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实际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5-07-17 01:13张晓妮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改进方法读写结合

张晓妮

摘 要:对于农村小学生,语文是最难学的,知识庞杂,内容繁多,学生学习吃力,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弱化。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反思教学的方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胆地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演、辩、讲、评等形式鼓励学生充分的参与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改进方法;读写结合;培养写日记;多阅读;以吾手写吾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17-01

对于农村小学生,语文无疑是最难学的,知识庞杂,内容繁多,学生学习时常感到吃力,我虽然在农村教了十一年的的语文,但有时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更何况学生。我现就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做一浅析。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读说写严重脱节。

读、说、写是语文教學的三大教学任务,它们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但在教学中,大多数的语文老师仍倾向于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分析的声情并茂,可学生并未融入其中,难以将知识融合使用,所以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而且,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真的有想法要表达,但因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学到前人的写作方法,技巧,同样会力不从心,做不到“吾手写吾口”。

2、教者的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的定向思维或是遵从教学参考的意见,呆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地发展。例如一些选词填空,学生从来不会自己填入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而是刻板的写下课文中的原词,我虽然多次鼓励学生自己填写,课效果并不明显。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教学的习惯定向思维中被扼杀。

3、过分重视德育思想教育,轻视现代意识的渗透和现代思维的培养。

目前,大多语文教师都对德育思想过分注重,尤为突出的地方是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如写老师,教者则要求学生写“老师带病上课、”“忘我工作”,写英雄则必须“舍己救人”……并以此为标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准。虽然这样进行教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其严重的负面效果也是不难想象的,使本应千姿百态的学生习作变成了“样板文”,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习作创造性,也模糊了学生辨事明非、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的能力。

二、针对以上所述的现实问题,我认为可分两阶段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1、学好语文的基础阶段。

(1)读写结合。

我认为“仿写”是习作训练一条可行之路。举个例子,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课文对杨梅树和杨梅果进行描写,重点写杨梅果的颜色、形状和滋味,从而表现出作家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教材要求学生要仿照写法来介绍家乡的一种水果,这为初次写作的学生如何去描写一种日常见惯的水果,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从而降低了学生动笔的难度,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老舍先生曾说:“每个星期才写一篇文章的作家绝对不是一个好作家。”我们虽然不一定要当作家,但要学好语文,作文还是要勤写的。每日都动动笔,不管写得精彩还是失败,让这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话,这样日以继日,学生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的作文水准定会日益提高,他们不难写出有创意的佳作出来。

(3)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灌输或是教条化地讲授,学生对此早已厌烦。我们要努力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我在教学《晏子使楚》、《西门豹》《包公审驴》等课文时,曾多次让学生扮演课本中不同角色,演绎课文情节。结果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出奇的高,而且有的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结合课文创造性地加入些情节,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种“演戏”比单调的课堂讲解,要成功得好多。

2、提高语文能力的阶段。

在学生的基础学生得扎实之后,教者须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1)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材,信息量太少,单独读课文,受益还是很有限的,将十二册教材叠在一起,还不见得如一部文学著作的内容丰富。因此在学生读透教材之后,我们要强硬引导和要求学生读课外文章,并利用时机举行汇报会,让学生介绍所读书名、文题、内容概要等,做摘录、记好词佳句,从而吸收外面的营养来补充自己的能量。

(2)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将心中的想法借助文墨表现出来,学生的内心中有教师意想不到的创意。

总之,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现在,我们需要反思教学的方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胆地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农村语文教学定能出现新的局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黄 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2] 陶行知《陶行知文选》.生活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改进方法读写结合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与应变能力刍议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