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物理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2015-07-17 20:12欧玉建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初中有效性物理

欧玉建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新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老师仍然会畏首畏尾,不敢大胆进行教学规划,或者在教学中过于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学习中看似热闹非凡,实际效果一般。笔者认为新时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这几个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积累、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整体掌握、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12-01

一、遵循全面性原则,注重学生知识全面积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有“偏科”现象,某个科目的成绩非常好,而某个科目的成绩则非常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知识面较广,从最简单的物体运动,到声、光、热、力、电现象,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物理人才。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协调好各个知识点之家的有效关系、特殊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整体把握,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积累。笔者认为,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物理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例如物理与语文知识的联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光现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声现象;还有物理与数学计算之间的联系、物理知识中的英文词汇缩写、很多物理器械都是仿生學案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二、遵循整体性原则,实现学生物理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错,对于教师的提问也对答如流,但是一旦用到生活实践中或者早作例题的时候往往会无从下手,这就是由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的不到位,缺乏对于知识的整体认知造成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以便能够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提升。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对于学生感知知识形成过程的教育,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例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加深他们的学习感知,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改进教学模式,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究,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遵循发展性原则,为学生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发展是当前社会的主题,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遵循发展性原则,目光要放的长远,比如不能单纯的为了某次的考试成绩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教师不管从课程规划还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都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例如教师要适当的引入以往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适当的引入日后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预习;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水平调查,以便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他们的长远发展与综合发展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初中有效性物理
只因是物理
我不是教物理的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