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15-07-17 22:14李钊强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教育物理教学

李钊强

摘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物理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87-01

课堂教学是重要阵地,所以首先要着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开展主动探索、总结、归纳、推理、提炼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

一、运用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上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开场白”,要讲出新意,讲出字里行间学生看不出来的“奇珍异宝”。

利用“开场白”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可以讲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童趣轶事,帮助那些过去没学好而灰心丧气的同学医治心理创伤,同时鞭策了基础好的同学克服自满情绪,继续勤奋学习。

“开场白”要注意利用直观的趣味性。教具、挂图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现象,都是“开场白”无声的语言,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直观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这样,“以疑导读”“以用入读”造就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

恰到好处的“开场白”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二、营造有趣快乐的课堂氛围

1、课堂富有问题性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

2、课堂凸显探究性

传统教学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3、课堂彰显个性化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优势,使后进生不因有错误观点而受到热潮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学会类比和联想。但创新也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求异与求同、发散与集中、形象与抽象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讨论开放性试验,设计实验方案等都是创设创新氛围的好方法。

三、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运用物理学思想和方法

物理学知识具有高度的系统化和完美的结构化。它的系统化和结构化隐含在教材中结构,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又有初中的基础,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做法。

首先揭示某章或某部分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通览全局,然后在教师提供的认知资料、线索下,进行其中局部的教学,师生共同丰富这个知识框架。一方面要使学生在较短时间接受大量信息。加速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形成整体观点。既方便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方便对知识的检索和应用,使其见树木又见森林。

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将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进行渗透,使学生逐渐学会用物理方法去探索新内容。最重要的是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和创意。教师通过指导,赋予思考的内涵,再施以创新的激素,学生掌握方法,发挥思维的联想,洋溢创新热情。

四、大胆改革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大胆地改革许多物理的演示实验,不要以为书上的东西都是最理想的。例如,做斜抛运动的实验时,可以先根据课本上的介绍进行操作演示,但是这种演示仪器有铁架台、储水瓶、橡皮管、接水盆等,既笨重又繁杂,而且效果并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妨请学生想想办法, 有没有比课本上的装置更简单、操作更方便、又经济的演示仪器? 有许多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医院挂吊针的装置。这个装置比起教科书上的装置要简单、方便、经济。

五、关于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思考

所谓创新性教学是以创新理论为指导,要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是与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偏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积累,的传统教学有所不同的。

所以,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创新教育才能产生。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条件和自己实际情况,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参考文献:

[1] 陈培瑞,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教育发展意见,2001,(2):77~80

[2] 季国昌 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金华: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4月第21卷第2期:98-101

[3] 张武生 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教育物理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