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2015-07-17 07:47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初级中学0665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马 亮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初级中学 066500)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阅读或者听说英语时,即使没有生僻词,也会出现“表错情”“达错意”现象。比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不是下猫下狗的意思。同一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却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东西”“赖皮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把狗作为家庭成员,把人比作狗。英语里有这样的句子:I’m a luck dog.(我 是 个 幸 运 儿 。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可见,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初中阶段,学生要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初步的了解。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性与多样性。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和知识的习得同步进行。教师还应根据教材的安排,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学会包容和欣赏域外文化,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高。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学习现代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各类英语文学作品、观赏英文影视佳作、利用网络资源等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知识来拓宽自身文化视角,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营造英语文化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美国语言学家E.Sapir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语言论》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交际就像游泳,语言是游泳技术,文化是水。没有语言,交流仍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进行,而没有文化,则无交际可言。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与语言技能和知识的习得同步进行。

1.营造日常英语文化环境。在教室张贴介绍英美文化的图片、利用后黑板开设英语学习园地等,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幽默故事让学生从日常学习环境中积累和巩固英语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利用课外活动,拓宽英语文化学习空间。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媒介,通过阅读英语报刊杂志、小说和观看、收听英语影音节目等方式,使学生耳濡目染英语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意识。比如,开展主题为“英语文化之窗”的手抄报展览,让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资源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文化内容,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做到资源共享。另外,也可以通过英语文化知识竞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课前的“Duty Report”、英语角等形式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实实在在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外教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在真实地道的语言交流中,感受英语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三、发掘教材资源,拓展文化渗透空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充分激活教材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具有英语国家文化特性的内容加以介绍讲解。帮助学生获取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1.利用词汇教学,传授文化知识。词汇的学习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除了运用图片、实物、游戏等教学方法提高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外,教师可以单词所蕴涵的文化知识,将单词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同时讲解给学生,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一课时,为了避免学习食物单词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可以把一些单词的文化背景知识讲解给学生,以增强学生对单词的深刻理解。如“sandwich”这个词。 我们称作“三明治 (sandwich)”的便餐得名于英国人约翰·蒙塔古(John Montagu),他是第四代桑威奇伯爵(4th Earl of Sandwich)。相传他酷爱打牌,有的时候从早打到晚,又从晚上打到天亮,这样他就没时间吃饭。于是,他叫仆人把肉夹在两片面包中间,拿给他吃。他觉得这样吃挺好,不久越来越多的人把肉夹在面包片里吃,并把这种食品叫做sandwich。后来把中间夹各种冷食(如果酱、奶油等)的两片面包都叫三明治。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欧美饮食习惯,让学生列举出中国饮食习惯,进行对比,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2.挖掘教材内容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教师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使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相结合。我们可以在对话、语法和语篇等教学环节中传授文化知识。如在教学 “When is your birthday?”对 话 :“A:When is your birthday?B:It’s on October 5th.”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解英文日期表达方法,让学生对比中西方日期表达差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中西方生日的起源和庆祝生日的不同方式,这样学生在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后,不仅能加深对对话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游刃有余。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多让学生做pairwork或groupwork,还要鼓励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通过多层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学会学习。

总之,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渗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完成时代赋予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陈琳,王蔷,程晓堂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师教学用书(英语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张爱琳主编.跨文化交际,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