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代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创设

2015-07-17 20:12张文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课堂

张文芳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极具时代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提高了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视,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对待,并不断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学习,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促使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17-01

随着我国信息技術的发展以及初中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何让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提高呢?关键在于课堂有效性的创设。

一、教师必须摆正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教育的位置

任何事物都有主次,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信息技术课程必然无法取代语数外成为主要学科。所以,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精力必将向语数外等学科倾斜而忽视信息技术这么课程。但这种主次定位并就成了教师抱怨,教学难以展开,课堂效率低下,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的借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既然是中学教育的一部分,那么它就有发展空间,它就应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设定教学目标。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对电脑兴趣浓厚,如何将学生对电脑“玩”的兴趣引导到“学”的方面,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中创设适当有趣的情境,非常有助于形成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大胆尝试,质疑探究,有效学习,从而迅速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我们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的目标。例如,在文字处理教学时,我们首先通过科利华网络教室软件在学生屏幕上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报”,由于版面设计独特、新颖,文字、插图、背景非常漂亮,学生被深深吸引住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趁机插入:“同学们,这些电子作品都是我校学生通过电脑做出来的。做出它们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们认真学习,你们也能做出漂亮的电子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们就抓住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求知欲,顺理成章地开展新课教学活动,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练习制作贺卡、专题报刊等。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审美、文采等才能,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一个学生由于性别、家庭背景、社会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应该千篇一律,应积极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为了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学习兴趣状况、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客观条件等内容,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应照顾那些接受新知识较慢、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优越感和成就感。而对于那些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应适当地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积极探索。如在学习Excel表格时,一些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对一些复杂数据的处理以及运算操作常常感觉到无所适从,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练习,若发现问题,加以适当的指点,当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有效的评价机制。

当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非常重视评价的多元化。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而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主选择、有效的主动实践,转变和提高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课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实现这一必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评价上投注一些精力。以笔者的课堂教学为例: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特别重视加“操行分”,基于此,笔者就以完成任务前三名、课堂积极性高、小组整体表现好、学困生进步大等给以“加分”来激励,从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他们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笔者就以展示优秀作品,课堂上作积极的发言作为相应的正面评价;;有的学生特别“好为人师”,笔者就给他们指定适当具体的课堂任务,邀请他们做“优秀小老师”来促进他们;有的学生基础差、胆子小,笔者就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对他们进行指导,课下进行督促和鼓励,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布置学习任务,适当地为其降低标准;通过以上几点具体的课堂教学措施,笔者发现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毋庸置疑,教师的评价在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为了提高完成教育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水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要尽力去引导学生,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6)

[2] 施金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几所中学为例[J]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