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五步教学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5-07-17 20:12许红利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有效性课堂教学

许红利

摘 要: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以高中新课程理念为支撑,对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五步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16-01

现在的高中化学课堂,其教学模式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此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系统传授,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學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现在,实践证明“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合地方高中课堂教学的。“五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注重体现“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的一个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和鼓励”而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一个教学流程。要实施好“五步教学法”就要掌握它的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进行有固定程式的机械化操作。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实施“五步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题,指导预习

上好一堂课就如演好一台戏一样,引入是戏剧的第一幕,导得好,引得巧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强烈的求知欲,轻松愉快地进入情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并能长期记忆,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化学组通过研究、讨论和实践,总结出:引入新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所学语言材料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新课。我们通常从如下几方面导入新课,(1)问题的引入。针对所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悬念来引入新课。(2)实验观察引入。化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类型的实验作为引入环节,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媒介引入。利用与新课联系的种种“媒介”引入新课。这种媒介可以是一段趣闻、佳话、轶事或一则故事等。

学习目标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而设立,使学生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使课堂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加有成效。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让学生摸得着、够得到;例如:每一节的概念、实验现象等都可以作为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就能完成。同时,出示学习目标用时要短,从而节省下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学习。这是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保证,也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败的关键。

二、指导讨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理论上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因此化学教师要把培养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重心。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其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因此,我们授课时要改变传统的“一讲一听”、“一问一答”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和保持是自主学习得以开展并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在学生合作这个环节上,可以让好的学生帮助后进生;或者把学生分成不同水平层次的几个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进行学习,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学习目标等。

三、学生展示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升华

这一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环节,主要形式是老师围绕教学重点提问检查,学生作答,或让学生自问自答、自导自演。教师点拨的重点是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的难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不惜时间,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力争做到让学生“解惑”,不让学生留下疑难。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组织文字准确表达出来是比较难的事情,大多数学生都习惯用口语来表达。所以这一环节首先关注的是学困生、中等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师精讲,归纳提高

本环节基本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已经穿插在二、三两个环节中。除了穿插中的讲解外,教师在讲解时还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板书的完整性。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易于掌握,易于复习,同时把本节课知识变更为立体的印象记忆,使学生在应用上针对性更强,应用更准确,表达更清晰、更明白(这环节对中等生以下显得更为重要)。要做好这一环节,首先要求老师上课时要注重板书演示过程,让学生明确知识的来由,形成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形成系统知识。这环节形式多样,可以是教师主讲分析,也可以是学生归纳总结,

五、及时检测训练

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本节内容和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精炼;并分层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提问、检查作业、测验、考试等评价手段获得反馈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加以矫正。这样可以起到复习、强化学习目标,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和规律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学得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好路,搭好桥,适时引导,指点迷津。

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在实践中提高“五步教学法”的作用,除了教师个人魅力、全身心投入备课和上课以外,更有效的方法是教师间互相学习,通过集体备课和听课交流等同伴互助形式的教研活动,能更快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春梅.初探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自然科学

[2] 尚昌海. 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猜你喜欢
五步教学法有效性课堂教学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