人员说C 450的悬挂都是来自C 63(其中当然有点改动),是硬是软反而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套悬挂的支撑力完全不似任何一款C-Class,四条腿撑得车体好像没有重心转移似的,但叉不是那种死硬派。我开着C 450,早年试C 400那种沉重感消失得无影无踪。老实说,我自己知道在山路上,我开C 450的速度不比开C 63 S时慢,有些弯角,我右脚下的C 450还是不断在加速当中,但在C 63 S车厢内,我的右脚却有点胆怯,不敢太放肆。至于C 450身上的四驱,在激烈驾驶时,它的前后轴动力分布是33:67,这个我还是可以感觉到的,特别是在窄弯大脚加油出弯时,后轮会突然间激烈一点,不是甩尾,而是推一推,让车头更快指向出弯位置。其余的时间,我基本上感觉不到它在运作,更不觉得它在拖拉碍事。奔驰最近的四驱系统都有这种特性,总是那么低调,总是那么大体,既不会笨手笨脚,也不会经常胡乱出手打扰你,非常好。

总的来说,C 450 AMG同任何一款C-Class都不一样,这不单源自动力的多少,而是整体的驾驶气氛。C 450确实有点AMG的味道,这是来自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调校及管理程序,这方面AMG是有做过功夫的。悬挂的调校也是很不一样,它的精纯度不是单单换套运动悬挂那么简单,而是车体在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被运动物理影响时,悬挂如何恰当地做到支撑、平衡、吸震、回弹的反应。当然,变速器的反应,排气的声音,这是一整套的AMG特技效果,只要任何官能触觉正常的人,开着C450都不可能认为它就是普通的C-Class。

MERCEOES-BENZ C450 AMG 4MATIC

发动机:2996mL,双涡轮V6性能:270kW@5500-6000dmin,520N.m@2000-4200 r/min

性能:0-100km/h 4.9(5.0)s,极速250km/h传动:四轮驱动,7G tronic自动变速器

油耗:7.6(7.7)L/100km车重:1615(1660)kg*括号为旅行车版数据

猜你喜欢
四驱型号吸气
如果你很生气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晨起关键5分钟,健康轻松一整天
“四驱”试卷讲评法 培养英语学习力
型号政工师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LM01型四驱水陆两栖车传动系统设计
十大武学秘籍教学速成
没事多练壮腰功
MPTP“四驱”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笔记本型号解码之联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